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检测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检测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6 22:4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有学者指出宋代对于教化的认识已经从“上所施,下所效”转变至“以道业诲人”的精神层面。下列措施有助于推动宋代教化发展的是( )
A.推广《家礼》和《小学》 B.宣讲《圣谕广训》
C.实行主客户制 D.推行十家牌法
2.宋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使得宋代的法制建设获得了空前发展。开创长官躬亲断狱听讼之先河,并明悉其在起诉中应受理和不应受理责任,特殊情况允许百姓白纸起诉。这反映了宋代( )
A.法制建设渗透民本主义色彩
B.冗官问题严重造成官员间竞争
C.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D.司法审判程序具有很大随意性
3.西汉时期,法律严格规定田宅的买卖。《二年律令》记载:“欲益买宅,不比(相连)其宅者,不许。为吏及宦皇帝,得买舍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汉正式确立土地私有
B.西汉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C.西汉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西汉法律体现等级差异
4.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诏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免戴刑具)”。这说明当时( )
A.律令儒家化影响刑罚判决 B.优待弱势群体的传统显现
C.政府重视社会层面的救济 D.休养生息政策使刑罚减轻
5.《汉书》有“《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主张凡是违背了“三纲五常”准则的,一律要按照《春秋》经义予以严惩。汉宣帝时期,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春秋决狱”( )
A.渗透了外儒内法的理念
B.造成了法律与伦理的冲突
C.呈现出法律儒家化特征
D.蕴含着一定的理性化色彩
6.《唐律疏议》规定:“(私藏)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两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若化外人来为间谍,或传书信与化内人,并受化外书信,知情容止(包庇)者,并绞。”材料说明唐律的特点是( )
A.轻罪重罚 B.重视国家安全
C.体系完备 D.防范对外交往
7.《荀子·礼论》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的主张( )
A.体现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B.成为礼法并施的重要依据
C.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暗示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8.《大明律》规定:“凡对制及奏事上书,诈不以实者,杖一百,徒三年。非密而妄言有密者,加一等。若奉制推按问事,报上不以实者,杖八十、徒二年。”这一规定说明,明代( )
A.强化社会舆论导向控制 B.刑罚具有因人而异差异
C.重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D.政府注重行政效率提升
9.自郑国子产“铸刑书”,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成文法的修订。下列古代法律的修订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永徽律》 ②《问刑条例》 ③《天圣令》 ④《九章律》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0.北魏确立“存留养亲”条款:“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 B.纲常观念决定法律判决
C.地方官员随意解释法律 D.保留大量少数民族残余
11.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表现。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由此可见( )
A.乡约已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 B.乡约所讲内容发生了变化
C.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 D.乡约利用理学规范邻里关系
12.汉代法律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相互隐瞒犯罪不受法律制裁,后来进一步细定,但凡遇谋反、谋大逆等直接危害统治的重大犯罪时,该原则不再适用。这说明汉代( )
A.司法过程有随意性 B.儒家主流思想融入法律
C.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D.严刑峻法成为基本特征
13.“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由董仲舒首倡并得到汉武帝肯定,是指在具体的案件审理过程中,用儒家经典(尤以《春秋》为多)中的内容作为断案判案的理论依据。这体现了( )
A.儒学成为判定是非公道的唯一标准 B.西汉法律的儒家化
C.西汉时期的经学理论得到广泛推广 D.法家思想受到重用
14.清初沿袭武举制,朝廷针对在学武生作出如下规定:除习骑射外,教以“武经七书”、《百将传》、《孝经》及“四书”等。各省的府、州、县、卫裁撤武学处,武生由儒学教官兼管。据此可知,清代武生教育( )
A.提升了八旗军队的作战能力 B.纳入了儒学体系的范畴
C.践行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规范了科举制度的运行
15.我国古代有许多朝代禁止宰杀耕牛。西汉初年,政府明令禁止杀牛,重惩盗牛。《唐律疏议》将屠牛行为分为“故杀”“误杀”“盗杀”,根据情节的不同,处罚不同。以上举措( )
A.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 B.说明铁犁牛耕已经普及
C.可以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导向
16.清朝入关后,抛弃了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宜讲“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的《圣谕六训》为主,到康熙年间,又发展到宜讲“圣谕十六条”。清廷此举旨在( )
A.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 B.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
