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吸饮料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吸盘紧贴在墙面
2.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
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
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
3.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直径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把它放入瓶中,再用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结果鸡蛋进到瓶子里,这是因为( )
A.鸡蛋受重力作用进入瓶里 B.瓶子可以把鸡蛋吸到瓶里
C.鸡蛋有弹性挤进了瓶里 D.大气压把鸡蛋压进瓶里
4.将少量热水倒入一空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未变形),轻轻摇晃后将热水倒出,立即拧紧瓶盖,然后浇上冷水,可以看到矿泉水瓶变瘪.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在所浇冷水的压力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B.矿泉水瓶热胀冷缩的结果
C.矿泉水瓶内热气将它吸进去了
D.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矿泉水瓶被压瘪
5.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6.如图所示,这是一款新型擦窗机器人,其通过机身底部的真空吸盘或者风机在机身和玻璃之间产生真空部分,从而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在某次工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其匀速直线向下运动过程中,其受摩擦力与重力不平衡
B.擦窗机器人清洁完毕后,会回到起点,此时其不再受摩擦力
C.随着清洁的污垢逐渐变多,其所受玻璃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D.机器人受到的大气压力与玻璃对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的上方是空气
B.换用更细的玻璃管做实验,管中的水银柱高度不会增加
C.将玻璃管逐渐倾斜,在水银未到达管顶前,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D.利用吸管吸饮料不能用于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8.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晴天气压比阴雨天的高,阴雨天A管液面逐渐下降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细,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9.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10.学习了“大气压强”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自制气压计观察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如图甲、乙分别是小枫和小红同学利用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做的“气压计”,其中有一个自制的装置不能达到目的,另一个自制的装置能达到目的、于是将此装置从一楼带到五楼的过程中(每层楼高3m),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下表所示,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高度差(cm) 5 5.3 5.6 5.9 6.2
A.甲装置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温度计的原理
B.乙装置上楼后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大气压变大
C.甲装置中,如果选用更细的玻璃管,会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大致得到结论:每升高1m,大气压降低10Pa
二、填空题
11.著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______;物理学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________Pa;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____.
12.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___________把药液吸取上来的。为了防止医生和病人之间病毒的交叉感染。在重症病房,医生穿上如图所示正压防护头服,防护服内气压_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病房内气压,从而有效防止空气中病毒侵害医护人员的健康。
13.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活塞向上移动_______阀门关闭,水在___________ 的作用下冲开_______阀门,流入圆筒。活塞向下移动时,________阀门关闭,_______ 阀门在液体压强的作用下被冲开,水流到活塞上部。如此反复,水便可从出水管流出。
14.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说明下面事例:
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根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会发现蜡烛很快熄灭并且杯外的水进入了杯子里,说明氧气燃尽后杯内气压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杯外大气压。由于杯外大气压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可知:当杯中的氧气被耗尽时,杯内气压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这根“闲置”管是为了______(填“利用”或“不利用”)大气压强。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Pa。(, )
三、简答题
16.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塑料吸盘压在平板玻璃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在吸盘下的挂钩上挂上重物,吸盘不会掉下来,请你解释原因。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抽出里面的空气,如图乙所示,请你预测发生的现象。
四、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指堵住管口,将管口向下插入水银槽中。移开手指,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管内外的液面高度差为745mm,此时外界压强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充满这个玻璃管;
(3)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
b.将玻璃管换成更粗的玻璃管,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
c.若有少量空气残留在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
(4)如图丙所示,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足够大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将会看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缓慢拉动针筒,当针筒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3)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__;
(4)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图丙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90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500g,烧杯质量为125g,活塞面积为7.5×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值为________。
A.2.2×105Pa B.1.37×105Pa C.1.1×105Pa D.1.07×105Pa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D 7.B 8.B 9.D 10.B
11.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真空 小 12. 大气压 高于
13. A 大气压 B B A 14. 小于 不变 变小 15. 利用 1.3×104
17. 空气 小于 会 变长 不变 变短 下降
18. 偏小 摩擦 重力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