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09:12: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7张PPT)
8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第一课时
时间是没有脚印的,发挥想象,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可以记录下时间的踪迹?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的作用:
一、知识链接
陶世龙,1912年生于四川安岳,
中国著名科普作家。著有《打开地
下宝库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时间的脚印》等
科普读物。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
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作家作品】
二、预习检测
掸( )去 踪jì( ) 装zhì( )
烘kǎo( ) 腐shí( ) 沙砾( )
山麓( ) 沟hè( ) 龟( )裂
wéi mù( ) hún ( )浊 刨( ) 刮
楔( ) 形 空xì( ) shèn( )透
jué( )壁 海( ) 石( )
1.字音字形
dǎn







jūn
帷幕

páo
xiē





2.理解词义
: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
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
海枯石烂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
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
4.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段)
(一)自学自研,思考批注:
1.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
2.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3.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段)
5.读懂岩石记录时间有什么意义?
岩石
岩层厚度:
排列顺序:
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
-
4.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 段)
提示:可从 、 、 等方面考虑。
反映地壳的活动
反映远古的气候
反映历史的发展
岩石结构——
石头颜色——
生物化石——
岩石结构
石头颜色
生物化石
5.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增加知识,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造福人类。
四、研读课文,合作共研
第一部分( ):
主体部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
①-④
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一)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段意。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
⑤-
五、巩固练习,题目解说
“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
来的,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
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着 ,意思是“从
岩石上,可以看到 ”。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
人们日常的感觉延伸到 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
境界。这一标题,能引起人们的 和 。本
文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 概念。
拟人
时间的踪影
时间的长短
自然界
探究欲望
阅读兴趣
地质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岩石的厚度、


自然,




时间的脚印
【课文结构】
岩石记录了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造福人类
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
增加知识
寻找宝藏
排列顺序
二、思考探究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逻辑顺序
3.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
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
下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一)思考:
(二)分析段落作用
③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①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②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独句成段,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 ”的历程。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岩石上有更多历史痕迹的说明。
过渡段。承接上文,总说化石的作用;引起下文,进一
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1.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最早形成
的“躺”在最下面。
表示特殊含义,在文中指石头没有生命体征。
(二)引号的作用——
2.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表示特殊含义。
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
④表示讽刺和嘲笑。⑤突出强调。
三、品味语言,知识延伸
(一)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
必须准确、严密。请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
1米厚的岩石。
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大约”表示 ,人
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有多科学,都是
推测出来的。“大约”一词,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列数字
示例:
估计
2.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若去掉则变成了肯定,与事实
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二)标记文中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答题模式: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 比作 ,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1.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
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风沙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
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2.它(冰河)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
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
地面,写出了冰河的破坏性之大。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岩层比作书页,形象地写出
岩石最初形成的状态,话言生动,富有表现力。
(三)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概述其特点。
1.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
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
叫作“化石”。
运用 的说明方法,列举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
琥珀中的昆虫的例子,说明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被保存
下来,有着丰富的记录。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举例子
2.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
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
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
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
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
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
时期的来临。
运用 的说明方法,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等例子,说明了“寒武纪”时代地球上有宽广的海洋,“石炭纪”时代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第四纪”冰河时期的天气比较冷。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
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举例子
【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 以及 ,最
后阐明了 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岩石可以记录时间
怎样记录时间
读懂“时间的脚印”
四、课后达标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
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 亿年
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形成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
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
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B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
“奇异功能”。
B.本文作者在叙述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
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
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
C.本文大量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
文章的表现力。
D.本文中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
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