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腊八粥》详写主要部分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腊八粥》详写主要部分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4 19:2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详写主要部分
——以《腊八粥》为例
2
腊八粥
《腊八粥》学习目标
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想,侧面写出腊八粥的美味
《腊八粥》学习目标
二、学习作者是怎样将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与人物活动自然地联系起来,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
范例学习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范例学习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范例学习
课文第 2~19 自然段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喝粥”部分写得比较简略。
课文运用多种方法,把“等粥”部分写得特别详细。如,“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进进出出灶房”“喜得快要发疯了”等对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八儿的馋相,表现出八儿盼粥快点儿好时的兴奋、急切的心情。
范例学习
另外,文中还把镜头在八儿与粥之间来回切换,把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与人物活动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最后详细写了八儿看到的锅里腊八粥的模样:栗子“融掉了”,饭豆“肿胀”,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此处描写细腻地刻画出腊八粥的变化。
写法点拨
一篇文章,主要内容要详细写,才能表达清楚文章的中心,突出重点。在详细描写时,要运用多种方法,使描写更生动,表达更灵活。
那么,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把主要部分写详细呢?
方法 指导 举例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进行描写。 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特点。
比如《腊八粥》一文中,对八儿的语言描写”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那我饿了!”动作描写“进进出出灶房”神态描写“喜得快要发疯了”“眼睛可急红了”“要哭的样子”等。表现了八儿盼粥时的兴奋、好奇、急切的心理。
2.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主要内容。 《腊八粥》既从正面描写了腊八粥,也借助八儿的所见所闻所想,从侧面写出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第8自然段“……就听到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这里是对腊八粥的正面描写,写出了腊八粥逐渐黏稠,咕嘟咕嘟冒泡的样子,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八儿好奇心总得不到的满足的失望,这种描写让粥具有了灵气和生命力,八儿越“馋”侧面描写也能说明腊八粥吸引人。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把主要部分写详细。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描写更生动,表达更灵活。
第15自然段“栗子跌进锅里……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腊八粥的样子。这与八儿猜粥时的描写相呼应,既符合预想,又有出人意料之处,细腻地刻画出腊八粥的变化。
写法总结
1.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2.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主要内容
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把主要部分写详细
迁移运用
1.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迁移运用
1.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食物。
练笔指导:(1)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可见腊八粥真的好喝。“甜甜的腻腻的”叠词的使用使得文字读起来有韵味,且富有风趣。(2)列举腊八粥原材料的种类,写出了腊八粥食材丰富,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腊八粥有了生命力。(3)这部分内容先写了腊八粥给人的总体印象——甜甜的腻腻的,接着写了腊八粥的食材、制作过程等,人们对粥的喜爱之情隐含其中。
迁移运用
2.请你结合生活中做饭做菜的经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食材的变化。
迁移运用
2.请你结合生活中做饭做菜的经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食材的变化。
练笔指导:联系自己的烹饪经历,回想食材在蒸、煮、煎、炸过程中的形、色、状态等的变化,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如果自己没有烹饪经历,可以向长辈学习后再写,也可以观察长辈的烹饪过程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