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被动运输(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4.1被动运输(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6 19: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课前检测
1.内质网的功能
2.高尔基体的功能
3.溶酶体的功能
4.液泡的功能
5.核仁、核孔的功能
6.对细胞核功能的全面阐述
第1节 被动运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阐明被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重点)
3.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点)
4.转运蛋白的种类和作用(难点)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清水
半透膜
半透膜
课本P62
“选择透过膜”
【问题探讨】
Na+
葡萄糖
Na+
葡萄糖


蔗糖
蛋白质
半透膜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分子(水/离子/葡萄糖)物质通过,而较大分子(蔗糖)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多孔性膜。如:玻璃纸。
在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外密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
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
课本P62
【问题探讨】
课本P62
【问题探讨】
思考下列问题: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蔗糖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单位体积中的水分子数)比烧杯中的水的含量低,因此,烧杯中的水扩散到漏斗中的速度相对更快,导致漏斗中水量增加,液面上升。
如果漏斗管足够长,管内的液面会无限升高吗?为什么?
不会,当管内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将加快漏斗中水分向外扩散的速度,最终达到平衡,液面将不再上升。
课本P62
【问题探讨】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不会。因为纱布不是半透膜,孔隙很大,可溶于水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包括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都能通过。
单位时间透过玻璃纸进出水分子量相同,故漏斗管液面不变
条件一 :半透膜
条件二:浓度差
课本P62
【问题探讨】
1.渗透作用概念:
2.渗透作用发生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3.渗透作用结果:
溶液浓度低
溶液浓度高
含水量高
含水量低
4.渗透作用中水的运输方向
半透膜
水(溶剂)
蔗糖(溶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直到水分子进出速率达到动态平衡。
从溶质的角度分析: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从水分子自身的角度分析:
高含量一侧→低含量一侧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
类比推理
如果将装置中的漏斗换成细胞还会不会吸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0.9%NaCl
红细胞
清水
9%NaCl
外界溶液:
在以上各种外界溶液中会发生什么?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处动态平衡。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质
清水
细胞膜
不能。
2.红细胞的细胞膜是不是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
课本P63【思考与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红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
所有的动物细胞都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不一定!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6.想一想,临床上输液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0.9%NaCl溶液,生理盐水的浓度和血浆浓度基本一致,血细胞不会因为过度吸水或者失水而出现形态结构异常。
总结:水进出其他动物细胞的原理与进出红细胞的原理一样,都是渗透作用。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在青菜上放一些盐,一会儿后就可看到水分渗出。
2、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3、放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会儿后,又恢复新鲜。
生活现象:
植物细胞会出现渗透失水和吸水的情况吗?
成熟的植物细胞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液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原生质层
3、水分子进出细胞主要指的是水分子通过________进出______
细胞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
液泡
全透性、伸缩性小
半透性、伸缩性大
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滴加0.3 g/L
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将植物细胞放置于一浓度较高的溶液(0.3 g/L蔗糖溶液)中,会有怎样的变化?
H2O少
H2O多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滴加清水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膜
原生质层
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置于清水(浓度较比细胞液低)中,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和细胞壁再次紧贴。
H2O多
H2O少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滴加蔗糖溶液
滴加清水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归纳小结:
1、对于成熟植物细胞来说,__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其伸缩性_______
2、细胞壁是__________,溶于水的物质都可以通过细胞壁,而且细胞壁的伸缩性________
3、当外界溶液浓度大时,细胞渗透失水,原生质层缩小程度较细胞壁缩小程度____,发生________现象。
4、将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低浓度溶液中,液泡吸水,原生质层恢复原状,即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生质层

全透的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失水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更大,故原生质层会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外因:
内因: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的浓度,
细胞渗透吸水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吸水,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
①具有大液泡;②具有细胞壁;③活细胞。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小结:
1.水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
2.植物细胞的半透膜: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渗透作用
原生质层
第1节 被动运输
第二课时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像水分子这样,物质以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被称为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一)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1)概念:
(2)实例:
O2、CO2、
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资
(3)特点:
①顺浓度梯度运输
②不需要转运蛋白
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二)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1)概念:
(2)实例:
(3)特征:
①顺浓度梯度运输
②需要转运蛋白
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
*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红细胞;
2.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
3. K+ 通过离子通道蛋白排出神经细胞;
Na+ 通过离子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
(三)转运蛋白
课本P66 图4-4
定义: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
类型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不发生构象的改变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被动运输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转运蛋白
协助扩散
(三)转运蛋白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转运特点 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自身构象
是否与转运的分子结合
是否有特异性
实例
改变
不改变
结合
不结合
具有
具有
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进入红细胞
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三)转运蛋白
二、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影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直接因素可能有哪些?
1.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梯度
2.膜上的转运蛋白数量对协助扩散的速率有直接影响
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浓度差(Mmol/L) 5 10 15 20 25 30
运输速度 (离子/秒) 2.4 4.7 7.3 9.5 12.2 14.4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_关系,自由扩散过程只受_______影响。
正比
浓度差
三、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

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_关系,超过一定的浓度后,协助扩散中物质运输速率受________限制。
正比
蛋白质
浓度差 (Mmol/L) 1.5 3 4.5 6 7.5 9
速率 (离子/秒) 8 15 24 30 31 31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探究实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生活现象
①将有些萎蔫的菜叶浸泡在清水中,不久,菜叶就会变得硬挺。
②将白菜剁碎做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稍过一会儿就可见到有水分渗出。③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这些现象都说明,植物细胞也会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吸水或失水同样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关。
水分进出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吗?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3次观察,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引流法)
(引流法)
实验设计与实施
方法步骤
实验结果
外界溶液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的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逐渐变小 原生质层逐渐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变大, 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基本不变
注意:观察质壁分离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因长时间处于失水状态而死亡,影响对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观察。
实验结论
表达与交流
1.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2.植物细胞也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
探究实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注意事项
知识延伸
(1)活细胞,有细胞壁;
(2)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
(3)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最好细胞液中含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的液泡是紫色的,而内表皮细胞的液泡接近无色。
(4)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物质:尿素、KNO3、NaCl、甘油(它们必须是细胞需要的物质)
知识延伸
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 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实例: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一、概念检测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判断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2)水分子进入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x)
(3)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是一样的。(x)
2.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D)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3.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B)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璧分离复原
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细胞液中物质的浓度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现提供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请设计实验,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相当于多少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2.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吗 请你提出假设,并设计检验该假设的实验方案。
二、拓展应用
提示:可以配制出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记录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以及刚好尚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据此推算出细胞液溶质浓度应介于这两个浓度之间。
假设: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设计实验提示:可以借用本节问题探讨中的渗透装置进行实验。将该渗透装置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漏斗管液面上升速度的快慢,判定温度是否影响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实验中要注意排除各种无关变量的干扰,如置于不同温度中的漏斗内的蔗糖溶液的量和浓度必须相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拓展: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应用
(1)判断细胞的死活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5)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6)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
成熟植物细胞+不同种类溶液→质壁分离→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如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溶质能通过半透膜的溶液
(如KNO3、尿素、甘油、乙二醇等溶液)
载体蛋白:
葡萄糖协助扩散进入细胞过程
转运蛋白
通道蛋白:
K+通道关闭
K+通道开启
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水分子
水通道蛋白
气管、支气管不断分支,最终形成肺泡
O2在肺泡中与血液的交换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