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第一课时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09: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课时
古诗词朗读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 了解题目。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采薇(节选)》就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根据内容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学习《采薇(节选)》
你们知道“薇”是什么吗
你们见过“薇”吗
助学资料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共160篇。《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节选)
听课文录音,感受诗词。
初读感知
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参考: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初读古诗,了解节奏
(1)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
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2)理解“昔我往矣”。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戍边返乡的战士)回想“我”离开家乡时,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即将出征的“我”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这是为什么呢
“柳”与“留”谐音,既表挽留之意,又表思乡之情。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但是“我”能回家吗 兵役仿佛没有尽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终于盼到了战争结束。
(3)理解“雨雪霏霏”
要回家了,大雪纷飞,天寒路滑,又饥又渴“我”艰难地、缓缓地走在归乡的路上。同学们从这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战士归家情急、近乡情怯等复杂的情感)
板书设计
采薇(节选)
以乐景写哀情
内心伤悲痛苦
戍边艰辛,思归厌战
以哀景写乐情
回家道路艰难
本诗是戍边战士在返乡途中抒发感慨的作品。诗中描写了从军士兵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抒发了士兵内心痛苦、无限伤悲的感情,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不满。
主旨提炼
王维(701 -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兼通音乐,精绘画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代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有《王右丞集》。
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 知诗人。
2.解诗意。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
(2)交流、解惑、答疑。
诗意:渭城早上的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青翠、清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意: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3. 人诗境。
(1)想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景象。
①用词或短语概括景色特点。
②用笔画一画美景。
(2)作者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可以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
读一读,想象诗人当时的语言、神态、动作。
(3)用语言把心中这一感人的画面描述出来。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描写景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
依依话别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不舍
主旨提炼
本诗通过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劝酒情景,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友人的真挚关切之情。
一说到古诗,你会想起哪个朝代 (唐朝)唐朝涌现了许多诗人,他们如繁星般璀璨夺目在众多诗人中,著名的文学家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是谁呢 (杜甫)对,就是杜甫。杜甫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写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
学习《春夜喜雨》
1. 激趣导人。
2. 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助学资料
生平介绍: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有“诗圣”之称。他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主要作品:《绝句》《春望》、“三吏”“三别”
杜甫(712~770)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在这段较为安定的时间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的感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诗作。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读感知
听录音,读课文。
(1)同学们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 你们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吗
①理解“及时”的意思。
品析古诗。
(及时的雨)
(正赶上时候,适合需要)
③为什么说它“及时”呢
(知时节--播种的时节)
③为什么雨要悄悄地来呢
(2)这场雨除了是一场及时的雨,还是一场怎样的雨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①你们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潜”字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④小结: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啊!你们喜欢这样的雨吗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和这场雨有关系吗
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意思是什么 (指名回答)
②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这时诗人在想什么呢 结合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学生自主理解诗人当时对春雨的企盼。
(4)好一场及时雨啊!下吧!多下一会儿吧!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的滋润,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人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读这两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万紫千红、娇艳欲滴、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你们喜欢这场春雨吗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大地干旱,人们盼望——
雨悄悄地来了,它 ——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下雨时 ——
盼望着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赞雨
当春发生
听雨
润物无声
看雨
云黑火明
想雨
花重锦官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抒发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主旨提炼
作业设计
背诵今天学过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