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 鹅
余 杰
(1)这是春暖花开的二个早晨,灿烂的阳光像金叶子般有旋律地敲打着窗户。
(2)城堡里的客人都在沉睡之中,我便悄悄地虚掩上房门,朝城堡后面的海滩走去。
(3)岛上零零星星地散布着百十幢小巧朴素的别墅,一般都是温暖柔和的暗红色基调,外面无一例外的是大片的草地和花丛。沿着碎石铺咸的弯弯曲曲的小径,我已经嗅到了越来越清晰的海风的味道。小径两边是挺拔的树林,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们在树梢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4)走下一个小小的山坡,海滩和海水像画轴一样在眼前展开。这片海水是沉静的、雍容的。大小的游轮从这里驶往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航道不算繁忙,而装配了环保设施、发动机噪音几乎听不见的游轮,驶过海湾的时候,就像是一幅静止的风景画。
(5)渡口上停泊着十多艘家用的小船,两三对老人坐在木头平台上,白发飘飘。在他们前面的海水里,似乎游弋着一群动物。突然,有一只飞了起来,雪白的道翼掠过蓝宝石一般的水面,像一首乐章中失散的音符,以超越人的感觉的速度消失在对岸的丛林中。
(6)啊,这是一群天鹅!
(7)此前,我仅仅在动物固里观赏天鹅的姿色。动物园中的天鹅,只能让我可怜和同情,而不能让我感受到它的高贵与华美。天鹅是需要仰视的,如果俯视的话,天鹅就不再是天鹅了。我也观赏过高水平的芭蕾舞《天鹅湖》,而真切地体会到人类对天鹅的追慕。这种追慕,体现在舞蹈的高难度动作中,便是竭尽所能地模仿天鹅的美丽。在我看来,就是最杰出的芭蕾舞演员的美,也无法克隆天鹅固有美丽的万分之一。看来,上帝是公平的,他将智慧给予了人类,而将美丽给予了天鹅。智慧的人类,怎样面对美丽的天鹅呢
(8)我缓缓地走近了,这才发现这群白天鹅有十多只,它们就在咫尺之连的浅水湾里嬉戏着。两对老夫妇的身边放着好凡块脸盆大的面包,他们正在将面包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扔给水中的天鹅呢。每当一块面包落到海水中的时候,天鹅们先是昂首不动,摆足了架子,等老人们不断发出亲切的、催促的呼唤,它们才仿佛颇不情愿似的,游到漂浮着的面包前,将长长的脖子轻轻一拧,便把面包吞到嘴里了。徐志摩形容美女的两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矫羞”,用在天鹅的身上,好像更加恰如其分。
(9)旁边一位老太大笑着招呼我,让我拿地上放着的面包帮她喂天鹅。我尝试着跟她交谈,她告诉我,一大早就到岸边来给天鹅喂食,是岛上许多退休老人重要的生活习惯。海湾两岸,不仅有雪白的白天鹅,还常常出现更有王者之风的黑天鹅。面包千般都是刚刚烤熟的,我撕了一片,还带着丝丝热气。有的天鹅越游越近,老太大的丈夫、一位健壮的老头甚至伸出手去抚摸天鹅的翅膀,而天鹅们似乎经常受到如此礼遇,它们安然受之,并没有丝毫的惊诧。老先生爽朗地告诉我:“我跟这群天鹅都是好朋友!”
