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下4.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要使学生能够区分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并不容易,需要在教学中提供丰富的包含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事物的图片,并调动学生的思推,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为了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学生还需要到现实生活中做调查,调查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哪些事物属于自然世界,哪些事物属于人工世界。为此,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分类,即将周围世界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两类。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包含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事物的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周围世界存在哪些物体和现象?它们有哪些特点?它们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如果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它们有什么作用?第二个环节是观察,即进行实际调查,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例如校园,观察哪些事物属于自然世界,哪些事物属于人工世界,并且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通过实际调查和进一步交流,可以让学生在辨别、区分中形成科学概念,加深对人工产品的认识。第三个环节是思考,分析在自然世界中为什么出现人工世界。旨在使学生体会人们为了改善、方便生活,利用自然世界的资源进行发明创造,因此,人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世界,人工产品的创造发明不能破坏大自然,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拓展与应用的调查活动是调查某个物品的制造流程,可让学生在课外进行。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说出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比较、分类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索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类及实地考察活动,提升比较与分类的思维能力。责任态度表现出对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能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重点 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说出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
难点 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类及实地考察活动,提升比较与分类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图片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不同?2、还有哪些景物是自然形成的的?哪些景物是人工造成的? 树木、湖水、山、云等,是自然存在。凉亭、石桥的是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石头、泥土等自然形成;房屋、衣服等人工造成 初步知道景和物可以分成两大类,人工的和自然的。
讲授新课 一、认识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1、世界是由景和物构成的。根据景和物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将世界分成哪两大类?2、讲解(1)植物、动物、天空、大地等是自然形成的,它们构成了自然世界。(2)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房屋、超市等是由人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3、辨别下列的景和物,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4、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有什么区别?二、观察周围环境1、到操场观察,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2、观察要求①听从指挥,有序出入教室,不拥挤,按照统一路线进行观察。②文字和图画的方式简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③低声交流、不喧哗。3、观察记录4、观察交流 你观察到了哪些属于自然世界?哪些属于人工世界?三、总结与提升1、想一想,在自然世界中为什么会出现人工世界?2、教师寄语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快捷、舒适,利用自自然界的资源,发明创造人工世界的各种事物,因此人工世界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世界,人工产品的使用不能破坏大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如果人工产品的使用破坏了大自然,人类就不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来建造人工世界了。四、作业布置陶器,是用粘土制作而成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陶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明确: 调查我们周围更多物品,它们是怎么制作而成的? 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蓝天、白云、太阳属于自然世界;衣服、书、假山、工具属于人工世界。自然世界:自然形成人工世界:经过设计制造听取观察任务整理观察记录组内交流,班级汇总自然世界为人工世界提供原材料,人工世界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快捷。观察教材制作流程回答 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知道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的本质区别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类及实地考察活动,提升比较与分类的思维能力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总结与提升课堂知识通过调查人工作品的制作流程,进一步理解人工作品与自然作品的不同
课堂练习 连一连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体会到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