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以下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为户籍相伍—诸色户计—大索貌阅 B.邻保制—什伍制—十家牌法
C.郡县制—察举制—科举制 D.羁縻府州—都司卫所—改土归流
2.元朝根据统治需要,在吐蕃诸部归附后,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推行政教合一制度。灭大理后设云南行省,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且任命其兼任政府官吏。据此可知,元朝( )
A.实现各民族平等自治 B.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C.推行因俗而治的政策 D.积极推动各民族汉化
3.近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唐代将军史善应墓。其墓志载:“(史善应)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隋文帝授上柱国,封康国公,君(史善应)即第四子也”。材料可说明隋唐时期( )
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B.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C.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 D.羁縻政策效果明显
4.雍正曾说道:“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
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
5.上(唐太宗)谓长孙无忌曰:“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震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体现在( )
A.三征葛尔丹 B.击败东突厥
C.设安西都护府 D.和亲吐蕃赞普
6.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诸如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度辽将军等专职军镇职官,这些职官开始为临时命设的使者,后发展为稳定的真官,不仅领护少数民族地区军事,也处理当地的一些行政事务,并直辖一定数量的军队,执行戍边卫国任务。汉朝专职军镇职官的出现( )
A.缓和了各民族的矛盾 B.导致边境地区冲突加剧
C.强化了边疆军事管理 D.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治理
7.《清仁宗实录》记载嘉庆皇帝认为英国来华使团“尔国阳中毕过述,遗使选沙,良非易事;且来使予中国礼仪不谙习,重劳唇舌头,非所乐闻。……但能阔心中厨,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这样的认知反映了( )
A.西学东渐出现 B.国家安全被咸胁 C.中国领先世界 D.天朝上国的观念
8.康乾盛世时期,派郑成功收复台湾、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班禅”和实施“改土归流”等,这一系列措施( )
A.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 B.赋予了流官重权形成割据局而
C.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 D.强化了对西北边疆各族的管理
9.下表为蒙元时期的大陆交通路线。这说明元朝( )
1 从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大青山、内蒙古长城沿线,经蒙古草原向西北逐渐延伸,越过阿尔泰山,穿越西伯利亚草原、黑海北岸,抵达欧洲
2 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西行,抵达敦煌再分南北两路西行
3 从四川和云南穿越西南地区,与缅甸、印度相连
A.对外交通发达促进对外交往 B.开启了与印度的贸易往来
C.丝绸之路的功能呈现多样性 D.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桥梁
10.羁縻制度是封建国家为治理边疆少数民族而实行的一种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制度。自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了边郡制、羁縻府州与册封制、土司制三个阶段,尽管其形式不同,但主要目标都是( )
A.减少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B.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C.使少数民族承认中原政权的核心地位 D.促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11.有学者认为,某朝代之前,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不在其中。实现了从“小中国”到“大中国”的转变的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汉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徙民实边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
A.边疆管理制度成熟 B.民族政策开明开放
C.边疆开发方式多样 D.民族交融日益加深
13.秦汉时期,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例如吴越民众相信“禹葬会稽”;禹征三苗之说传播于长江中游洞庭、彭蠡之间;禹生于西羌说流行于西北地区。这些传说反映了( )
A.民族交融进程的开启 B.华夏认同意识的扩展
C.边疆管理政策的成熟 D.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
14.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骆驼载货、特别是驼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下列关于骆驼形象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反映了丝绸之路逐渐开拓与日益兴盛 B.反映了制陶技术的进步
C.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观念认识的更新 D.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15.1636年清政府设立蒙古衙门,主要管理蒙古事务,1638年改为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直接受皇帝领导。康熙年间,修订《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这表明( )
A.少数民族地区自主权扩大 B.清政府对民族关系的重视
C.清朝中央机构的日益完善 D.民族平等互惠原则的实现
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 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土归流源于明朝。清朝建国初曾对部分土司改置为流官。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苗民以弃暴归仁,奔诉永顺司,此时皆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至四十二年,始皆输诚纳粮,设百户、寨长。雍正五年三月,湖北总督傅敏“会同黔省预筹擒捕不法花苗(土司)”。九月,清兵进入湘南,收吐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改土归流付诸行动。十一月,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地方土(民)、苗(民)载道欢迎,土司缴印归诚,改土归流进展十分顺利。
——摘编自周妮《清代湖南“苗疆”改土归流时间与秩序考论》
材料二 土司制度作为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曾维护着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原生性和多元性,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处
