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三章 足球 运球技术2 上肢力量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三章 足球 运球技术2 上肢力量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3-24 19: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足球技能组合 单元(模块化)教学计划
(水平 四 , 七 年级)
学校: ,任课教师:
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1 年版)》 的基本理念,紧跟课改发展趋势,遵循运动科学原理和人体发育规律,关注个体差异, 持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单元学习目标
运动 能力 学生掌握足球运球技术,加强运控球能力,发展速度、反应、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
健康 行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及对足球项目易发运动损伤的了解。
体育 品德 培养团队协同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在集体中学会贡献与承担,成功时学会分享、失败时学会共勉。
课的内容和方法
一般 体能 上肢力量练习:双手撑地拨球、俄罗斯转体、仰卧起坐。
课次 技战术(比赛)+专项体能 教学方法
1 足球:熟悉球性;颠球技术+协调性 验-研-学、情境教学
2 足球:控球技术+灵敏素质 验-研-学、情境教学
3 足球:运球技术1+下肢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4 足球:运球技术2+上肢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5 足球:传球技术1+腰腹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6 足球:传球技术2+下肢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7 足球:停球技术1+核心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8 足球:停球技术2+下肢力量 学-练-赛、情境教学
9 足球:传球与接应+比赛 情境教学
10 足球:运球突破传射1+比赛 情境教学
11 足球:运球突破传射2+比赛 情境教学
12 足球:传控射技术组合+比赛 情境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时计划
(水平 四 , 七 年级)
足球技能组合单元 第4课时 运球技术2+上肢力量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以“初中学生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主张”作为本课的设计思想,把体能素质课课练融入到运动技能练习中,培养技能、提高体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层,在巡视指导中对个别学生进行单个技术动作的指导与纠错。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具有好奇心强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情绪较容易波动,但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运球技术。
教材分析 运球是技术足球技术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在比赛中运用得较多,主要用于直线的快速突破。运球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控制球能力,发展学生的奔跑素质,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力里等身体素质也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积极的影响。 重点:推拨球动作要协调自然、用力适宜。 难点:重心、步点的变化与球的结合。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动态热身、游戏热身(无球—有球)——直线运球练习——曲线运球练习——上肢力量结合运球练习——结合比赛提高运球能力——拉伸放松——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收拾器材、下课
场地器材 布置 学生与球的运球路线, 标志碟
安全防范 措施 基于教材本身、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本课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固态的安全隐患,在课前应做好排查并设置警示标志;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安全隐患。1.练习方法不正确不听从老师指挥,教师在学生练习前,要将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严格遵守;2.保护好足球,要及时清理场地;3.学生练习时,因个人差异,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的练习强度;4.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伤、擦伤、骨折等运动损伤,要提醒学生受伤后不要随意挪动位置,其他同学不要随意处理,应及时向教师报告,教师在课前还应准备好救急预案。5.及时把控学生完成动作时出现的情绪变化。
(水平 四 , 七 年级)
足球技能组合单元 第4课时运球技术2+上肢力量教学计划
学校: 任课教师:
班级 初一12班 ,学生人数: 40 人(男: 20 人 ,女: 20人)
学习 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这节课,让95%以上的提高运球技术,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速度、反应、平衡、力量等足球专项体能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比赛,培养勇敢、果断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学 内容 技(战)术能力:运球技术 上肢力量练习:双手撑地拨球、俄罗斯转体、仰卧起坐。
重点 推拨球动作要协调自然、用力适宜。 难点 重心、步点的变化与球的结合。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步骤与方法 组织与要求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课堂常规 教师课前排查安全隐患; 体育委员集队、报告; 教师严肃整理队伍; 导入(宣布)内容 队列队形练习 组织: ○○○○●●●● ○○○○●●●● ○○○○●●●● ○○○○●●●● △ 要求:严肃、认真 2 1
准 备 部 分 一、热身: 1、慢跑一圈 2、动态热身 肩部 转体 前踢腿 侧踢腿 侧滑步 正面小步跑加速 背面小步跑加速 二、追赶游戏(无球到有球) 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 教师喊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完成; 图一 图二 8 1 4
基 本 部 分 一:练习一 脚背正面运球 运球变向+抬头观察 分四组,每组10人站位形成圆圈,脚背正面运球向圈中间,再折返回去; 向两边运球躲避标志碟,注意抬头观察,避免撞上其他同学; 循序渐进、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纠正足球基本技术动作。 组织: 要求:从慢到快,以稳为主 10 5
二:练习二 结合上肢力量的练习做运球抢点游戏。(没有抢到点的同学加练俯卧撑5个。) 10人一组围成一个大圈,集体站在圈中间做上肢力量结合球的练习(俯卧撑双手交替拨球,俄罗斯转体,仰卧起坐)。听组长口令迅速起来运球抢点,没抢到点的同学加练5个俯卧撑。 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纠正基本技术动作。 组织: 要求: 反应迅速,提前抬头观察,注意安全。 10 4 4
三:分层加强练习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可选用: 1、一组选出一个学生在圈中间做运球突破,其他同学负责阻挡(技术好的一组运球阻挡); 2、在1的练习里进行比赛,听老师的哨音两个场地的同学进行换位,慢的一组加练五个俯卧撑。 教师巡视指导,时刻关注学生练习情况,并进行分层练习安排; 学生自然过渡到练习,小组长带领按老师要求进行; 教师合理安排好学生练习的场地,保证场地练习安全,并巡视参与到学生当中进行指导、互动。 组织: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专注练习,注意安全。 12 8
结 束 部 分 放松操或拉伸放松 小结 布置课后任务 下课 教师领做放松操 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传递正能量 安排值日生收拾场地器材 组织: 要求:动作到位,积极放松 3 1
场地 器材 足球41个,标志碟40,足球场一块
预计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75%±5% 预计 心率曲线图 竖:脉搏 横:时间 210190170150130110907050o51015202530354045
练习密度 60%±5%
平均心率 130-150次/分
测量 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 %
练习密度 %
平均心率 次/分
课后 小结 无卡顿教学 本节课通过合理的队伍调动,练习内容与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减少集合次数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做到物尽其用,较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多种情境融入 运球技术这节课通过热身游戏和运控球比赛,活跃了课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练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和参与进去,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了脚背外侧运球的在实战中的运用也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同时也使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积极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准备部分的游戏跑动中的综合练习中,由于学生不能及时观察到示范者的动作情况,所以有些同学做的很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培养学生欠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