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怀念母亲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4 21: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怀念母亲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2009年7月11日上午8时50分左右,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这位“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的老人最终在医院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资料1:
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有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永久的梅》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
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
母亲频来入梦。我的国母亲,我是第
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
母亲也频来入梦。● ● ● ●● ● ● ●
资料2:
到了中秋节——农民阻力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永久的梅》资料3:
有一次我回家听 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心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永久的梅》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到了德国,来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 游子对祖国的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异国他乡想到故国的一切,有时想的—— 作者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简直不能忍耐。
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
资料4: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寻梦》《寻梦》开头一段: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寻梦》结尾一段: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资料5:
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持续了六年,现在终于闭幕了。我在惊魄甫定之余顿时想到了祖国,想到了家庭,我离开祖国已经十年了,我在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几经交涉,美国占领军当局答应用吉普车送我们到瑞士去。我辞别德国师友时,心里十分痛苦,特别是西克教授,我看到这位耄耄老人面色凄楚,双手发颤。我们都知道,这是最后一面了。我连头也不敢会,艳丽流满了热泪。我的女房东对我放声大哭。他儿子在外地,丈夫已死。我这一走,房子里空空洞洞,只剩下她一个人。几年来她实际上是同我相依为命,而近以后,日子可怎样过呀!离开她时,我也是头也没有敢回,含泪登上美国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信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