① 强调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北魏后期门下省已经有了封审核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翟添庆文(日本)《国家与政治》
② 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 。 李化《制度史研究应重视 民族关系》
③ 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夷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 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 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 设与华夏认同研究》
④ 金太宗不但“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而且“分遣使者诸路劝农”。金熙宗还将皇帝狩猎的“禁苑隙地”分给百姓耕种。 漆侠、乔幼梅《中国经济 通史· 辽金经济卷》
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制度基本会经历渊源和创立、发展、衰落和消失等阶段。中国历代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糜政策,这种政策始见于汉朝,在唐代广泛推行,明朝时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在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间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都司卫所和土司制度一定程度上是对羁縻政策的效仿,元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沿袭了土司制度,但是明清时期又逐渐改土归流,D项能体现某一制度的渊源和创立、发展、衰落和消失等全过程,D项正确;为户籍相伍、诸色户计、大索貌阅都是加强户籍管理方面的制度,A项只体现了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没有体现衰落消亡阶段,排除A项;邻保制、什伍制、十家牌法都是基层管理方面的制度,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十家牌法由明朝中期王阳明创造,十家牌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B项也没有体现制度的衰落消亡阶段,而且B项中邻保制和什伍制时间先后顺序颠倒,排除B项;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则属于选官制度,前后没有继承发展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材料“结合当地实际,设立宣政院统辖西藏世俗事务和宗教事务”“并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推行土司制度”体现的是元朝的统治者因地制宜的设置了宣政院和土司制度,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度,各民族平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并未达到顶峰,排除B项;材料与推动各民族汉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材料“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体现的是突厥贵族对中原王朝的归附,说明的是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的融合,非门第观念,排除B项;“羁縻政策”是历代中央王朝在多民族国家里对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种民族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 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可知清代雍正帝对国内民族关系的一些认知,说明清朝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项正确;“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不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清代统治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材料提及到了边疆地区的管理要因俗而治,没有开创新的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根据题干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魏征建议唐太宗“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与吐蕃的和亲,通过和平方式稳定了与吐蕃的关系,符合题干信息,D项正确;三征葛尔丹的是康熙帝,并非唐太宗,排除A项;击败东突厥属于武力征讨,不符合“偃武修文”,排除B项;安西都护府设置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武力针对西突厥,不符合“偃武修文”,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两汉时期,随着匈奴问题的解决,以及处理民族事务的需要,汉朝政府设置了许多边境专职军镇职官,这些边境主帅从开始的临时任命发展为稳定的真官,说明了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D项正确;边境官的设置是为了管理少数民族的事务,不能说明导致民族之间冲突加剧,也不能体现民族矛盾的缓和,排除AB项。专职军镇职官包括行政、军事和卫国等任务,并非强化对边疆的军事管理,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予中国礼仪不谙习,重劳唇舌头,非所乐闻”和“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可知嘉庆皇帝仍旧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对待英国来华使团,D项正确;西学东渐出现是在明朝晚期,排除A项;嘉庆皇帝的叙述中没有体现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排除B项;嘉庆时期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题干康永乾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班禅”和实施“改土归流”等一些列措施加强了对台湾、东北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西南地区的控制,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A项正确;改土归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在元朝时就已经确立,排除C项;题干中不仅涉及西北地区还涉及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由表格中信息可知,蒙元时期,中国对外交通有南、北、中多条通道,有力的促进了中外交往,A项正确;由所学可知,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存在与印度贸易往来的史实,排除B项;题干材料呈现的是多条中外交通线路,均是中外交流的丝绸之路,从材料中看不出功能的多样性,排除C项;与缅甸、印度的交往不属于东西交往,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多个朝代都实行武力与“怀柔”相结合的羁制度来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做体现了因俗而治,有利于笼络少数民族,其目的为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原政权的认同,巩固统治,C项正确;B项仅限“西南”,过于片面,排除B项;A、D两项均为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A项、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中国”是指实现了疆域空前辽阔并实现了多民族的大统一,结合所学,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D项正确;汉唐王朝虽然疆域辽阔,但是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