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 3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区别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认识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时空观念: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历程,了解中国在历史上的国际交往中的地位。 历史解释:认识中国历朝历代面临的民族关系;分析朝贡体系对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起到的作用。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了解历朝历代的民族政策及边疆管理机构、不同时期对外关系的特征。 家国情怀: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的主流。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 教学难点: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区别。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阅读归纳法
课前预习 阅读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初步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措施。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谭其骧在绘制《中国历史地图集》时即强调,以“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的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先秦时期,华夏认同形成,华夷之别初步形成 周景王派詹桓伯责备晋国:“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左传·昭公九年》 在周朝的疆域观念中,已然包括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些少数民族虽被称为蛮夷戎狄,与华夏相区别,但分别与秦、晋、燕、齐楚等国产生错综复杂的关系。 到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和北方各少数民族大举内迁中原,造成了各族交错相处的局面,原来的语言、服饰、习俗差异也逐渐消失。 2.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 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等。 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在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在今福建一带设置闽中郡。 (2)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①设立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②民族关系: 北方,与匈奴的和战:汉初朝廷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北,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汉武帝设护乌桓校尉 ③屯戍政策: 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其与秦之行怨民,相去远矣。” ——(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 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以屯戍为主的向北方民族边疆地区移民,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3.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迁徙、大交融,汉文化得到了更多民族的认同,也受到各民族的影响,文化内容得到丰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 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于是,斗牛之野,郡有青、徐;吴越之乡,州编冀、豫。” ——(唐)刘知几《史通·邑里》 (1)五胡内迁: 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的主要民族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在西晋灭亡后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民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相互影响。 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进一步推动民族交融。 (2)北民南迁,开发江南 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的经济开发,加强了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4.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隋朝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①民族关系: 北部,突厥及西部的吐谷浑、党项相继归附。 岭南地区,隋朝也加强了统治。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进入广州,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朝加强了与琉球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琉球。 ②边疆管理: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信任郡守、县令。 (2)唐朝:由于国力强盛,对周边民族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吸引力,不仅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吐蕃、南诏、渤海等保持着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而且各民族文化在唐朝也得到包容和发展。 ①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礼部及鸿胪寺 ②民族关系: 北方,与突厥的和战:唐太宗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西北边疆各族同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时灭西突厥。 西南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西南南诏: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③羁縻政策: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也。” “羁,马络头也;縻,牛蚓(牛绳)也。” ——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北方设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设安东都护府,南方设安南都护府。都督府都督与羁縻州刺史主要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特点:以夷制夷、因俗而治 作用: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 第2课时 5.两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即使在相互征战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也从未中断。 6.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元明清三个王朝都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并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理。元明清时期,虽然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各民族之间以彼此交融为主。例如:大批来自西域的色目人在元朝时进入中原,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内。明朝时大批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归附明朝。满族入主中原后,尽管试图保持自己民族的特点,但毫无疑问也继承了明朝的政治与文化。 (1)元朝 疆域辽阔,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西南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东北、西南等地,设行省进行管理,征发赋役。 西北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 东南台湾:设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2)明朝 ①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礼部、鸿胪寺、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四夷馆。 ②民族关系 北部,与蒙古的和战:明初蒙古分为鞑靼和瓦拉两大集团,威胁明朝北部的边境。明朝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入境袭扰,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1449年瓦剌首领大举南扰,在土木堡包围歼灭明军主力,俘获明英宗。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接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双方恢复贸易往来。 西南的西藏:明朝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理,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②边疆治理: 卫所制度:明朝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金、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土司制度: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马市: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族开展贸易。在开原、抚顺开设马市,与东北女真等族贸易。自西汉有互市以来,即有马的交易。唐朝与突厥、吐蕃互市,初“以金帛市马”,后扩大到茶叶。宋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榷场互市,物品更广泛,而且将马市范围逐渐推广到西南某些少数民族。明朝最初在辽东的开元南关、开元北关和北宁三地开设马市,与海西女真、建州女真、蒙古的朵颜三卫进行交易。 (3)清朝 ①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②民族关系: 北方蒙古: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与漠南蒙古的控制,并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57年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1759年又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叛乱,稳定了新疆局势;1762年设伊利将军总领军政事务,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西南西藏:清政府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 西南云贵:沿袭土司制度;后逐步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思考1:结合所学,探讨历代各民族之间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 第一,政治上的隶属关系,主要是在民族地区设立郡县或者羁縻性质的机构、进行册封、和亲联姻、会盟和议等措施。 