C.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 D.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如王方庆《王氏训诫》,柳沘《戒子孙》,唐太宗作《帝范》也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家训内容多以“忠孝”教育为主,“名门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俭以成立之”。唐代家训开启中国古代“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富贵、财产不再恒久,“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成为人们的最高追求。
——摘编自金滢坤《中国童蒙文化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女子家训、家法惩戒、婚丧嫁娶规范等内容愈见增多。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家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家训文化的变化。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朝代惩治官吏贪污受贿时的一些规定
时期 规定
秦 挪用官府财产,以盗窃论罪。凡行贿受贿的财物价值只要达到一个铜钱,就被判处脸上刺字外加无限期苦役的刑罚
汉 贪污罪治罪时区分主守官与监临官,对前者的惩罚重于后者
魏晋南北朝 贪赃受贿的概念更为细化;允许以免官或降爵来降低处罚
隋唐 详细地规定了官吏的各种犯赃违法行为,并依据不同情节定罪量刑。对官吏贪污行为区分枉法与不枉法,而前者定刑罚比后者更重
宋元 禁止官吏经商;对贪污罪治罪时的处罚有所减轻
明清 治罪时区分官与吏,处刑显著加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宋代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推动宋代教化发展,A项正确;清朝乡约宣讲内容是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排除B项;主客户制属于户籍管理的范畴而非社会教化的范畴,排除C项;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 时推行十家牌法,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并所学内容可知,宋代的起诉方式考虑到普通民众自身文化因素,故允许“听讼”与“白纸诉讼”,弄明悉官员在起诉中应受理和不应受理责任,体现了民本思想,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宋代法制建设,不属于官员竞争,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百姓起诉,但未涉及起诉的原因,无法说明是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宋代起诉中的规定,并未提到审判程序,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欲益买宅,不比(相连)其宅者,不许。为吏及宦皇帝,得买舍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律文对百姓扩展宅地的买卖进行了详细规定,即百姓所想买入的宅地必须要和原有宅地相连,否则不予准许,但官吏及宦皇帝不在此列,体现了等级差异。D项正确;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所以西汉时期并不是土地私有制最初的确立时间,排除A项;不能仅凭西汉的一条法律规定,就断定西汉的法律体系“已经完善”,排除B项;西汉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而非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依据材料“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免戴刑具)”,可以看出西汉初期对于特殊人群的照顾和优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特殊人群的优待,不能得出律令儒家化影响刑罚判决以及政府对社会的救济,排除AC项;材料可以看出对特殊人群的优待,不能得出刑罚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题干所示为汉武帝以来,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相关问题;材料中“违背了‘三纲五常’准则的,一律要按照《春秋》经义予以严惩”“《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等信息,都反映出当时法律呈现出儒家化特征,C项正确;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以《春秋》经义决狱为司法原则,对传统的司法和审判是一种积极的补充,“造成了法律与伦理的冲突”说法绝对,排除B项;除了法律,还用“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的思想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不具有理性化色彩,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律中之所以规定私藏弩、甲要受处罚是为了防范民众利用弩、甲进行造反,对包庇国家之外的进入唐朝做间谍或者接受外部书信的也要受到绞刑,也是在维护国家安全。由此可以看出唐律的特点之一是重视国家安全,B项正确;材料说的都是重视国家安全,对于威胁国家安全的进行严惩,并不是轻罪重罚,排除A项;仅根据对威胁过国家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并不能说明体系完备,因为法律不仅仅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内容涉及的还有国内方面,不仅仅是防范对外交往,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指出天地、先祖和君师,是自然、社会和国家稳定的根本,人们通过学习礼制,尊奉天地、先祖和君师,才能达到和谐等,主张注重自然与人伦关系,强调了礼的作用,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C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学的独尊地位尚未确立,排除A项;材料并未分析礼、法结合及其重要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礼的作用,并未暗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即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据材料“凡对制及奏事上书,诈不以实者,杖一百,徒三年。非密而妄言有密者,加一等。若奉制推按问事,报上不以实者,杖八十、徒二年。”可知,该规定明确报传信息要真实可信,否则要予以严惩,说明政府对信息传递准确性的重视,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信息的准确性,而并非是对社会舆论导向控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信息传报不实者的严惩,并不能说明刑罚因人而异,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要求信息传递准确,而非政府重视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明朝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宋朝《天圣令》以唐《开元二十五年令》为蓝本。汉朝制成《九章律》。