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使用者 主备人
课题 练习九 上课时间 第 周第 节(总 节)
教学目标 人人掌握A 巩固对乘法的认识和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部分人掌握B 通过看图和画图理解乘法的意义。
渗透C 会画图表示几个几
教材分析 重点 巩固对乘法的认识和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难点 会画图表示几个几
相关链接 教师用书第 121、122、123 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感悟和批注
练习九共安排了14道练习题,主要意图是通过不同表征方式的相互转换,沟通乘法的直观图形表示、语言文字表示与数学符号表示,使学生深化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一、基础练习1.看题写乘法或加法算式。 这道题的重点是: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要让他们结合图意,说说两个乘数各代表什么意思。 2.按要求先画图再列式。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图,很直观地经历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同样学生在独立完成后,要说说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3.基础训练题(3、4、5、7、9)4.第6题 第一小题,特别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所以求相同家数的和可以用乘法。5.画图题(8、13) 这两个题目看似雷同,实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第8题直接有画图的指令,但13题则完全要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把抽象的试题通过画图形象出来,要求上了一个台阶。6.第十题。 这个题目通过试题的对比,让学生加深了“只有相同的加数相加才能用乘法”的理解。7.第11题计算8.第12题 通过同一个式子的不同语言表达,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9.用加法算乘法得数。 在学生还没学习乘法口诀时,这道题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加法和乘法关系的认识,更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二、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九的第2-12题
课后作业 黄冈小状元第32页 必做项: 选做项:
板书设计 练习九 乘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 □读作 : □乘□ 读作: □乘□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A( ) B( )C( ) D( )
课时教案(一至四年级)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使用者 主备人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 第 周第 节(总 节)
教学目标 人人掌握A 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部分人掌握B 掌握并运用5的乘法口诀
渗透C 探究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奥秘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
难点 探究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奥秘
相关链接 教师用书第 124 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感悟和批注
例1:教材呈现了生动形象的实物图形,并提出数学问题,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几个5相加的问题在生活中是存在的,感受所学内容的价值,也为编制乘法口诀提供了实物模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1的5套福娃图片。 1.每一张上有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一共有5个。如果老师送给你一套奥运五福娃,你有几个五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2.生:1 ×5=5。 3.师:像这样1个5,结果是5,我们就可以编成口诀:一五得五。(板书) 4.如果老师送给你二套奥运五福娃,该怎样列乘法算式呢?试着编写一句口诀。(出示图片)5.生:2 ×5=10,口诀:二五一十。(板书) 6.师:如果老师继续送3套、4套、5套,你能依次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在小组里交流。(课件出示图片给学生提示) 7.学生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总结5的乘法口诀。 8.师:我们一起总结出了5的乘法口诀,请大家来读读这几句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9.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熟记5的乘法口诀。 三、拓展运用: 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习题设计:1.对口令: 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2.小猴送信。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2×5、5×1、5×3、5×2、5×3+5、5×5-5、4×5的算式。 问学生用哪句口诀?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完成做一做
课后作业 黄冈小状元第33页 必做项: 选做项: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5 10 15 20 25+5 +5 +5 +51 ×5=5 一五得五 5×1=5 2 ×5=10 二五一十 5 ×2=10 3 ×5=15 三五十五 5 ×3=15 4 ×5=20 四五二十 5 ×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A( ) B( )C( ) D( )
课时教案(一至四年级)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使用者 主备人
课题 练习十 上课时间 第 周第 节(总 节)
教学目标 人人掌握A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部分人掌握B 掌握并运用5的乘法口诀。
渗透C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并运用5的乘法口诀。
难点 探究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
相关链接 教师用书第 125 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感悟和批注
练习十安排了6道练习题,对5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练习。主要分为3个层次:(1)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5的乘法口诀;(2)强化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练习;(3)灵活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一、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二十五 二五( )( ) 二、按要求先看图再列式。53页2题、3题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图,很直观地经历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同样学生在独立完成后,要说说两个乘数分别表示什么。 □×□ =□ 口诀 三、练习背诵5的口诀 1.指名背。 2.小组互相背。3.齐背。 4.默写5的乘法口诀。四、看图填空。每只兔子拔5个萝卜3只兔子拔( )个萝卜4只兔子拔( )个萝卜5只兔子拔( )个萝卜说说答案,并说出应用哪句口诀。五、作业把乘法口诀背给父母听。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