第二,经济上的往来,其中最典型的是自唐朝以来的马市,宋代的榷场等,而且受汉族影响,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第三,在历史上,民族冲突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部分。在军事冲突中,斗争与交融是同时并进的,斗争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交融完成了。而且在民族冲突中,不少民族作为雇佣军也会加速民族交融的进程。 第四,社会文化上的交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大杂居、往来通婚、生活习俗的影响等。 第3课时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对外交往的历程 中国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与世界许多地区有过程度不同的交往。 (1)先秦时期,对外交往萌芽,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了广泛的交往交流。 中国与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中南半岛已经有了某些联系,中国的丝绸也可能遗传到波斯甚至更远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先秦时期的中外交往还是间接的、偶发的。 (2)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扩大,并在之后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 秦汉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居于世界前列。 ①秦始皇时期,据说徐氏东渡到了日本。 ②汉朝是中外关系的开拓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展开。 与近邻的朝鲜、日本有直接交往,例如汉武帝征服朝鲜半岛北部,并且设立了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东汉时,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打通了通往西方的陆海通道。陆路的开辟得益于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的努力,匈奴也做出了贡献,沟通了欧亚草原之路。东汉时期的甘英作为出使大秦的使臣,最远抵达波斯湾。海路从合浦郡徐闻县出发,经由南海最远可以通往印度南部。大秦国王安敦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象牙和犀角就是经由中南半岛到达中国的。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通继续发展,表现为绿洲之路的发展,以及海道的成熟。 西北绿洲之路:经长安过河西走廊,穿过西域,翻越葱岭,进入中亚、西亚、欧洲、南亚、非洲等地。东晋法显是第一位到天竺求真经的大师,走的就是西北绿洲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由中原向西南经云贵进入了古缅甸、古印度,也叫做“蜀身毒道”。 海上丝绸之路分南路和东路:南路由南中国海穿马六甲海峡向西抵达印度洋沿岸;东路由中国东部沿海向东北航行直达朝鲜半岛和日本。 (4)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①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炬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宜。 ②隋朝虽然存在时间短,但在中外交通方面有所开拓。其中常骏出使赤土国是中国南海航行的重要一步。 ③盛唐开启了大一统王朝盛世外交的新局面,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 与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交往。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近20次,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人数少则近百人,多则有650余人,将唐文化带到日本。 向西的陆上丝绸之路也有了新的发展,不但沿袭了前代的绿洲之路,也有草原之路,而且支线更多、更加发达。唐朝时,葱岭以西的许多国家,包括昭武九姓国、拂菻(东罗马帝国)、天竺、大食(阿拉伯帝国)都与中国有直有联系,使节与商旅往来不绝。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是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唐朝的海路交通也得到发展。从8世纪起,中国陶瓷开始由海路大量外销,广州开始成为贸易大港,陶瓷之路兴起。 (5)两宋,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6)元明清,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继续扩大,并且开始出现重大转变。 ①元朝,由于蒙古西征而建立的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等都奉元朝为宗主国,与元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元朝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之间的陆海通道都很畅通。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经西亚、中亚地带抵达中国,在中国生活17年,然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②明清 与朝鲜保持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15世纪初,经郑和下西洋的一番开拓,与明朝交往的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国家激增。 受大航海时代的冲击,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在此之前,中国与欧洲、非洲的交往非常有限。然而,从16世纪起,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在16—17世纪陆续来到东方,要求与中国通商。因此,明朝、清朝也不得不与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使节接触。在接触中,中国逐渐对欧洲有更清楚的认识,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也有一定的改变。例如,清朝在1689年与俄国签订关于双方边界的《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也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签订的平等条约,表明清朝对外关系正在转型。当然这种转型是缓慢的。 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始终致力于维护对外关系中的朝贡体制,仍然视中国为天下的中心,拒绝平等的交往,以政治上向中国“朝贡”为进行贸易和前提条件。18世纪后期,英国使臣马戈尔尼出使中国,试图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坚持认为天朝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贸易,拒绝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2.处理外交关系的体制:朝贡体制 (1)理念来源: 传统中国……建立的贸易体制不在于贸易而在于其政治性,即“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的“华夷秩序”。……在儒家的眼中,天下秩序应该是以“仁”为精神、以“礼”(宗法伦理秩序)为架构。“礼者,天地之序也。’” ——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体制源于理念。中国作为东亚的文明大国,资源丰富、文化进步。长时间里,中国的国家观念其实就是天下观念,认为自己处于天下之中,文化优越,视四周为 文化相对落后的蛮夷戎狄。 先秦以来视中国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角色,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 (2)内容: 朝贡体制指以古代中国为核心的朝贡关系网络。朝贡制度建立在双向交往的基础上,包括朝贡一方的“称臣纳贡”和宗主一方的“册封赏赐”双重内容,故称“朝贡——封赏制度”。 ——朱汉国、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上礼物。 先秦时期,朝贡是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秦汉以后被广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汉朝时,中外交往中的“朝贡体制”便已形成。在史籍中,汉朝这种“贡”“献”的例子不少,例如,“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汉武帝)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汉和帝永元)十三年,安息王屈满复献狮子及条支大鸟”,“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等等,这些记载都将外国使节的到来称为“朝贡”。此后,历代王朝都秉持这种朝贡体制。 按照朝贡模式,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既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是藩属;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时,也必须行臣属之礼;他们的礼物被视为贡品,而中国君主会册封那些国家的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中国派往各国的使节的主要任务是册封名号和赏赐礼品,以建立宗藩关系;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可以到中国进行贸易。因此,朝贡体制也可以称为“封贡体制”,反映到经济上,便是“朝贡贸易”。古代中国对存在朝贡关系的国家并不干涉其内政,在经济上也往往给予优厚的赏赐。 (3)不利影响: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其他国家为朝贡国,按朝贡仪式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妨碍了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明初、清初实行海禁政策后,中国更是力求将对外贸易纳入“朝贡贸易”的范围,即使开放海禁,也会在时间、地点、人数上加以严格限制。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不过朝宫体制模式并不能涵盖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有的对外交往。 3.对外交往的特点: 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由开放走向封闭: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陆上丝绸之路→隋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海路为主)。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