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选修4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7世纪中叶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的实质是( )
A.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B.税收问题上出现的分歧
C.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双方争夺财政大权
2.1641年,英国大主教劳德指出:“每当下院有什么议案将要提出,并且认为上院会坚决拒绝或国王不会同意的时候,渐渐地暴民们就会来到国会,高声喊出他们所要提出的这个或那个要求……”这表明(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B.城乡的广大群众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C.革命初期人民群众受封建贵族的迷惑而反对革命
D.新议会的下院同英国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对立状态
3.如果你是一位军事评论家,你认为在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中,最能保证其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A.士兵的出身来源 B.严格的纪律
C.军官的提拔标准 D.士兵的武器装备
4.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1644年)一书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摆脱着它幼时的健翮……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
A.大贵族官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社会权力斗争激烈
5.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在就任护国主以后说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6.某班同学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找到一段材料:“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以下是他们对“压迫的大树”的几种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查理一世的统治
B.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
C.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D.威廉三世的统治
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这位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8.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还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 )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9.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这一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1875年宪法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0.19世纪时的英国首相威廉·格拉德斯对1787年美国宪法这样评价:“它是在给定的时间内用人的才智和决心所写成的非凡杰作。”对此评价理解准确的是1787年宪法( )
A.广泛借鉴了人类民主政治史的优秀成果
B.结合国情践行民主思想,解决了迫切问题
C.集中精英才智,使资本主义法制趋于完善
D.充分体现了美国公民追求民主的才智和决心
11.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②都是军人出身 ③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作出了贡献 ④都曾出任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加强专制统治
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13.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充分体现了( )
A.民主共和的原则 B.联邦制的原则
C.自由平等的原则 D.分权制衡的原则
14.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15.史学家认为:“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______的影响。”文中的空白处应该填上(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德意志统一 D.日本明治维新
16.法军总司令杜戈米埃将军曾在报告中写道:“我实在无法用语言来描绘波拿巴的伟大功绩……这位非常优秀的军官的才能是无法描述完全的,请你们奖励并提升这位年轻人,如果不嘉奖他,他靠自己也会飞黄腾达的。”这位年轻人指的是谁?他在什么事件中展现了他的才能( )
A.拿破仑·波拿巴、土伦战役
B.拿破仑·波拿巴、平定保王党叛乱
C.路易·波拿巴、土伦战役
D.路易·波拿巴、平定保王党叛乱
17.拿破仑执政后,先后制定了民法、商法和刑法;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鼓励工商;创办了法兰西银行,改善了财政;采取了许多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拿破仑的这些措施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以上结论( )
A.比较恰当 B.南辕北辙
C.张冠李戴 D.有失偏颇
18.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出( )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下图为幽禁中的拿破仑,当了11年皇帝的拿破仑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终结了自己短暂的辉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代雄狮”成为“笼中困兽”?以下是几位同学对拿破仑帝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
A.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失去国内人民的支持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C.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D.法兰西第一帝国还不具备统治欧洲和抗拒英国的实力
20.《华盛顿拿破仑异同论》一书中写道:“华盛顿和波拿巴都出自民主的怀抱,前者缓慢地行为,仿佛他感觉到自己肩负着未来的自由,生怕危害了它……后者在一块古老的土地上大张旗鼓地打仗……他急忙修筑他的纪念物,制定他的法律,夺取他的胜利。”下列对于华盛顿与拿破仑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雄才大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B.都是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捍卫者
C.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都为近代法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进行独裁乃至复辟统治都是正常的,是革命成果稳定时期,是英国的阶级构成及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总结说:“任何国家,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材料二 他(克伦威尔)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他是一个“勇敢的坏人”,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
材料三 比尔德认为,华盛顿并不是个不讲个人及本阶级经济利益的人,开国元勋们提出的五项经济利益,华盛顿就拥有四项。还有人认为华盛顿加入革命后,始终属于右翼;他还是受种植园奴隶主和资产阶级欢迎的人,在任八年,其政策和言行都以种植园奴隶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为依归,他本人也成了美国最大的富豪之一。
——均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的因素。(4分)
(2)为什么说克伦威尔“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人物”?(6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其依据是什么?(6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簒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顶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8分)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英国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是封建君主专制与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矛盾。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是表面现象。
2. 答案:A 解析: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下院中结成反对派,同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展开了斗争。劳德的言论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得到了城乡广大群众的支持。
3. 答案:B 解析:正是克伦威尔的严格治军,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军队在武器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败了王党军队。
4.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时间信息“1644年”即可判断选择B项。
5.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没有具体的时间提示,所以对于克伦威尔这句话的时间很难判断,但从他所说的“不平凡的事业”可以看出应与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关,“坚持到底”则反映了他必胜的信念,故答案为D项。
6. 答案:B 解析:“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是指推翻了查理一世的统治,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是指克伦威尔出任护国主,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从而“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7. 答案:B 解析:政权的更替只是表面现象,国力对比变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两种社会形态质的悬殊。所以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中国明清政权更迭,封建社会在延续。英国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8. 答案:B 解析:美国独立初期,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各州权力很大,中央无力控制地方。
9. 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因而符合“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的特点。
10. 答案:B 解析: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度,解决了独立后各州和中央政府的权力冲突,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黑人和印第安人仍然无法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政治权利,故选择B项。
11. 答案:C 解析:华盛顿领导的北美独立战争反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不是封建统治,因此③应排除。正确答案为C项。
12. 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是结束松散的邦联制,加强中央集权,题干中国会、总统、最高法院的权力远远大于各州的权力,体现了中央集权。
13. 答案:B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是改变邦联制的松散,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制。将地方的较大权力收归中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地方的权利。题干中的引文体现了联邦制的原则。
14. 答案:B 解析:“群众暴政的侵犯”是指邦联政府权力软弱导致的社会动荡。而根据1787年宪法成立的联邦政府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联邦派”等信息的内涵不符。
15.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政治和意识形态”和所学史实,19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成为各国革命学习的榜样,而且启蒙思想的传播影响了整个世界。
16. 答案:A 解析:可以利用题干中的“波拿巴”这一信息分析回答,再结合材料中其他信息,由此可见应该是拿破仑及其指挥的土伦战役。
1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和评价拿破仑的能力。材料对拿破仑的评价是比较恰当的。
18. 答案:B
19. 答案:C 解析:拿破仑虽然一度在欧洲大陆称霸,但与整个欧洲封建势力相比还处于劣势,当欧洲封建势力联合为一体共同对抗拿破仑时,拿破仑的失败也就到来了。
20. 答案:B 解析: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故B项表述不正确。
21. 参考答案:(1)英国的阶级构成及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稳定革命成果的需要。
(2)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答具体史实亦可得分)
(3)华盛顿是一个讲个人经济利益和阶级利益的人。依据:华盛顿拥有开国元勋们提出的四项经济利益;华盛顿始终属于右翼;受种植园奴隶主和资产阶级的欢迎;其政策和言行都以种植园奴隶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依归;成了美国最大的富豪之一。
(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原则。
22. 参考答案:(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支持拿破仑。
(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理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不贪恋权力。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3)理解: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因素: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