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粗细结合,依体而读: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阅读专题1:粗细结合,依体而读: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14: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粗细结合,依体而读: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专题解释】
本专题要求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一书,掌握学术类著作的阅读方法,形成学术类著作的阅读经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学术著作,全书约六万五千字,分十四篇,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礼法这三个层面展开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分析研讨。
【预习任务】
1.了解费孝通先生的生平和职业成就。
2.阅读《重刊序言》,指出《乡土中国》的写作目的。
3.阅读《后记》,简述社会学的历史和学科特点。
【学习任务】
任务一 前后勾连,比较文体异同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教育的使命之一是帮助学生找到一本真正属于自己的书,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又是自我教育的开始,还是对自我良心的自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样一本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书——《乡土中国》。
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之前所读文学类著作(如《呼兰河传》《平凡的世界》)与《乡土中国》的差异。
前者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叙述,后者重在生活现象的提炼概念以及概念的演绎阐释。前者偏于感性,后者偏于理性。
任务二 明确概念,了解价值意义
1.“学术著作”的概念定义。
学术著作是作者根据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在理论上有创新见解,或在实践中有新的发明,或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价值。本通知所指学术著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型著作,通俗理论读物、科普读物等不在其列。(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
2.阅读学术著作的价值与意义。
先请学生阐发自己对于阅读学术著作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再出示如下三则论断: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能不断进步就是因为我们能突破局限,去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阅读学术著作,于个人而言有助于我们理性精神的培养,于民族而言,则有助于我们国家的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精神强健。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林忠港《学术初阶》:学术论著代表人类最高的理性精神,它对人的思维发展、思想成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任务三 循序渐进,学会粗细结合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畅谈学术类书籍整本书“五步阅读法”:
(1)跳读,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粗读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逐字逐句,借助批注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5)走读,在生活实践中审视反思书中观点。
任务四 粗读序言,了解内容特色
以房子作比,序言就是窗户;以人作比,序言就是眼睛。读懂序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1.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一书的目的是什么?
“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界定“乡土社会”这一概念吗?
书中的“乡土社会”是指中国进入工业文明之前的农村基层社会,是一个普遍性概念,没有特定的时空指称。
3.《乡土中国》与作者的另外两部著作《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相比特色何在?
《江村经济》《禄村农田》是对具体社区作微观解剖;而《乡土中国》则着重从宏观视角分析中国基层社会的社会结构、人际交往、权力类型以及发展变迁。
任务五 粗读后记,感受学术精神
1.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
先请学生复述《〈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教评”》(以下简称《学教评》)里对费孝通先生的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学术成就:费孝通先生是我国社会学奠基者,他的《江村经济》《乡土中国》曾被许多西方大学列为社会学必读书籍。直至今日,社会学的研究生考试还经常将这些书上的概念术语作为高频考点。
(2)社会贡献:费孝通先生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为我国的民主政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改革开放后,经他指导的苏南地区创造了经济奇迹。
(3)文化贡献:费孝通先生晚年时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文化原则与西方的文化冲突论两相对立,为全球文化融合贡献了全新的东方智慧。
2.《后记》中对瑶山调查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1)对于社会学而言,田野调查极为重要,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第一手的研究材料,但田野调查又是极其艰辛的,有时还非常危险。
(2)费孝通先生叙述这件往事时,态度严谨客观,没有刻意渲染,又能表明自己对逝者的悲痛以及对前妻学术贡献的尊重。
(3)作为一流学者,费孝通先生身上既有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又有谦和稳重的治学态度。
3.根据你对《后记》的理解,你认为费孝通先生会认同以下哪一条有关“社会学”的定义?
(1)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2)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陆学艺《社会学》)
(3)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任务六 联系现实,理解文化传统
就社会形态来看,七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民族性格而言,我们又沿袭了乡土中国时代的文化基因。唯有充分了解自我,才能做到文化自觉;唯有对这个民族有更深的了解,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之大业。希望大家跟着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起好好打量一番我们所深爱的中华民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