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6 08:28: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3张PPT)
中物理
语文(初中 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培优课堂
部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同步教学
第十四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重点)
2.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重点)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难点)
学习目标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 ,四川大学(川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作者简介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背景链接
丁肇中( ) 瞭望( ) 缅怀( )朱熹( ) 格物致知( ) 诺贝尔( )
儒家( ) 袖手旁观( ) 测量( ) 埋没( ) 不知所措( )
彷徨( )
zhào

zhì
nuò

xiù
liánɡ

cuò
pánɡ huánɡ
liào
miǎn
字词学习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2)
第三部分(13)
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青一代提出希望。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文章脉络
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
2、“格物” 和“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演讲主题—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1】 “格物” 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2】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
自主学习
4、丁教授讲的真正的“格物致知” 是什么?
只能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3、本文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1】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自主学习
作者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证明的?
举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
为什么用这个例子证明?
因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代表性。
举例论证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王阳明 “格”竹子为什么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传习录》在叙述“格竹子”后说:“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所以称之“唯心主义哲学家”
合作探究
讨论:按照现代科学的方法,竹子应当怎样“格”?
作者主张: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
合作探究
阅读6-12自然段,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这一段大意的语句是: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与“格物致知”是什么关系?
“实验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合作探究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合作探究
阅读最后一段
1、丁肇中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2、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2】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合作探究
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这篇演讲词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在具体分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明代大理学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者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科研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理论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不仅如此,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合作探究
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道理论证:
如:开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从理论上阐述了“格物致知”的含义。
对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的论述,从科学进展的历史角度,阐述精辟见解,从正面论述实验对于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写法探究
所举例子 阐述道理 作用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的,头痛失败。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正面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
中国学生偏向
……而不愿动手
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反面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使论证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具说服力。
作者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对……
反面
举例论证: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论(阐明道理)
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培养实验精神
贡献人类社会
结构梳理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主旨概括
通过动手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和做实验的方法,尝试解决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