按照汉、唐、宋、明的朝代先后顺序,材料提及的古代法律的修订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A项正确; ④汉《九章律》的修订时间早于①唐《永徽律》,排除B项、C项;①唐《永徽律》的修订时间早于③宋《天圣令》,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确立“存留养亲”的法律条款,一直延续到清代。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法律出现律令儒家化的变化,材料中“存留养亲”规定反映儒家的伦理道德,法律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A项正确;“决定”说法绝对,材料反映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法律,排除B项;材料反映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法律,没有提到地方官员随意解释,排除C项;材料反映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法律,而少数民族的内容没有出现在材料中,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表现,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可知乡约从儒士倡导逐渐到政府推广,手段从主教化逐渐到主训诫,带有强制性,体现乡约已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乡约所讲内容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乡约利用理学规范邻里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法律受儒家思想影响,将忠孝观念融入其中,B项正确;材料强调汉代的法律内容,不属于司法过程,排除A项;唐代法律体系才逐渐成熟,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严刑峻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材料信息反映汉武帝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在具体的法律实施过程中“用儒家经典(尤以《春秋》为多)中的内容作为断案、判案的理论依据”说明西汉的法律中有儒家理论的指导,体现了西汉法律的儒家化,B项正确;“儒学成为判定是非公道的唯一标准”本身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儒家经典运用在法律中,无法得出经学理论是否得出广泛推广,排除C项;法家思想是被糅合进儒家思想,重用的是儒家思想,而不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强化对在学武生的儒学教育,反映出清代将武生教育纳入了儒学体系的范畴,B项正确;强化在学武生的儒学教育,并不能直接提升八旗军队的作战能力,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清代践行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规范科举制度的运行与材料体现的强化学武生儒学教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唐代都注重对耕牛的保护,这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国家对耕牛的重视,体现不出牛耕的普及情况,排除B项;重视耕牛的举措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这些举措可以体现“重农”,但是无法体现“抑商”,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入关后,为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一改明朝乡约中的乡村自治内容,改以宜讲“圣谕”,使乡约更具约束力,C项正确;“促进程朱理学的广泛传播”是乡约制度的作用,不是清廷此举的目的,排除A项;清廷的目的是加强对对方的控制,“扩大地方宗族势力的影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宜讲“圣谕”使乡约带有了强制力,“发挥乡约教化百姓的功能”不是清廷此举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7.(1)特点:以士人群体为主;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功利色彩浓厚;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2)变化:扩展到社会各阶层;朝廷直接指导民间家训;强化封建礼教。
【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唐代士人阶层编撰家训的风气日盛”,得出以士人群体为主;依据材料“忠孝”,得出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依据材料“读书便是随身宝,高官卿相在朝廷”,得出功利色彩浓厚;依据材料“诗书传家”,得出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2)变化:依据材料“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得出扩展到社会各阶层;依据材料“《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得出朝廷直接指导民间家训;依据材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得出强化封建礼教。
18.论题:封建王朝注重使用法律手段惩治官吏贪腐,从而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阐述:秦朝以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从而实现了地方集权于中央,而中央集权于皇帝。但在具体的行政过程中,皇帝的意志依然需要各级官吏去执行,因此吏治成为维系封建王朝统治的关键。秦朝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主张严刑峻法。因此在其法律规定中,加重了对官吏贪腐的惩处,表现为受贿达到一个铜钱,就会处以刺墨与苦役。这体现了秦朝贯彻法家“轻罪重罚”的思想,也体现了对廉政工作的重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发展至顶峰,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了防止官吏对社会发展的损害,明清在法律上加重了对贪腐的处刑,如朱元璋时期对待贪污犯甚至采取过“扒皮充草”这样的极端刑罚。综上所述,古代在不同时期对贪腐的惩处虽然有所调整,但总体上都支持对官吏贪腐的惩处,以此来提升王朝的吏治水平,维系王朝的统治。
【详解】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本题可以从整体作答,如论证不同朝代都重视对贪污受贿的惩处,进而引申出古代对吏治的重视,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维护;也可以从某一个朝代作答,如秦朝的规定体现其暴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规定体现法律对封建秩序的维护、宋元时期的规定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