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传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节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排球正面双手传球的基本技术,并且能够进行对传练习。了解排球传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对排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产生兴趣。
能力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传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练习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手腕和手指的弹力击球动作和控球能力。
难点是迎球与击球动作的用力顺序,要求连贯和自然,协调用力。
设计思路
教材的选择
学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基本的体育运动技术,使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本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技术、技能和体验到锻炼的乐趣。所以在教材上我选用了排球这一项目,是因为排球项目的娱乐性较强,学生容易产生兴趣,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并掌握基本动作技术。养成运动习惯,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这一理念奠定基础。
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较难掌握,技术动作难度较大。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传球练习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导入语讲述老女排的历史和精神,提高学生对排球的认识以及学习兴趣。
(二)热身活动:
扔沙包在游戏中每小组组长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徒手操:
将熟悉球性阿和徒手操融为一体,既有锻炼效果又节约时间。
基本部分:
教师示范然后学生示范,在对比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提示学生可以从准备姿势、迎球动作、击球动作三个方面考虑,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中,使学生掌握传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二)徒手模仿练习,体验动作,为下一步有球练习打好基础。教师巡回指导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提示易犯错误。
有球练习,自抛自接--连续自传—自抛自传,在这个阶段全体学生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在分组练习中,由那些程度好的同学担任助教讲解员,辅导本组的其他学生,真正锻炼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自制教具来提高学生的传球弧线,简便有效学生练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采用比赛的方法,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效果。
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的方式,跳球加快速跑既锻炼了下肢力量和快速奔跑能力,同时还有熟悉球性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挥团结合作精神,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
结束部分
整理活动,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本课结束。 评 析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既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体育教学实践工作的需要。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新课程中“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精神实质。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