课后作业 黄冈小状元第34页 必做项: 选做项:
板书设计 练习十一五( )( ) ( )( )一十 四五( )( ) 三五( )( ) ( )( )二十五 二五( )( )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A( ) B( )C( ) D( )
课时教案(一至四年级)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使用者 主备人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 第 周第 节(总 节)
教学目标 人人掌握A 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部分人掌握B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渗透C 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相关链接 教师用书第 126—127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感悟和批注
例2、例3学习2/3的乘法口诀。其编排体例与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基本相同,同样呈现了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例4:4的乘法口诀与5的乘法口诀编排形式相同,所不同的是教材只呈现了一句完整的4的乘法口诀,其余几句让学生自己编制出来,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探索空间。 一、 问题情境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一起背一遍好吗? 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 师: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怎样得来的,根据这句口诀能写出哪几个算式?学生回忆回答。 2.教学例2出示课件例2的图。 师:1副兵乓球拍有2个,这1个2,该怎么列乘法算式?能编一句口诀吗? 生: 1×2=2,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 师:如果2副乒乓球拍就是2个2了,又怎么列算式,口诀呢? 生:2×2=4,口诀是:二二得四(板书)教学例3 出示课件例3的图。 师: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有几束? 生:有3个,有3束。 师: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 1束气球有几个: 1×3=3,口诀是:一三得三(板书) 2束气球有几个:2×3=6或3×2=6,口诀是:二三得六(板书) 3束气球有几个:3×3=9,口诀是:三三得九(板书) 二、练习1.对口令,记口诀一一( )( ) ( )( )得四 一( )得三 ( )( )得六 三三( ) 四四( )( )( )十二 2.听口诀写算式 一一得一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3.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2×3 3×1 1×2 2×2 3×3 三、 学生自主学习例4 (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4 +4 ( )+4( )+4 ( ) 学生编写口诀,教师板书。提醒学生: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师:想一想 1×1=( ),怎样编口诀呢?引导学生根据“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1=1,推出“一一得一” 四、练习1.对口令,记口诀一一( )( ) ( )( )得四 一 ( )得三 ( )( )十二( )( )得六 三三( )( ) 二四( )( ) 四四( ) ( ) 2.听口诀写算式三四十二 二三得六 四四十六二四得八 一四得四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三三得九 一二得二3.计算,说出用的什么口诀? 3×4 2×3 1×1 4×4 2×4 3×4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课后作业 黄冈小状元第35页 必做项: 选做项: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 4 +4 ( ) +4 ( ) +4 ( ) 1×1=1 一一得一 1×2=2 一二得二 2×1=2 2×2=4 二二得四 1×3=3 一三得三 3×1=3 2×3=6 二三得六 3×2=6 3×3=9 三三得九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A( ) B( )C( ) D( )
课时教案(一至四年级)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使用者 主备人
课题 练习十一 上课时间 第 周第 节(总 节)
教学目标 人人掌握A 在练习中加深对乘法和加法的联系的认识
部分人掌握B 通过练习使学生有意义地掌握乘法口诀
渗透C 灵活地记忆乘法口诀,探索数学规律
教材分析 重点 有意义地掌握乘法口诀
难点 灵活地记忆乘法口诀,探索数学规律
相关链接 教师用书第 128、129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感悟和批注
练习十一安排了8道练习题,形式丰富多样,目的是组织学生对所学习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练习。 一、复习导入1.背乘法口诀2.对口令二、基础练习第1题让学生在数轴上边画边说乘法口诀,将数、形、乘法口诀精密地结合在一起,既便于学生全面理解和记忆乘法,也调动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又初步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2题旨在训练学生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既巩固乘法的意义,也为今后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下基础。第3题采用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编排的形式呈现,通过对比,进一步巩固乘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根据题目灵活地进行计算。第4题的实物图以“矩形模型”的形式呈现,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第5题是帮小动物过河的游戏练习,用于练习巩固3、4、5的乘法口诀和相关的乘法算式。第6、7题是用3、4、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采用打乱乘法口诀顺序的形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第8题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乘法口诀意义的认识,如“二三得六”,不仅表示2个3是6,还可以表示3个2是6。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九第1——9题
课后作业 黄冈小状元第36页 必做项: 选做项:
板书设计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二三得六 四五二十 三三得九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效果:A( ) B(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