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6 19:3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子、老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处于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过渡时期,历时550余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涵盖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众多内容,包含大量概念,线索纷繁,很难讲出新意。如果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意识淡薄,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必然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如何讲好“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尤其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如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新版教科书带来的教学难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仔细分析每个学习专题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为此,在分析、理解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我将从“列国纷争与早期国家的瓦解”、“变法运动与成熟国家构建”、“百家争鸣与重建社会秩序的治国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讲述。 学生情况分析 第2课关于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问题,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相关史实,可以说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在引导学生理解变法和百家争鸣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核心概念的强化,引导学生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以及百家争鸣的实质与影响。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它们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变革的关系,了解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井田制瓦解,封建私有制度的确立。 时空观念:通过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和思想活跃在时空上联系,抓住同一时空下的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了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对春秋战国的大变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述,认识百家争鸣的内容、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增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成因和表现、孔子和老子学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意义。 (二)教学难点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华夏认同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 西周末年,周幽王因宠幸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这种带头破坏宗法制的举动,引发了诸侯叛乱。公元前771年,申国和犬戎联军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宜臼继位,即周平王。次年,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秦襄公因表现突出,被封为诸侯,秦国由此而来。 聆听教师的讲述 通过展示图片并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入本课的内容
一·列国纷争与早期国家的瓦解 (一)梳理列国纷争的发展历程 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列国纷争的局面。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但在列国纷争之下,礼崩乐坏。齐、晋、楚、吴与越等诸侯国先后建立霸权,此时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称为“春秋五霸”。秦国一直想往中原发展,无奈受制于晋国。 公元前453年,长期遏制秦国的晋国分裂为韩、赵、魏,战国时代由此开启。公元前386年,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此时,诸侯不再满足于“问鼎中原”,而是以歼灭对方、统一为目的。经过长时期的较量,逐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1.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趁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2.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 3.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如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4.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5.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周边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 (二)列国纷争会带来什么? 材料一 商周时期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国家形式,即早期国家。虽然王权和中央政府组织得以建立,但地方始终依靠血缘色彩浓厚的氏族制度。 材料二 春秋时代,秦、晋、楚等国开始在边远地区和兼并之地设置一种新的行政单位,称作 “县” 和 “郡”。“县”就是悬,因其在悬远之地,故称‘县” (县是悬的本字)。 1.列国纷争打破了血缘氏族组织,分封制和宗法制加速瓦解,促使早期国家瓦解 材料三 周朝建立后,以血缘等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来自东夷部落的秦人先祖,在发展过程中空间受到挤压,迁往西陲之地,与西戎各部落经过长期的冲突、交流、融合,新的秦人逐渐形成。秦人在崛起过程中,逐渐融入到夏、商、周以来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四周戎狄部族,扩大了华夏族范围。春秋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客观上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2.列国纷争使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促进了华夏认同,带来了民族关系的变化 (三)列国纷争的原因有哪些? 1、经济发展: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农业有了重大发展。农业的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原有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崩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自诸侯出”和“自卿大夫出”。 3、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大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并从中梳理出列国纷争的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材料总结列国纷争带来的影响 学生从课本中找出答案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供地图和史料,使学生处于当时的时空条件下分析问题,这样印象更加深刻。
二、变法运动与成熟国家的构建 (一)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 战国时期,纷争更残酷,大量诸侯国被吞并,原有社会秩序崩溃。诸侯国要求得生存,就必须实现富国强兵,变法成为历史的必然。当时,魏、楚、齐、韩等国通过变法实现了强大。魏国占据秦国河西之地,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重要障碍。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组织50万军队与魏军决一死战,结果魏军以5万军队大败秦军。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即位。此时诸侯国会盟,仍视秦人为“夷狄”,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甚至被架空的周天子也看不起秦国。秦孝公决心强兵雪耻,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 (二)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 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 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 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 4、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5、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扩大了国家赋税和兵徭役来源,为秦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 3、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4、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5、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开始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 6、革除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这是对第一次变法中“异子之科”法令的补充,也是对社会风俗的规范。 (三)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商鞅当政18年,秦国国力大增,人们开始对崛起的秦国刮目相看。公元前340年,商鞅亲自率兵击败魏国军队,夺回被侵占的土地,秦国从此成为七个强国之一。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并灭族,但“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极大地推动了秦国向成熟国家的过渡。 意义: 废除贵族等级特权,推行军功爵制,并按地域划分国民,瓦解了血缘组织,普遍推行县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 3、实行新的任官制度,县级长官由统治者亲自任命,并设置官员考核制度。 局限性: 1、功利主义、轻罪重罚易成为纯粹的暴力手段。 2、强国弱民,以愚民为手段的变法最终导致整个民族创造性意识的萎缩和窒息。 3、忽视道德,从而导致民风败坏,政权丧失道德支撑。 4、弃绝文化,独尊法术。 5、压抑工商,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教师补充背景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三、百家争鸣与重建社会秩序的治国方案 (一)老子和孔子 春秋后期楚国人老子,在目睹周王室越来越衰败后,思想变得消极起来 。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道”,开创了道家学派。道家探讨“道 ”的目的不是关心天地万物从何处来的问题,而是为人间的秩序和事务寻找依据。在治国方案上,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但又并非完全无为而治,而是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 ”。 春秋后期的鲁国人孔子,对周天子仍抱有期望,以仁、礼为核心,开创了儒家学派。孔子主张恢复礼乐制度,为政以德,强调“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 ”的理想社会秩序。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了学术下移 。 (二)百家思想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没有被诸侯国采纳,也没有改变列国纷争的局面,却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以士阶层为主体的思想家,在孔子、老子等思想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不同的主张和见解。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采取包容支持的态度,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提出了与孔子“仁”的思想完全相反的“兼爱”学说。“兼爱”是墨子思想的核心,这种思想体现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就是“非攻”,在国家政治上就是“尚贤”。墨子还主张节俭,其主张说出了底层百姓的心声,故深得小农及小手工业者的支持。墨家一度成为显学,与儒家之间的争论贯穿于先秦时期 。 战国中期邹国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提出人性本善,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只是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孟子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他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战国后期赵国人荀子,则发展了孔 子“礼”的学说,他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对此提出“礼法”并重。他希望统治者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在尊君的同时强调人民地位的重要性。 法家以尊君权、尚法制为基本特点,从君主、国家的角度出发论证和思考。 法家的主张给重视血缘和等级关系的传统社会以强烈冲击,适应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对加强专制集权有重要意义。其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韩国人韩非,师从荀子,推崇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严刑峻法、轻罪重罚来维护统治秩序,反对儒家倡导礼乐教化的治国方针。 战国中期宋国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 “道”是宇宙本原,并且更强调“道”的主观性和不可知性。他否定文化知识,痛恨儒家的仁义礼乐,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道家思想体现了消极、软弱、“无为”的思想倾向,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价值诉求。显然,道家思想难以适应战国争雄时代的需要。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1、百家争鸣带来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百家争鸣的实质是为打破血缘氏族制度,重建社会秩序和治国方案,尤其是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找到理论依据,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四)战国后期形成的新型社会体制 1、各国都建立了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将相分设。 2、地方上普遍推行郡县制。 3、任贤使能、因功予赏成为各国选官的基本原则,世卿世禄制被彻底打破。 4、俸禄制普遍推行。玺符制度加强了权力控制。 5、建立考核官员的上计制度。 6、设置御史监察各级官员。 7、各国都颁行了新的成文法典。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老师补充
课堂小结 学生梳理春秋战国时间轴,并列出思维导图 强化学生总结能力,加强学习记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