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5 09: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第15课 货币对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时 2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 学 目 标 唯物史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货币的演进,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是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表现。 时空观念:归纳从货币产生、演进到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完善的历史线索。 历史解释:了解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理解世界货币体系如何协调世界各国的货币关系,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史料实证:通过了解人民币的历史和作用,理解货币、金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人民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经济治理的重要方,理解“入篮”意味着中国真正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上升。。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特别是其中人民币的发行与使用的内容。 教学难点: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式 问题探究式
课前预习 阅读中国货币的演进,初步了解货币的发行、使用情况。
重难点突破
【情境创设】 《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中的“布”,有人认为指的是“布币”,即先秦时期铸造的一种铲形铜币。它反映了当时贸易中使用铜铸币的情况。
【讲授新课】 第1课时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 矣,靡得而记云。 ——《史记·平准书》 作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1.中国古代的货币演进 (1)天然货币:海贝 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的仿制贝。 问: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史实。你能列举出哪些这样的字? (2)人工货币出现:铜铸币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3)币制统一: ①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乃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史记·平准书》 原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行币值。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意义:便利了地区之间商品交换,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密切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②汉朝,汉武帝在位时开始铸造一种标准铜币——五铢钱,铸钱权进一步收归中央 “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史记·平准书》 意义: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五铢钱大量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并影响后世。 ③唐朝,从文书重量向文书通宝、元宝、年号演变。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始铸“开元通宝(或读开通元宝)”钱,钱文为欧阳询所写。“开元”指开国,开辟新纪元之意。至于“通宝”一词,则为欧阳询首创,意为流通中的宝物。开元通宝钱的铸行使五铢钱推出了货币流通的领域。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秦汉以来的衡量系统,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而开元通宝钱十枚的重量,恰为一两,约合37.3克,其“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开元通宝钱的大小轻重成为唐以后历代铸币的基本标准,由此,以十钱为一两的衡量单位,逐步形成……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00多年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 自北宋起,形成惯例,新铸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 (4)纸币出现 “(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经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 号飞钱。" ——《新唐书卷54·食货志》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詠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宋史》 中国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铜钱,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许多铜钱被囤积或销毁重铸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5)白银货币化 明初,沿元之旧,钱法不通而用钞,又禁民间以银交易,宜若不便于民。 ——《明史·食货志一》 钱币之兴,自九府圜法,历代遵用。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元世始终用钞,钱几废矣。 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是时有司责民出铜,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而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 七年,帝乃设宝钞提举司。明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 …… 英宗即位,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驰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雍不行。 ——《明史·食货志五》 明初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1)原因: 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白银自身优势(易携带、不贬值),其他形质货币存在问题(币材不足,易损耗等);政府税制改革的推动。 国际: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影响: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中国近代货币: (1)银元: ①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我国自用白银为货币以来,实行的是银两制,以金属的重量计值,属于称量货币制度,没有踏进货币制度阶段。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颁行《币制条例》,正式采用银本位,以“元”为货币单位,重量为库平七钱二分,成色是90%,名为大清银币。但市面上银元和银两仍然并用。 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 ——北洋政府《国币条例》(1914年) 北洋政府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于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币面镌刻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 (2)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晚清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国民政府都不可回避地面临解决中国混乱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决定把“废两改元”作为统一货币、解决银本位制度的第一步骤……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国际白银价格的波动,造成国内白银货币的大量外流。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改变了国内“废两改元”货币制度变迁的格局。1933年3月10日,南京国民政府确定以上海为试点,推行“废两改元”货币制度改革,规定上海通用银两和银元的兑换比例,颁布《废两改元令》。这次改革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金融货币制度创新。……“废两改元”政策消除了“两”“元”并用的双重货币制度带来的众多不便,降低了生经济生活中的因为“两”“元”兑换而产生的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快了中国金融货币与世界金融市场的接轨。 ——摘编自王忠宝《民国时期“废两改元”货币制度的变迁——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①原因:民国国内货币制度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日本侵华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②措施: 废两改元: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完成货币简化工作,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为法币改革奠定基础。 实施法币政策: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在这次改革中,中国放弃银本位制,以纸币代替金银货币,国家集中发行货币,不仅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也有利于保存白银,完成货币的真正统一。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的影响。币制改革有利于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调整和转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国民政府也通过这次法币改革,可以无限制地发行不兑现的纸币,造成中国延续十几年的通货膨胀。 ——以上材料摘自陈春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 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度,使中国摆脱了1934年到1935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在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的币制,也起到了对抗日伪货币的作用。 —— 潘连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年鉴》编辑部(2012年) 法币的严重膨胀有四个原因:第一由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掠夺下,农业工业生产不但不能发展,而且迅速衰落,使货币制度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根本动摇……第二由于贪污浪费及反民主、反人民、反共的罪恶战争,使其财政亏空日益巨大……第三由于生产衰落,和国民党反动派政府放任美货倾销侵占中国市场,以致对外贸易的入超日益增加……第四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集团,不但不来平稳物价,而且推波助澜,带头投机囤积,以便从混乱中猎取巨额利润。 —— 薛暮桥《从“法币”到“金圆券”》(1949年3月) ③影响: 积极:完成中国货币的真正统一;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成为英美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无限制发行不兑换的纸币,加剧通货膨胀。 ④发行金圆券: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具有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一输,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元券,仍以失败告终。 3.人民币的发行 (1)背景: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巩固政权,加强民族认同。 (2)发行: 中国人民币的发行,坚持了三条原则:经济发行、计划发行、集中统一。经济发行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发行要;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集中统一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 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3)作用: 长期以来,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西方主要国家货币的历史 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制定了一套货币体系,将一磅重的白银分成240便士。查理大帝时期,镑、先令和便士扩散到西欧大多数国家,也包括英格兰。 1.英国:18世纪初,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后,英镑正式投入使用。 2.法国:1360年,百年战争期间的法国开始铸造法郎硬币。1795年法郎作为唯一的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当时明确规定1法郎要有5克90%含量的白银。 3.美国: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曾经发行过一种称为“大陆币”的纸币。