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时空观念:了解新中国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过程,理解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性。 历史解释:认识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作用。 史料实证:通过史实论证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感受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认识什么是用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重难点 教学重点: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理解基础上,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认识。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阅读归纳法
课前预习 阅读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初步认识新中国法治建设成就。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1.开始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30日) ①背景:新中国即将成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即将建立;全国各界认识期盼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②成就: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重要文件,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2.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1950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向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1954年宪法草案序言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指出:“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对于党和国家集体中确实存在的某种阴暗面,当然需要做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绝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规模平反“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有步骤的妥善处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调整好各方面社会关系,是实现安定团结、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重要前提和条件。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中,影响最大的是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根据事实,完全推翻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使受到这一冤假错案牵连的近3万人得以昭雪。这一“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平反推动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82年底,全国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在此期间,全国有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得到纠正,47万多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他们心情舒畅的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或担任新的职务,数以千万计无辜受株连的干部群众由此得到解脱,他们放下包袱,精神振奋的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所以,我们论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时,其中之一就是“全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4.:改革开放后 (1)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①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胡,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程上来。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用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要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②成就: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填补了我国刑法制定的空白,几部经济法反映了法律为改革开放服务的巨大作用。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①背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十五大报告 ②成就: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认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③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思考1: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区别: 一,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与人治相对,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方法和理念。 二,法制是本质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 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 四,法制的产生与发展与所有国家直接联系,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的产生与发展不与所有国家直接相联系,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 两者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强调的是“制度”,“法制国家”的重点是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的是治理,“法治国家”更完善、更全面,包括了立法、司法、公民守法等环节,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发展;国家法治建设工作由立法为主进入立法与执法并重阶段。 (3)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①背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②措施: 一,强调党的领导地位: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二,强调依宪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三,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强调的是依法治国的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体系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革命。 四,依法治国方针: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被称为“新十六字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颁布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立法工作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 五,国家指导思想: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此次宪法修改,把宪法宣誓制度确定下来,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成为一个亮点。 六,民法典颁布: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因为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通过确立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等民事总则规则制度,确立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民事分责制度,来调整各类民事关系。民法与国家其他领域法律规范一起,支撑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保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③影响:近年来的法治建设成就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趋完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2课时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化在当代中国体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的建设目标。但是,从起到的追求和精神实质看,改革开放后与改革开放前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具体内容和价值禀赋有所不同。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1)背景: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 (2)表现: 中国社会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杰出代表。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3)作用:极大的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 (2)20世纪90年代,三大系列创建活动 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包括推广文明服务用语,制定市民村民公约,百城万店无假货,社会服务承诺制,文明上岗优质服务等各种形式,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问: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领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 ……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和各国人民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8月23日) 爱国主义是个历史范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突出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和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需要凝聚人心、团结全部力量去攻坚克难,为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澄清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思想是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由上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具体包括普及理想教育,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普及道德教育,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一切都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背景: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是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③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杨善洲、黄大年等一批大批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全国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说明,只要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考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6年10月10日)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其产生与社会存在密切相关,其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存在。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全面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