(10)像在梦中,我的身边是运群美丽的天鹅和这些和蔼的老人。天鹅们吃饱了,便在海面上表演飞翔绝技。它们的身体仿佛没有重量,在天空与海水之间,它们随意地一展翅,就成了一尊不是艺术家所能够创造的雕像。
(11)看着眼前的情景,我忽然想起青年诗人恒平写给朋友的一首题为“飞翔十四行”的诗。在诗人的眼中,飞鸟与最聪慧、最善良的人之间是画等号的。
(12)我面朝春暖花开的大海,面朝天鹅飞舞的大海,眼睛湿润了。与天鹅为伴的人们,分享天鹅的优雅与高尚的人们,当然会视权势如粪土,当然会与那些肮脏、龌龊的念头绝缘。虽然人类的身体不能够飞翔,但人类的心灵还能够飞翔,甚至比天鹅还飞得高。有的心灵扎进泥潭,有的心灵却飞翔在云间。多么美好的感动啊——心灵在云间飞翔,多少次了,这种美好的感动与我擦肩而过;而在遥远的波罗的海的沙滩上,它却飞回来,再一次与我不期而遇。
(13)开完一个星期的学术会议,我又回到北京。刚出首都机场,在出租车中随手拿起一张新出版的《北京青年报》,触目惊心的头条映入我的眼帘:“昨夜不明身份的歹徒潜入北京动物园,杀害园中两只珍贵的黑天鹅。” (本文有删改)
1.文章许多内容都表现了令人心动的“美”。仔细阅读第(5)至第(10)段,请根据所给的角度,试着概括出这两种“美”的内涵。(4分)
第(5)一(7)段写出了天鹅的 之美。
第(8)一(10)段表现了人与天鹅的 之美。
2.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第(1)至第(4)段字面上描写了灿烂的阳光、草地、花丛、游轮、大海,实质上是作者独具匠心地写出了天鹅生活的环境之美。
B.文章第(5)和(10)段描写天鹅飞翔的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两幅令人心醉神驰的图画,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了天鹅的美。
C.文章第(11)段提到《飞翔十四行》这首诗,它不仅使文章自然过渡到下文,同时也为深化文章的主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D.随着文章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情感也发生着变化:由欣悦而激动,由激动而归于平淡。
3.仔细阅读文章第(8)段描写天鹅吃食的语句,请结合内容进行简要的赏析。(4分)
4.文章(13)段的内容陡然出现了转折,谈谈你对文章这样结尾的理解。(4分)
5.文章中有许多语句都能够唤起人们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思考,请在下面语句中任选一句,谈谈自己的认识。(4分)
A.天鹅是需要仰视的,如果俯视的话,天鹅就不再是天鹅了。
B.虽然人类的身体不能够飞翔,但人类的心灵还能够飞翔,甚至比天鹅还飞得高。有的心灵扎进泥潭,有的心灵却飞翔在云间。
____句:21教育网
参考答案:
1.(4分)天鹅的优雅、高贵、华丽、轻捷、飘逸之美(能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人与天鹅的和谐之美。
2.(2分)D
3.(4分)只答出天鹅“自尊”、“娇羞”的特点得2分,能够结合内容进行赏析得4分。
4.(4分)不明身份的歹 ( http: / / www.21cnjy.com )徒杀害动物园中两只黑天鹅的报道,与前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对于优雅高贵生灵践踏和屠戮的行为。告诉人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在云间飞翔,我们必须同丑恶的践踏行为作斗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能够结合内容,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展开答题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4分)提示:能够答出自己对于自然、人生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2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马
布 封
1. 生字词注音。
相觑 项鬣 剽悍 驯良 窥伺 疮痍 阔绰 观瞻 妍媚 庇荫 颚骨 遒劲 犷野 畸形 给予 驾驭 羁勒 勒得变了形
枉然 妒忌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过之而无不及
qù
liè
piāo hàn
xùn
kuī sì
chuāng yí
chuò
zhān
yán mèi
bì yìn
è
qiú jìng
guǎng
jī
jǐ yǔ
yù
jī lè
lēi
wǎng
dùjì
kāngkǎi
zhāng
jí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勇猛、强健。
:暗中观察情况。
:豪华奢侈,排场大。
:雄健有力。
: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
使二者的能力、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益,更加。彰,明显。
:形容声音大得惊人。
1.解释下列词语。
慷慨以赴:
窥 伺
剽 悍
阔 绰
遒 劲
相得益彰
石破天惊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人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1. 快读课文,作者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2.分别是哪些段落?