179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案,正式规定用“元”作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美元出现了。 第2课时 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密切相关,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货币体系也在不断的演进。 1.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纪货币体系 (1)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①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世界货币体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对货币支付需求变化的反应。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欧洲各国的货币制度仍处于分散和混乱状态,严重影响了市场的统一和经济活动的开展。随着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立即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定型化的货币制度,并逐步建立国家银行,统一国家的金融货币,从而为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建立国际性的货币体系创造了条件。在此期间,国家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国际支付和货币兑换日益频繁。16世纪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城市的银行一度成为欧洲的货币兑换汇兑中心。17世纪,荷兰是海上马车夫,几乎垄断了海上贸易,强大的经济实力使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的结算中心。但是这一时期的荷兰还没有能力建立起世界货币体系。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急剧扩大,货币的支付和兑换更加频繁和复杂,对金融支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世界性的货币兑换体系。 ②英国是经济大国,也是最大的贸易国。19世纪初,伦敦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不是最迫切也最有可能建立起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 (2)建立:1816年,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货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①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正式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纸币发行本位的地位。不久,英国以每英镑对应7.322 38克黄金的标准发行货币,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拿英镑到银行兑换相应数量的黄金。 ②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19世纪中后期,英镑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它等同于黄金,而且比黄金更加方便,得到了普遍认可。这样,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货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 (3)评价 ①特点: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②积极影响: 金本位制实行后,英镑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巩固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金本位制的推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是历史上第一个世界货币体系,它跨越了国界,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实行,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有利于币值的稳定和汇率的相对稳定,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瓦解 由于国际金本位制不能适应战争时期增加通货的需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中断运行。一战后,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各国又相继恢复了金本位制。由于它的基础不稳,一出现就遭到了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于是各国又都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危机的风暴很快刮到伦敦,伦敦发生了挤兑风潮,英格兰银行应付不了黄金、外汇的兑付,就于1931年9月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现。美国虽然黄金储备较多,但也经不起连续数次的黄金挤兑风潮,而不得不于1933年3月宣布纸币停止兑现,禁止黄金输出。 ——刘思跃、肖卫国《国际金融》 ①逐步瓦解: 金本位制是资本主义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黄金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国手里,其他国家可用于自由流通的黄金减少,金本位制逐渐无法维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国家发行的货币无法再自由兑换黄金。除美国外,各国不约而同的禁止黄金出口和纸币兑换黄金,金本位制逐渐瓦解。当时,为了稳定货币和国际贸易,欧洲一些国家仍然坚持以黄金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金,不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和自由流通,国内不能使用黄金纸币,不能兑换黄金,对外则使用外汇。于是,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不在以它们的含金量为基础,而主要取决于各国货币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和国际收支状况。这是一种残破的金本位制,也称“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或“虚本位制”。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影响:各国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金融一片混乱,严重威胁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在政治上实行孤立主义,或将祸水外引;在经济上实行贸易保护,各自为政。在国际金融领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拉拢一些与本国经济利益密切的小国,建立了以本国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其中最主要的有英镑集团、法郎集团和美元集团等。在各个货币集团内部,各国以本集团的中心货币进行结算,对集团以外的国家则仍然以黄金进行结算。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各国黄金储备的不足,另一方面反映了世界金融矛盾的加剧。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作用大大降低,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纪货币体系 (1)背景: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战时布雷顿森林会议的第一个目标是推行贸易自由化,第二个目标是稳定世界各国货币。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争相实行货币贬值以取得贸易优势,那种混乱局面各国人仍记忆犹新。金本位制提供一套固定的汇率,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兑换成黄金或者当时黄金的等价物英镑,而布雷顿森林会议正是试图重建类似的机制。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由于同款人大量起对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是如何重建的? (2)建立: 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 ①确定国际货币制度: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不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1945年12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评价 问:想一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世界经济有什么重要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之目的为: …… (2)推进国际贸易之平衡发展借以提倡并维持高度之就业与实际收益,并发展全体会员国之生产富源作为经济政策之首要目标。 (3)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12月27日) 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等手段,稳定汇率,有利于国际金融的平衡与发展;同时,促进各国贸易发展,以便各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1948年到1976年之间,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8%,为战前的10倍……更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粉碎了战前几个殖民帝国的货币势力范围,停止了恶性贬值带来的贸易冲突。货币管制瓶颈的削弱,为国际经济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从大航海时代以来,大概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 ——孔笑微《斯芬克斯的遗产》 ①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建立在黄金基础上的固定汇率制。 ②影响: 有利于美国经济霸权的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美国政治经济霸权地位的反映。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便利条件。 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 (4)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美)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 ——自由兑换的未来》 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满足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保证美元能够按照官价,即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自由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美国能够提供足够的美元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前提是美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和日本迅速崛起,与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在发展,世界贸易繁荣。同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耗费了大量资金,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 1971年,面对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对换黄金的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在8月15日宣布停止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的官方兑换比价;1973年3月取消固定汇率制度。 3.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制取代固定汇率制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协议,对浮动汇率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实际上形成了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国际世界货币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美元的地位遭到削弱,但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同时,其他起崛起中的经济体的货币,如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思考2:阅读材料,谈谈亚投行的成立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它的主要宗旨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其他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挑战。截止2020年2月,亚投行有102个成员,是世界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亚投行的成立,促进了国际投资,推动了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提倡合作共赢,平等协商,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性领域投资,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世界多极化的历程。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