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课件: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6 09: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防范与惩处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约束力,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国家职能
教育和引导
教化指政教风化,对社会和个人的约束力相对软性的,强调道德感召与自律,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对法治的有效补充
社会治理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程标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
——德国法学家耶林
第9课
近代西方的
法律与教化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
渊源及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前5世纪 3世纪 中古时期 6世纪 11世纪 12世纪前后 13世纪 光荣革命后 19世纪初
《十二铜表法》
日耳曼法
教会法
罗马法复兴运动
《罗马民法大全》
英国普通法形成
英国《大宪章》限制王权
法国统一法律步伐加快
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形成
《拿破仑法典》
罗马万民法形成
基督教宗教伦理和教化影响欧洲人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基督新教伦理和教化适应了近代欧洲资产阶级的发展需要
奴隶制社会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中古封建社会
英美法系逐渐形成
大陆法系逐渐形成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01
BC8世纪
王政
时代
BC509年
BC27年
共和国
公元前450年左右
《十二铜表法》
AD395年
罗马帝国
AD476年
西罗马帝国
1453年
东罗马帝国
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
习惯法
万民法
公民法
成文法
形成体系
形式变化
公元3世纪
帝国境内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适用范围变化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1.奠定基础:古罗马
疆域广大,民族矛盾,经济矛盾
解读《十二铜表法》
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
第9表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保护私有财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定程度限制贵族特权
具有阶级性,维护贵族利益
保留了落后习俗
2.进一步发展:中世纪日耳曼王国
11世纪后,欧洲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传播
日尔曼法律:日耳曼人以部落习惯法为基础编纂的一批成文法,等级色彩浓厚。是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教会法:以基督教神学为思想基础制定和颁布的法律。
罗马法的原则和内容 对后世的影响
陪审团制度 成为近代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保护人制度 近现代律师制度的起源
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的源头
罗马法关于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 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3.确立基本框架: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英美法系形成
一.11世纪,法国诺曼底公爵建立诺曼王朝。为巩固王权、加强中央权力的秩序需要,国王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二.12世纪,法官根据欧洲大陆的罗马法和英国当地的习惯法进行审判,在司法实践中创建了许多新规则,逐渐形成了全国普遍适用的重视先前判例的普通法。
三.13世纪,“失地王”约翰与贵族间发生战争,英国通过《大宪章》,确定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四.17世纪,“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文件,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奠定了王在法下的原则,保障权利制衡,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五.美国等国以英国法律为基础制定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
法国法律制度形成
一.13世纪后,伴随着王权加强,法国统一步伐加快,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二.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在启蒙思想指导下和大革命影响下,确定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法制原则,颁行了一系列法律。
三.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刑法典》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和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
四.此后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大陆法系得以确立。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02
国家权力结构层面:坚持分权制衡原则
1.理论来源: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利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的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机构)。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卢梭
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司法实践过程: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2.司法实践:
孟德斯鸠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法》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罗马法法律条文节选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意义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强调了三层意思:
①对任何人有罪决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决定,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无权决定;②强调证据裁判主义精神,法院应当用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设;③在判决生效之前,被告人是无罪的,不能因为其被逮捕、被起诉、被审判而认为其有罪。
陪审团
律师
3.评价:
孟德斯鸠
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和那个人所想的事物,却依据的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每一种法律都是由一个阶级以大多数的名义建立起来。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
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西方法律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黑人、土著居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这些都与资产阶级法律标榜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违背。
法律是对现实抽象的反映:任何一种法律都是一定政治、经济基础的反映,都是统治者进行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的工具。
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宗教伦理与教化
03
1.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省。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联合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赦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公元392年,基督教正式成为罗马国教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逐渐接受基督教。
2.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的欧洲
《摩西十诫》,传说是上帝在西奈山的山顶亲自传达给摩西的,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告诫。
经济上: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什一税
政治上: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
级神职人员的教阶制度;教权高于王权,
思想上: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
教会控制着教徒的精神生活,
①教士宣讲教义,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
②通过各种礼仪和节日渗透宗教伦理
③开办宗教和世俗学校,讲授宗教内容
3.基督新教适应了资产阶级需求
提出“因信称义”: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通过自己阅读《圣经》理解教义
提倡节俭:简化宗教仪式
提出“预定论”:鼓励人们积极进取,
提倡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马丁·路德,
1517年
《九十五条论纲》
法律渊源及发展
近代法律基本特征
宗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会法
确立基本框架
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制度
习惯法到成文法
日耳曼法
民法系
普通法系
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法律内容上:
司法实践中: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无罪推定原则
中古时期基督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
渊源
罗马法
《罗马民法大全》成体系
进一步发展
中世纪日耳曼王国
公民法到万民法
程序公正
题目练习
1. 《法国民法典》诞生后,法国人坦言罗马法对其影响巨大:“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从本质上看两部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
A.都适用于存在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
B.《法国民法典》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C.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理论武器
D.两部法律都属于大陆法系
A
题目练习
1. 中世纪以来的英国乡村惯例,穷人可以捡拾贵族庄园收割后土地上遗落的麦穗,贵族不得反对,富人则无此权利。许多穷人赖拾穗为生。但18世纪末高等民事法院应农场主诉讼,否定了拾穗的合法性。这一变化( )
A.强化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B.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C.体现地主阶级统治的残酷性 D.反映了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
A
题目练习
3. 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 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 )
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
A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
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