人工驯养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合作探究:
1.这两种生存状态的马各具有怎样的特征
2.作者在描写两种马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具体分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找出能表明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1) 阅读1-2自然段,运用摘引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出人工驯养的马的特征。
勇毅:
驯良:
被奴役:
剽悍 慷慨以赴
窥伺 舍己从人 毫无保留
羁绊 疮痍 摆阔绰 观瞻
人工驯养的马
(2) 阅读3-5自然段,运用摘引关键词的方法,概括出天然野生的马的特征。
美质:
不被羁绊 强壮 轻捷 遒劲
豪迈犷野 和平生活,不互相妒忌
匀称优美 相得益彰
美貌:
美德:
天然野生的马
第5自然段作者把马和其他的动物进行了对比,这些动物有哪些?它们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对比双方 作 用
马和狮子、驴子、牛、骆驼
等的体形的比较
说明马是身材高大而各部分又
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马与牛、驴的头颅的比较。
突出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人一
种轻捷的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
相得益彰。
马与牛、驴、骆驼、犀牛、
狮子的眼睛、耳朵、尾巴
的比较。
突出马的眼睛闪闪有光且目
光坦率,各部位配合优美。
作者对两种马各持怎样的态度?
找出能表明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
同情家马
赞美野马
作者的态度:
品析语言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是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 。
2.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用富于哲理的句子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即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体验感悟
假如你是一匹马,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呢?
我愿意做___马,因为 _______。
布置作业
试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9《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1. 理解并赏析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
3.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平等的对待每一个生命体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对马的人格化的细腻的语言描写,领悟作者的感情倾向。
揣摩体会对比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音频文件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欣赏:驰骋于草原上的骏马(视频)
二、出示课题,检查预习。
1、生字词注音
相觑qù 项鬣liè 剽悍piāohàn
驯良xùn 窥伺kuīsì 疮痍chuāng yí
阔绰chuò 观瞻zhān 妍媚yán mèi
庇荫bì yìn 颚骨è 遒劲qiú jìng
犷野guǎng 畸形jī 给予jǐ yǔ
驾驭yù 羁勒jī lè 勒得变了形lēi
枉然wǎng 妒忌dùjì 慷慨以赴kāngkǎi
相得益彰zhāng 有过之而无不及jí
2、解释下列词语。
剽悍:敏捷而勇猛。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疮痍:创伤.或比喻遭受破坏、灾害后的景象。
遒劲:雄健,有力量的。
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面面相觑: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3、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人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检查预习读书效果,挑选读第一,三自然段。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运用第五单元学习的速读课文的方法,请速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分别是哪些段落?
明确:
人工驯养的马;天然野生的马。
全文可分两部分,第1、2节写人类驯养的马,第3、4、5节写天然野生的马。
四、研读文本,理解文意。
小组合作探究:
1.这两种生存状态的马各具有怎样的特征
①人工驯养的马:
勇毅:剽悍 慷慨以赴
驯良:窥伺 舍己从人 毫无保留
被奴役:羁绊 疮痍 摆阔绰 观瞻
②天然野生的马:
美质:不被羁绊 强壮 轻捷 遒劲
美德:豪迈犷野 和平生活 不互相妒忌
美貌:匀称优美 相得益彰
2.作者在描写两种马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法?具体分析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①对比双方:马和狮子、驴子、牛、骆驼等的体形的比较。
作用:说明马是身材高大而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对比双方:马与牛、驴的头颅的比较。
作用:突出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人一种轻捷的神情,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③对比双方:马与牛、驴、骆驼、犀牛、狮子的眼睛、耳朵、尾巴的比较。
作用:突出马的眼睛闪闪有光且目光坦率,各部位配合优美。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找出能表明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并适时指导朗读。
态度:同情家马,欣赏野马。
句子: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五、品析语言,感悟情感。
1.品读,理解: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
明确: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类对马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2)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21教育网
(2)“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用富于哲理的句子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即赞美自由之马,同情被奴役的马。
补充作者的人文思想倾向: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用形象的语言替他们画像,带着亲切的感情,并赋予他们以某种人格。也反映了布封积极进取的,追求自由的精神面貌。
2.品析,体会:
本文运用拟人化手法来表现马,赞美马。
学生挑选本文拟人化写法的句子赏析并仿写。
3.品悟,反思:
同学们,布封的笔下,马已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赋予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假如可以选择,你愿意做哪一种马?建议用:“我愿意做 马,因为 ”的形式来说。
六、课堂小结
布封用人性化的笔触给马儿画像,他追求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平等,和谐,因此他眼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希望每一种动物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么,面对目前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该怎样对待动物呢?那就应该,珍爱动物,善待生命,其实也在善待我们自己!21cnjy.com
七、作业布置
试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对比
人工驯养的 马 天然野生的
同情 赞美
珍爱动物 善待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