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13 14:4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试卷
七年级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合 计
得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的选
项填入下面表格内,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 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0年、581年 B. 581年、589年 C . 588年、589年 D . 581年、582年
2.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3. 唐朝的建立者是
A.隋文帝杨坚  B.隋炀帝杨广  C.唐高祖李渊  D. 唐太宗李世民
4.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5.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 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 武则天
6.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7. 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8. 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 B.唐太宗时 C.隋炀帝时 D.武则天时
9. 下列句子中,哪句与科举无关
A.“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B.“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C.“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10.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11.对于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12.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3.唐朝时期,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14.雕版印刷只需把要印刷的字反刻在木板上,然后在木板上涂墨、覆纸就可以印刷了。
据目前的研究表明,这一技术大致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5.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生动感人;人们称他为
“诗仙”。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6.继王羲之之后为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王献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询
17.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A.颜真卿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关汉卿
18.小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在甘肃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19.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
A.寇准 B.秦桧 C.阿保机 D.岳飞
20.岳飞抗金的故事发生在
A.北宋时期 B.北宋与西夏并立时期
C.北宋与辽并立时期 D.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21.“苏湖熟,天下足”是南宋时期广为流传的谚语,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全国的主要
粮仓是在
A.洪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洞庭湖流域 D.洪泽湖流域
22.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
A.西域都护府 B.市舶司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
23.宋代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是
A.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24.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形容的是
A.交通业发达 B.旅游业发达 C.旅店业发达 D.商业发达
25.生活在北宋前期东京的李某,热情接待来京赶考的朋友。他请朋友游玩时不可能办到
的是
A.带着朋友去瓦子听唱曲 B.到城里去吃冷饮
C.在酒店用交子付账 D.乘牛车去东京郊外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 唐太宗说:“隋主为君,不恤民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殃及百姓,祸及自身” ——《贞观政要》
(1)唐太宗所说的“隋主”指的是谁?(2分)
(2)为了不重蹈“隋主”“民叛国亡”的覆辙,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其统治?(8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
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
增强了稳定性。 ——《全球通史》
材料二 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
翘关、负重、身材之选。 ——《新唐书》
(1)科举制诞生之前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2分)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
正式诞生于哪个朝代?(2分)
(2)材料二中的“武举”最早出现于哪位皇帝统治时期?(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
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
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
利条件是什么?(提示:可从当时的
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
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8分)
(3)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29. 民族融合和民族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列举一例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
史实(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
权之间?(2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你认为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4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A D D A C C B B A C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C C A D B B B C C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隋炀帝。(2分)
(2)他节用戒奢,减轻百姓的负担;精简机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裁撤了大量的冗员;沿用隋朝的科举制,选用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对贤能之人不论资历,不计亲疏,委以重任。对大臣提出的意见,虚心采纳和改正。(言之有理,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8分)
27.(1)高门权贵;(2分)隋朝。(2分)
(2)武则天(2分)
(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士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6分)
28.(1)寻求佛法(或佛经)(2分)
(2)政治局面: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经济繁荣发展;外交政策:实行宽容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海陆交通发达。(8分)
(3)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4分)
29.(1)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或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分)
(2)澶渊之盟。(2分)辽 ( http: / / www.21cnjy.com )。(2分)和议的签订使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稳定;是一个屈辱的和约,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负担。(两种观点均可,2分)
(3)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言之有理即可,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