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17: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而我的乡思落脚点却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①____________________。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暗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所有的村落安然眠睡,高枕无忧。
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声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一盏又一盏灯火醒来了,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醒来了。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热烈地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的村落齐刷刷地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近得只要有一盏有意无意亮起的灯火,整个乡村便都在注目;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百折千回,才能完结一段心事,收获一次喜悦。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一幕幕播种和传颂乡情的美丽记忆。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对偶、借代、排比
B.对偶、借代、夸张
C.拟人、比喻、夸张
D.拟人、比喻、排比
10.文中加粗的句子可以改写为:“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另一村落,一盏再一盏,全亮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坚持全面动员农民的积极性与有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相结合。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一个__________、不断养成的过程,对待乡村文化振兴,我们既要保持__________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也不可__________、一味追求快。工作中,要坚持规划先行,时间服从质量,__________、久久为功。坚持党政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 ),让农民“热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浓厚氛围。要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调动亿万农民最大限度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1.下列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潜移默化 不失时机 一哄而上 亦步亦趋
B.耳濡目染 时不我待 一呼百应 稳扎稳打
C.潜移默化 时不我待 一哄而上 稳扎稳打
D.耳濡目染 不失时机 一呼百应 亦步亦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村文化振兴靠的是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两方
B.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C.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D.不仅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更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要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亿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B.要切忌不简单代替农民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亿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
C.要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最大限度调动亿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
D.要切忌不简单代替农民选择,调动亿万农民最大限度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使科技伦理监管的真空地带越来越多。②一些案例表明,体制内监管的不完备和体制外监管的缺失,③很可能会导致科技伦理领域的“灰犀牛”事件或“黑天鹅”事件。④因此,有必要构建体系严整的科技伦理监管制度,⑤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强化监管机构的横向联系,不断扩大监管覆盖面;⑥完成伦理规制和监管程序,使监管过程有理有据、有机衔接。⑦应改进科技伦理监管制度,实现对新技术从产业应用到基础研发的全过程监管,⑧实现对科研工作者伦理问题的终身追责,⑨有效防止违反科技伦理的事件不再发生。
5.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研究,某小组发现:文学活动是由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四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这四个要素并不是随意排列的,它们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他们把这一研究成果绘制成如下框架图。请阅读此图,从“读者”的角度阐释文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6.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
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回复我!学生××
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
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址发给我。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理解!学生××
7.把下面一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如今春节的礼俗文化在延续中也有许多新的改变。由于无神论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灶火的地位已没有传统社会那么重要,传统的祭灶习俗正趋于消失。除夕守岁也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差别,现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会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很多中国家庭在春节期间还会选择外出旅游。其实,不管传统礼俗如何变化,讲孝道、重团圆、倡和睦的春节文化精神不能丢。新时代更要有新的文明风尚,更应倡导过一个廉洁文明、团圆祥和、风清气正的春节。
8.当前,乡村文化还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例如:农村少数村民在农闲时参与赌博活动:少数村民搞迷信活动,“认为可以不用去医院治病,有上天保佑就好”。针对这些情况,请你谈谈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看法。
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1.D 此语段中没有运用夸张、借代的手法。
2.答案 原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点到面,富有动态感,生动形象,更能充分表达作者看到故乡灯火次第亮起来时的喜悦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解析 首先分析原句的手法及表达效果,再分析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亮了”一词反复出现,充满动态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乡村人家次第醒来的场景。
3.答案①而是无数点乡村的灯火 ②却又好像很远
解析 ①处,根据上文“不是河湾、小树和苍苔”和下文“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推知,应填“而是无数点乡村的灯火”;②处,根据上文“村落与村落似乎很近”和下文“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百折千回”推知,应填“却又好像很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1.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根据语境,应选“潜移默化”。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不失时机: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根据后文语境“紧迫感”,应选“时不我待”。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比喻做事没有计划、没有组织,大家乱糟糟地马上开始行动:一呼百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根据后文语境“一味追求快”,应选“一哄而上”。稳扎稳打:稳当而有把握地打仗(或做事);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后文语境是“坚持规划先行”,说明是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应选“稳扎稳打”。故选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能力。A、D两项与下文衔接不当。C项,在“既……又……”的句式中,两者的程度是相当的、平行的,而在“不仅……更……”的句式中后者的程度更强烈,是被特意强调的,下文是对“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阐释,选用B项更恰当。
3.A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切忌不”否定不当,“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顺序有误。C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获得感、参与感、幸福感”都存在语序错误。D项,“切忌不”否定不当,状语“最大限度”位置有误。
4.答案 ①句,删掉“使”;⑥句,“完成”改为“完善”;⑦句“从产业应用到基础研发”改为“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应用”;⑨句,将“不再”删掉。
解析 ①“随着……使”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为突出“科技伦理监管”,应删掉“使”。⑥“完成伦理规制和监管程序”搭配不当。⑦“产业应用”和“基础研发”的语序不当。⑨“防止……不再发生”表达的语意与实际意图相反,应删掉“不再”
5.答案 读者通过解读作品,对作者和世界产生认知、思考,读者对作者与世界的认知、思考,又能进一步推动对作品的深入解读。
解析 题目要求从“读者”的角度阐释文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先关注箭头指向,明确关系。读图可知关系为“读者”→“作品”→“作者”“世界”→“作品”。“读者”指向“作品”的箭头上有“解读”二字;“作品”指向“作者”“世界”的箭头上都有“认知、思考”。考虑字数限制,二者可以合并;对“作者”与“世界”的“认知”与“思考”又指向解读“作品”,关系为“推动”。综合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6.A B.用词不当,“可能”说明有可能不“唐突”,“务必”带有命令的语气:此外,“张教授”后应加“您好”等问候语。C.“张教授”后应加“您好”等问候语;另外,短信结尾处应署名。D.“让”“尽快”“虽然……但……”等用语语气强硬,不够礼貌。
7.答案 春节礼俗文化有许多改变;春节文化精神不能丢;应倡导廉洁文明、团圆祥和、风清气正的新风尚。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段共5句话。第1句主要说“春节的礼俗文化在延续中也有许多新的改变”;第2、3句是对第1句的具体解释;第4句重点是“讲孝道、重团圆、倡和睦的春节文化精神不能丢”;第5句是在第4句的基础上提出的建议。据此整理出答案。
8.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谈:
(1)改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下大力气抓群众文化活动,大力丰富节日文化,有序组织县剧团、艺术团常年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组织文艺演唱队、送书下乡队、电影放映队等,带动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3)加快推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组织农民开展体育活动。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