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要求 重难点
1.了解亚非拉人民的抗争。 2.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的角度了解亚非拉独立运动的概况,增强时空观念。 2.理解亚非拉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增强历史解释的能力。 3.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家园情怀。 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独立运动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历史原因: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因素: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因素: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部条件: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控制;美国的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主要内容
拉开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
发展:1822年巴西独立;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基本实现立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
遗留问题
政治:一方面是各国最终都确立了共和国(除巴西),但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一方面是英美加紧对拉丁美洲的政治渗透和经济侵略,如美国实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
经济:大地主土地制度,种植园经济,结构单一,经济落后,停滞不前
努力
民主革命
巴西: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时间:1910年
成果: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亚洲的觉醒
背景
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主要内容
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背景: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概况: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工人的政治总罢工。
影响: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的立宪革命
时间:1905~1911年
概况: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结果:失败(原因: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
意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国的辛亥革命
结果: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影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非洲的抗争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
主要内容
埃及
背景: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结果: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后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大起义
时间:1881年
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埃塞俄比亚
背景: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结果: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特点:以武力斗争为主要形式;前期是局部的、零星的,后期遍布整个非洲大陆;范围广、时间长、组织性强
意义: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重难点突破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背景
经济:本国经济的发展
政治:西方殖民统治者与本国反动势力的压迫与剥削;本国民主力量的壮大
思想:思想的解放,民族民主意义的觉醒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性质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开辟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新道;亚非拉国家作为一支反帝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为世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基础
课时训练
1.1823年,美国在“门罗宣言”中提出,美国要尽量避免与欧洲国家的冲突,同时也要避免卷入欧洲国家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坚决实行“不干涉原则”,并力求建立“美洲体系”,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说明美国这一时期的对外政策( )
A.实现了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控制
B.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双重性
C.阻断了美洲和世界的经济交流
D.意在支持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解析 据材料“坚决实行‘不干涉原则’,并力求建立‘美洲体系’”,可知当时美国的外交政策为门罗主义,即尽量避免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在美洲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故选B项;1823年才提出门罗主义,其作用还未生效,排除A项;材料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属于政治范围,而当时美国南方的棉花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原料,排除C项;美国意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对拉美地区经济控制,排除D项。
答案 B
2.图1、图2所示的历史人物在1804年有一场历史性相会,其中一人因用军事和法律等手段有力捍卫了大革命成果,在巴黎戴上了皇冠;在一旁观礼的另一人因受到强烈震撼,逐渐坚定了抛弃家产、为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决心。这两位历史人物( )
A.都主张废除奴隶贸易
B.都传播了近代民族民主思想
C.都坚定反对殖民主义
D.都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通过击退反法联盟的干涉使法国大革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玻利瓦尔则领导了拉美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故选B项;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才逐渐废除奴隶贸易,排除A项;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玻利瓦尔建立的是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非帝国,排除D项。
答案 B
3.(2022·襄阳期末)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列宁把这次革命风暴称为“亚洲觉醒”,这是因为( )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社会主义国家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C.革命后各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解析 据材料“20世纪初兴起的亚洲革命风暴,是继19世纪初拉丁美洲革命风暴之后的全世界历史新阶段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是第三世界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辛亥革命、伊朗的立宪运动等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故选D项;19世纪上半叶无产阶级就登上了政治舞台,排除A项;20世纪初世界上没有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革命后并未实现民族独立,如中国,排除C项。
答案 D
4.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发生于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印度独立
C.伊朗立宪革命 D.苏丹大起义
解析 据材料“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朗资产阶级进行了立宪革命,属于亚洲觉醒的一部分,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起义,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印度独立属于资产阶级性质,而且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1880年的苏丹大起义属于反殖民起义,并不属于新的阶段,排除D项。
答案 C
5.1881年,面对苏丹马赫迪起义的强大力量,英国殖民当局提出由马赫迪担任北苏丹国王。马赫迪予以驳斥:“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这说明( )
A.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
B.马赫迪追求君主立宪
C.资产阶级主导民族抗争
D.英国殖民统治的瓦解
解析 据材料“我除了需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外,不需要国王的封号”可知,面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利诱,马赫迪严词拒绝,强调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说明苏丹民族意识有所觉醒,故选A项;B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苏丹马赫迪出生于造船工人家庭,借助伊斯兰教起义,排除C项;苏丹马赫迪起义最终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瓦解”说法错误,排除D项。
答案 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不断抗争。其中,埃及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突出事件。这些事件( )
A.矛头直指封建势力
B.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
C.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D.形式上暴力与非暴力并存
解析 据材料可知,埃及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唤起人民的民族意识;苏丹领导人自称“马赫迪”(伊斯兰教的救世主),号召人民起来斗争;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即采取不同的方式动员民众,故选B项;矛头直指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排除A项;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胜利,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排除C项;形式上都是暴力斗争,排除D项。
答案 B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1862年,米特雷担任阿根廷总统后,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与动乱,掀起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高潮。统一后的阿根廷联邦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而后在1870—1914年,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该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富裕和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该时期被誉为该国现代化进程的“美好时代”。
——摘编自董国辉《初级产品出口与阿根廷的早期现代化——拉美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的反思》
材料二 1880至1912年的阿根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被誉为“世界粮仓和肉库”,但经济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对外依附性问题尤为突出,其增长进程多次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打断,造成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下降。阿根廷在金融领域深受英国资本的掌控,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被称为“不列颠帝国的第五自治领”。它盛行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国内贫富差距,严重阻碍了农业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总之,快速发展的阿根廷仍隐藏着诸多问题,使该国早期现代化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
——摘编自孙俊杰《论阿根廷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述阿根廷“美好时代”出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阿根廷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因素。
解析 (1)由材料一“阿根廷正式宣布独立”“米特雷担任阿根廷总统后,结束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与动乱”可得,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由材料一“阿根廷联邦政府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可得,政府引导与支持;由材料一“阿根廷借助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快速增长”可得,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由材料一“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初步转变”可得,社会转型的初步实现。
(2)由材料二“经济发展的对外依附性问题尤为突出”可得,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由材料二“其增长进程多次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打断,造成了该国经济发展的停滞或下降”可得,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由材料二“阿根廷在金融领域深受英国资本的掌控,几乎成了英国的商业殖民地”再结合所学拉美独立运动和英国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可得,英国采用新殖民方式,利用资本掌控金融领域;由材料二“它盛行的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加剧了国内贫富差距,严重阻碍了农业及民族经济的发展”可得,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加剧国内矛盾;由材料二“经济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出口部门的发展”可得,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所学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及其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可得,阿根廷独立后民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缺乏后劲。
答案 (1)条件: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府引导与支持;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社会转型的初步实现。
(2)基本因素: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强;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英国采用新殖民方式,利用资本掌控金融领域;大庄园制度和前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加剧国内矛盾;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民族经济实力较弱,发展缺乏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