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力的存在
、选择题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下列生活实例中,哪个没有利用物质的弹性?( )
A.小朋友玩弹弓 B.捏橡皮泥
C.射箭运动 D.撑杆跳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小强和大勇一起用拉簧锻炼身体。据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中哪个要素有关( )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以上因素均有关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用扳手拧生锈的螺母时,工人常在扳手柄上再套一节管子,如图所示,力作用在 B 处比作用在 A 处更容易拧下螺母,可见力的作用效果和(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无法确定
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C.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N的地方改写成2N
D.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
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时支撑直杆所 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绳的 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 A 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及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某人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同时水桶对他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拉力,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两个鸡蛋相碰,总是一个先破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未破的鸡蛋受力 B.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
C.两只鸡蛋都受力 D.究竟哪只鸡蛋受力说不清楚
、填空题
将细线穿过吸管,让两个同学拉紧,将气球口上扎一段吸管,往里吹烟,堵住气球口,用胶带把气球固定在吸管上,松开气球口,让烟从吸管口喷出,即看到气球沿细线前进(如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最轻”是说明这种材料的 很小;“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也十分出色,可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这说明它有很好的 (选填“弹性”或“硬度”).
“嫦娥五号”卫星在距月球表面100 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填“改变”或“不变”)。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卫星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实验题
为探究一对相互作用的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小丽和小红合作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们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用F′表示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通过实验她们得到下表中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两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总 .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在这个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的大小.
、解答题
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0的原因是 。
(3)当弹簧下端受到竖直向下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cm。
3.2力的存在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解析】根据对弹力的理解和认识判断。
【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且发生形变,这时才产生弹力,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弹簧,橡皮筋等都会产生弹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B
【解析】【解答】弹弓上拉长的橡皮筋、拉弯的弓、弯曲的撑杆都会产生弹力;而捏橡皮泥是利用它的塑性来塑造各种形状的物体。选B。
主动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弹力。
D
【解析】在同一图上画几个力的示意图时,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大小相同的力线段长度应相等。
【解答】由于 拉力F1、F2 的 示意图不在同一个图中,无法用线段的长度比较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D。
B
【解析】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根据图片可知,小强对弹簧的拉力小,而大勇对弹簧的拉力大,因此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的手会明显感觉到受到拉力,因此“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就是弹簧对手的拉力,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解答】“B处”和“A处”可知,力在手柄上的作用点不同,因此证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B
【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2N,应该把两根一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2N了;
故选B。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D
【解析】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如果没有横杆,那么重物肯定会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此时重物并没有转动,说明手对横杆的力水平向右。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横杆对手的作用力水平向左。
如果没有手指上的绳子,那么重物肯定会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此时重物静止不动,说明手对绳子的拉力阻值了转动,即手对绳子的拉力斜向上。根据相互作用力的原理可知,绳子对手指的拉力斜向下。
故选D。
C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换。符合甲对乙一个力、乙对甲一个力,这两个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解答】由题中信息可知,这两个力是人对水桶一个力,水桶对人一个力,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C选项正确。
故选C
C
【解析】【解答】无论破与不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而选C。
表面上看只有破了的鸡蛋受力,因为我们看到了力的作用效果,但是不能从表面现象看问题,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破了的鸡蛋同时也会给另一只鸡蛋一个反作用力。本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填空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解答】气球内的烟喷出,给空气一个力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空气给气球一个反作用力,推动气球运动,改变了气球的运动状态。
气球中的烟喷出时,烟给空气一个力,空气给烟一个反作用力,推动烟和气球一起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改变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密度;弹性
【解析】(1)“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这里的最轻一般指密度;(2)根据“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也十分出色,可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分析解答.
【解答】解:(1)“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密度很小.(2)根据“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也十分出色,可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可知它有很好的弹性.
故答案为:密度;弹性.
相互;改变;运动
【解析】(1)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答;
(2)运动方向改变和速度大小改变,都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3)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1)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即卫星的运动状态改变。
(3)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卫星的位置不断改变,即它是运动的。
、实验题
(1)相等
(2)等于
【解析】【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值信息可看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相等;即F=F′;当力F增大时,反作用力F′也增大,且大小总相等;
(2)以卵击石,石头对鸡蛋的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其大小总相等;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的原因是因为二者承受力的能力不同;
故答案为:(1)相等;(2)等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异物、同线、等值、反向.
、解答题
(1)0.5
(2)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
(3)12.5
【解析】(1)根据图像确定弹簧自然下垂时的长度和受到1N拉力时的长度,然后二者相减即可;
(2)弹簧自身也有重力,因此弹簧自然下垂时,它也会伸长;
(3)根据图像确定受到4N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然后再与弹簧的原长相加即可。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当弹簧自然下垂时,弹簧伸长0.5cm;当受到1N的拉力时,弹簧共伸长1cm,则每增加1N,弹簧伸长:1cm-0.5cm=0.5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0的原因是: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
(3)当弹簧下端受到竖直向下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2.5cm,则弹簧的长度为:2.5cm+10cm=12.5cm。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