排除A、B项;宋朝时期始终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题干秦夺得河套地区后将中原汉族军民移民戍边,汉代也实行屯田移民实边的政策,推动了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反映了秦汉时期民族交融的日益加深,D项正确;移民实边是一种边疆管理制度,但不能体现边疆管理制度成熟,排除A项;移民戍边不能体现民族政策开明开放与否,排除B项;题干仅涉及一种边疆开放方式,不能体现边疆开发方式多样,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根据题干秦汉时期本属于中原地区的大禹传说盛行于帝国边缘地带,包括吴越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北地区等,体现了周边地区对于中原华夏文明的认同,B项正确;民族交融的进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启,排除A项;题干为边疆地区的大禹传说,不能反映边疆管理政策问题,排除C项;周边地区的大禹的传说与中央集权体制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唐骆驼形象变化的轨迹,表现出丝绸之路上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上骆驼使用的频繁反映丝绸之路的开拓与日益兴盛,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材料反映了制作骆驼陶塑技艺上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从汉到唐,对骆驼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了人们认识观念的更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1636年清政府设立蒙古衙门”“1638年改为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直接受皇帝领导”“康熙年间,修订《理藩院则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设置由皇帝直统的少数民族管理机构,并修订相关法规,说明了清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关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清政府设置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和法规,没有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权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理藩院名称的变化,未涉及其他中央机构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中央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没有体现出各民族之间平等互惠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B项正确;材料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信息及当时宋朝的情形看,民族关系十分紧张,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社会治安问题,而是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排除D项。故选B项。
17.(1)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方式多元;朝廷主导。
(2)意义: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清朝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清朝建国初曾对部分土司改置为流官”,可知清朝前期改土归流因地制宜。根据材料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此时皆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至四十二年,始皆输诚纳粮,设百户、寨长。”可知清朝前期改土归流循序渐进,且方式多样。根据材料一“九月,清兵进入湘南,收吐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改土归流付诸行动。”可知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由朝廷主导。
(2)意义:根据材料二“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可知清朝前期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根据材料二“土司制度作为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曾维护着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原生性和多元性。”可知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可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十一月,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地方土(民)、苗(民)载道欢迎,土司缴印归诚,改土归流进展十分顺利。”可知有利于清朝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8.示例:
论题:魏晋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阐述:魏晋时期,我国境内的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北魏时期,门下省被赋予封驳审核的权限,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中国官僚政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完善,北魏推行了均田制,后为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和隋唐大帝国采用,为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创造了条件;十六国时期,匈奴等少数族在中原地区相继创建了政权,各族人民在共同生产生活和斗争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强化了民族认同。
总之,中华民族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体,各民族均为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详解】论述:首先,阅读表格文字,从中提取三个及以上信息,拟定论题,如根据“北魏后期门下省已经有了封审核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夷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等信息,可拟定论题——魏晋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予以阐述,如说明魏晋时期,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北魏时期,门下省被赋予封驳审核的权限,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中国官僚政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完善,北魏推行了均田制,并为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和隋唐大帝国采用,为封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创造了条件,十六国时期,匈奴等少数族在中原地区相继创建了政权,各族人民在共同生产生活和斗争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强化了民族认同;最后在史实论述基础上,升华认识,总结规律,如说明中华民族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体,各民族均为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