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
情景导学
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一家庭在不同时期拥有的高档物品
年代(20世纪)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物 品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 洗衣机、冰箱、影碟机、彩电等 空调、电脑、手机、摩托车等
从上述表格的描述可反映出我国人民群众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在不断提高,而这变化都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究竟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为什么说它是历史转折?让我们一起从本课内容中找出答案。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阅读【十一届三中全会】,思考下列问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作出了哪些伟大的决策?为什么说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知识衔接】 中共“X大”与“X届X中全会”的区别
中共“X大”全称中国共产党第X次全国代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是全国代表开的会议。如“中共十三大”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人员是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种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选出中央委员会(称为一届) 。
“X届X中全会”是党中央选出的中央委员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的中央委员会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中央的全体委员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是党的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全体委员。
两者的区别:一个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个是党的中央全会;一个出席人员是党的全国代表,一个出席人员是党的中央委员。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有什么关系?
4、阅读【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一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什么意义?
自主测评
1、决定右图中这一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 )
的重心转移到
A.发展农业方面 B.发展重工业方面
C.经济建设方面 D.拨乱反正
3、1982年颁布的第四部宪法及此后颁布和实施的法律反映了 ( )
①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③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民的共识④我国逐渐向依法制国的道路迈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以下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
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开始进行
C.平反后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D.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学有所思
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会议。在自读了与其相关的内容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请将你自读中的问题写在下一栏。
问题
互动探究
★ 小组讨论
1、将自学的收获和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①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②认真听小组其他同学的发言,看看有什么异同点。③讨论中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出现的新问题。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材料三:遵义会议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比较材料一、二所对应的会议有何异同处?对我们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三所对应的会议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归纳总结它们有何相同处?(至少两方面)
班级展示
1、展示交流
(1)针对上面共同讨论的问题,在全班进行展示。展示的同时,能否把你学过的有关中共的会议进行归类比较,试试吧!
(2)全班再共同研究下面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进程如何?从中得到哪些认识或启示?
2、提新问题
通过对同一类历史问题的分析、比较其异同点,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相关的知识。请再针对本课问容提一个问题,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
归纳总结
自学小结
学习需要不断地巩固,构建知识结构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请在下面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误区警示
弄清中共不同的代表大会的区别;对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法制民主建设的成就,将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相混淆。同时不要忘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反分裂国家法》。
深化拓展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
2.《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 周恩来
C.毛泽东、江泽民 D.邓小平、江泽民
3.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种中全会
D.中共八大
4.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转折性会议②都纠正了左倾错误③说明中共有能力纠正自身错误④工作重心转移的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收入 与上年相比
1967年 419.4亿元 -25%
1968年 361.3亿元 -13.9%
材料二:下表为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简表。
项目 全国总产量 居世界位次 比1949年增加
钢铁 8000万吨 3 505倍
粮食 4.42亿吨 1 3.3倍
材料三:下表为国家统计局《人民生活水平步步高》2001-07-04。
项目 1952年 1978年 2000年
全国人均储蓄余额 1.5元 21.9 元 5082.2元
全国人均消费金额 76元 184元 3415元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如果让你来论证“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这一论点,你觉得哪个材料最有说服力?
(3)如果以材料三为论据,主要能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4)请你分析出现材料二、材料三中成绩的主要原因。
7.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民主与法制。而民主与法制的确立总是经历了由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试举一例说明。
(2)请举一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政治所进行的探索和抗争.
(3)中国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什么? 说明改革开放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
(4)从中国近现代追求民主法制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背景:--------------------奠定了思想基础
时间: 1978年12月
思想:------------
内容 政治:------------
组织:------------
意义:是---------------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文革后,人们更加认识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背景 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全国人大加紧了全面的立法工作。
(1)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措施 (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一系列法律。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
影响 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国逐渐向-----------的道路迈进。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