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自古以来,桃花、桃木是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然而当代作家贾平凹却对一棵小桃树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散文《一棵小桃树》。
二、明确目标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关注旁批
1.出示 5处旁批,了解旁批的作用(1.2学习散文方法,3-5提出问题)
旁批 1: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
旁批 2:课文中一些描写反复出现,比如多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旁批 3: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旁批 4:“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
旁批 5:“我”的情感在这里(第 13段)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
2.解决旁批中提出的问题旁批 3:是什么使‘我’遗忘了小桃树?
小结:抓住句段中的关键词句解决问题。旁批 4“蓄着我的梦”的桃核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仅在写花吗?小结: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旁批 5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一起探究。
四、走近小桃树
1.根据旁批 2的提示,主要从词语的角度品读第四自然段。 这段话中哪几个词写出了小桃树的“没出息”?
1)委屈:写出了这棵小桃树特别瘦弱,不舒展、不健康、不自然,没出息
2)瘦瘦的,黄黄的:写出了小桃树的形态和颜色,写出小桃树的瘦弱、营养不良,没出息。
3)紧抱:写出小桃树的可怜姿态,尽显其长在角落里的孤独、害怕。
4)拱-改成“长出一点嫩绿儿”怎么样呢?
小结:读散文,品词语,要从有明显状态的动词、形容词中细细地读。
5)竟:小桃树不受重视,被人遗忘。
6)才:舒开的时间特别迟,特别晚小结:所以读散文,品词语,还要从有隐含味的副词中读出深意。作者反复描写小桃树的“没出息”,你能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我们在朗读这些写“没出息”的小桃树的描写的时候,要慢慢地读,要读出爱怜、伤感、担忧、痛心、焦虑和自责,还要读出一份希望。
2.文章还有许多地方都写到了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按照小桃树的生长时间交流。
第 6段:小桃树猥琐的生长姿态。
第 2段:小桃树在风雨中哆嗦的样子,写出了小桃树的纤细、柔弱。
第 9段:小桃树开花的样子。单薄、苍白、忧愁 可我的小桃树,一棵“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分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小结:读散文,品词句,也可以从叠词的角度来赏析。
第 13段:风雨大作后桃树凄惨的挣扎模样。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一片,一片”中间的逗号能否删去?
小结:读散文,品词句,体会标点符号中寄托的深意。
3.小桃树一直这样没出息吗?我对小桃树的情感有没有转折?
旁批 5:“我”的情感在第 13段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拌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这段话写出了小桃树在风雨的摧折当中,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这是一棵坚强的有出息的小桃树,没有放弃梦想的小桃树。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苞”比作“指示灯”,写出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对我的激励作用,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4.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对小桃树深深的谢意。
五、读懂小桃树
1.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写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这棵小桃树是奶奶给的仙桃的种子长出来的,我离开家乡时,奶奶呵护着我的小桃树,小桃树凝结了奶奶对他的爱,寄托着对奶奶的思念。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2.比一比——我与小桃树的世界联系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体会二者相似之处。
比较点 小桃树 我 比较后结论
成长环境 生长在角落里,备受冷落 生活在农村,初到城里也不如意 生长环境都很恶劣
成长经历 开花时,横遭风雨,花瓣落下,容颜褪尽 准备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发现我的幼稚、天真” 成长经历都充满磨难
面对风雨的态度 高高的一枝上保留欲绽的花苞 获得安慰,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都没有放弃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进一步体会作者写小桃树的原因。看贾平凹参加《朗读者》谈创作经历的视频,说说感受。
3.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小桃树和我是如此地相似,作者写小桃树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作者对不同阶段小桃树的细致描写,包含着自己对命运的深沉的感慨和寄托,表达自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
批注 1:寻常的情景,不寻常的情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更容易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情志。
4.补写结尾,点明本文所言之志《紫藤萝瀑布》也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结尾部分直接点明主旨,仿照这种写法,给《一棵小桃树》写 1-2句话的结尾,表明你获得的人生启迪。
小结:文中的小桃树默默地生长,默默地地开花,悄悄地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名言相送: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贾平凹的《泉》,思考《泉》与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品读小诗《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苔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七、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柔弱
顽强 梦想 孤独
倔强 单薄
坚守 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