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以“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给我们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它毁灭的经过,让学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想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并了解它的毁灭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增强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他的毁灭经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想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它毁灭的经过,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
演示法 合作探究 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走近辉煌
1、(出示五幅圆明园美景图)欣赏,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圆明园 美丽 辉煌)
师:是的,这就是位于北京西北郊,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确很美,很辉煌。(板书:圆明园 美丽 辉煌)齐读 , 他到底有多美,有多辉煌,同学们一定想大饱眼福吧!来,让我们一齐走进圆明园,请打开课本第 14 课。
二、品赏辉煌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思考:昔日的圆明园是怎样的?(课件出示)
2、小组合作学习,先由组长带领组员阅读课文,而后组员围绕思考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并做记号,最后小组讨论精确答案(老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圆明园是众星拱月的布局(板书:布局)师:让几名学生上台演示这种布局,谁是星星?谁是月亮?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师:用上了连接词(板书:有…… 也有……)
学生继续谈……(板书:有……还有……,不仅有……也有……)
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学生纷纷猜测有 5400 多亩,370 公顷。)
据老师了解它占地面积有 458.9 公顷。相当于一万多个会堂这么大。你想,在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和小园众星拱月般的环绕着圆明园,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辉煌!这么多的景观(课件出示景观的名称:天图画、杏花春馆、上下天光、月地云居、汇芳书院、平湖秋月、别有洞天、曲院风荷、正大光明、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山高水长、映水兰香、西峰秀色、坐石临流、四宜书屋、北远山、蓬莱台、长春仙馆……)学生齐读。师:多吧,浓缩成一个词是—— 学生纷纷抢答(数不胜数 不计其数 应有尽有……)我们刚才读这 20 处都发了这么长的时间,那如果要把它们游玩,一天够吗?肯定不够。试想,这还只算冰山一角, 要游玩整个圆明园,该要多长时间呀!(同学们惊叹)
继续说……
这里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
师:试着猜测一下,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学生七嘴八舌,两千多年吧)来,我们算一算,经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试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奇珍异宝。同学们查过资料都有哪些名人字画,那些奇珍异宝?列举一二。(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十二生肖铜像、乾隆皇帝甲胃、情韵墨花……)看来我们是说不完的,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是——(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 )
师:如此美丽的圆明园,如此壮观的圆明园,又如此辉煌的圆明园,文中又是怎么评价它的呢?
学生读书并圈点相关语句,而后继续交流,老师适时(出示课件: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又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有感情地齐读,读出自豪感)
4、带着满满的自豪感,想象画面齐声朗读(2—4)自然段。三、赞美辉煌
1、口语训练:我是小导游--(让学生想象说话,分享自己的所闻、所想、所感给大家。)(学生自由说)
2、登台分享,师点评,学生点评,并给予鼓励
3、情感升华 (课件出示)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林,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是属于人类的。”此时此刻你心中的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我敬佩他们。我为有这样的圆明园感到骄傲!圆明园,我为你自豪!)
(课件出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又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带着骄傲的情感再次齐读)
四、痛失辉煌
1、(课件出示:——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抢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法国作家雨果。)
师:1860 年 10 月 6 日,曾经辉煌一世的圆明园永远的消失了。它是怎样被毁灭的?
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默读,边读边圈出相关语句。
3、交流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掉;最后一把大火焚烧殆尽。)
(课件出示以上交流的句子)齐读,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心情如何?
我从“凡是”、“统统”两个词中读到了侵略者的贪婪,我恨! 我从“任意”一词中读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我恨!
我更痛恨的他们,为了销毁罪证,还在园内防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师:我们来算一下,三天是多少小时,又是多少分钟。这样算下来总共是 4320
分,试想,烧掉一幅名画只需几秒钟,烧掉一座建筑只需几分钟,那么 4320 分钟这么漫长的时间烧掉的将意味着什么?
圆明园全化为了灰烬,什么也没有了。(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视频)是啊,没有了殿堂,没有了平湖秋月,没有了热闹街市,也没有名人字画,更没有了奇珍异宝,老师边说边擦去黑板上板书的连接词,圆明园就这样彻底毁灭了。(板书: 毁灭)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两遍。文中是怎么评价它的毁灭?
4、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圆明园毁灭的到底是什么?他留给我们的有什么?
是中国乃至世界不可估量的灿烂文化,有叹息、有痛恨、有泪水、有悲愤、更有耻辱。
五、重塑辉煌
1(课件出示歌曲:“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残留的柱,痛苦的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饱含低沉齐读
师:让我们走出这个故事,化悲痛为力量,振作起来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2、辩论会:重建圆明园之我见 (同学们,清朝政府的腐败将一去不复返,现在的中国,在总书记习近平的领导下,各行各业已发展到了世界顶尖水平,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分甲乙两方开辩论会,1、2 组为甲方,3、4 组为乙方)
3、交流
小结:我们是 21 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4、总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 至 4 自然段)。在设计这部分的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并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和课后练习题, 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思考、想象、说话。最后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当同学们对圆明园的壮观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通过充分地读与看,学生完全地领悟到了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之痛,继而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以此达到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的愤怒与憎恨,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 我以“重建圆明园之我见”来开辩论会,告诉学生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 今天,明天,还能做些什么 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让学生齐读我们是 21 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要忘记国耻,要接受锻炼迈开坚定而沉着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前进。
当然,再完美的课堂都会有遗憾,本堂课学生表现不是很积极,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读得不够透彻,再加上年代距离久远,又因为我对学生的课前预习预测过高。总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将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从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入手,发展语言,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