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帝国议会通过《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社会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魏玛共和国时期制定通过的《失业保险法》,这表明( )
A.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B.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C.德国政府努力构建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D.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并且在1991年的《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英国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变( )
A.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 B.削弱了政府的行政能力
C.促进了福利国家的构建 D.体现了文官制度的完善
3.在中世纪时期的西欧,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掌握着庄园法庭的司法权,他们对庄园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在这种体制下“被缩成了一个阴影而已”。据此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 )
A.庄园成为独立的国家 B.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君主制遭到一定限制 D.教权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4.英国现代意义上的保障制度诞生于100多年前,完善则已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下图为“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20世纪50年代)”,阅读下图,对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 ②民间资本是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
③实质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④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5.“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9世纪西欧的这一誓词反映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封君封臣制 C.庄园制 D.农奴制
6.1965年,美国约翰逊总统提出的《医疗照顾法案》规定:凡符合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铁路职工退休制度条件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资格享受医疗保险。该法案于当年7月获得通过,全国1960万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为之受益。约翰逊的《医疗照顾法案》( )
A.意欲缓和严重经济危机引发的激烈社会矛盾
B.旨在解决弱势群体因“滞胀”而面临的困境
C.体现了“新政式”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D.包含了国家全面管理社会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征
7.中古西欧的庄园经济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可自己制作,很多庄园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出庄园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城市经济 B.自给自足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8.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这些举措( )
A.借鉴了苏联的全民社会保险制度 B.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9.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城市管理机构的状况为:1838—1853年间选出16位市长中8位是工厂主;1853年选出的市政委员中,有12人是纺织业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这一现象( )
A.背离了中世纪城市自治的传统 B.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推动了社区管理的市场化趋势 D.促进了近代自治市制度的建立
10.中世纪西欧庄园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但乡村手工业和商业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其经济属于二元经济模式。这些因素与城市工商业结合,最终冲破了封建阶级的堡垒,成为了西欧庄园制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反映出( )
A.奴隶制庄园是主要经济形式 B.家庭式劳作方式的日渐普及
C.旧劳作方式孕育新生产关系 D.二元经济是庄园瓦解的根源
11.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系统性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中,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由此可知,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 )
A.摆脱经济危机困扰 B.保障人民生活
C.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D.对抗社会主义
12.工人阶级一旦壮大起来,就必然要为自己寻找解放的道路。英、法、德等国的工人斗争几乎都引发了国内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危机。欧洲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斗争,迫使垄断资产阶级改变统治政策,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西方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为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
C.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 D.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升级
13.2010年,法国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在国民议会上获得通过,改革法案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将退休的最低年龄从60岁调整到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调整到67岁。此举旨在( )
A.提高国民工作热情 B.加强对公民的控制
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D.削减公民福利种类
14.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出现了王城、祭坛、礼器系统 当时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C 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 中西方文明的交流频繁
D 80S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基层治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A.A B.B C.C D.D
15.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制定了一个关于福利的“完全”报告。报告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每人每周缴费,无论人们原来的收入如何,失业待遇、残疾待遇以及退休待遇都应该是一样的比率。该报告( )
A.体现了财富平均主义的原则 B.旨在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
C.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D.意图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16.1941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在二战期间起草了指导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发展的著名“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该报告( )
A.提高了英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B.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基本思想
C.加重了英国财政经济的负担 D.标志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17.
材料一 北宋由于田制不立,“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占田极少的自耕农户或沦为佃农,或涌入城市成为流民。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灾害的检视、赋税的免除到劳役的征发皆以此为准。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收养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新兴的富民阶层也在地方设立经常性的机构,赈济邻里、兴教助学等。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
——摘编自张文《论两宋社会保障体系的演变脉络》
材料二 在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的英国(英格兰),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其余则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随着英国宗教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新教徒们认为贫穷是懒惰造成的,是可耻的;他们认定只有辛勤工作才能创作财富。1495年,英国颁布第一项关于贫困的法令,规定健壮的流浪穷人一旦被捕则须罚监禁数日,其间只供应水和面包,之后则强制遣返至出生地;如再次被捕则加重惩罚,甚至要遭受鞭刑;儿童流浪者必须充当学徒至成年。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北宋济贫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帝国议会通过《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社会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魏玛共和国时期制定通过的《失业保险法》。”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德国政府努力构建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更好的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C项正确;20世纪初,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才初步确立,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基层治理的效率高低和成本高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其他国家的社会保障状况,无法得出德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基层治理模式由政府管理转变为公司承担,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A项正确;政府行政能力主要体现在行政事务的处理,而基层治理由公司承担并不会削弱政府的行政能力,排除B项;二战后英国就已经促进了福利国家,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治理,与英国文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下,庄园贵族具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制度的发展,C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庄园只是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并没有成为独立国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封建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未涉及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英国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补贴占了55%的比例,说明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①正确;图中显示社会保障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补贴,②错误;图中英国社会保障投入部分来源于雇主缴费以及雇员的缴费,说明社会保障的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③正确;④的表述中“最大”一词用的不合理,材料仅是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的数据,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D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项;②④错误,排除B项;④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封的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且它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材料中的语言即是该仪式上的誓词,B项正确;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与材料中所描述的信息“主人赐我以应得”不符,排除A项;庄园制是西欧封建主凭借各种政治权力对依附农民进行剥削、统治的一定地区,排除C项;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总统提出的《医疗照顾法案》以参加社会保障制度和职工退休制度的老年人对照顾对象,该法案获得通过后,使全国老年人中的绝大多数为之受益。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期间,罗斯福签署“社会保险法”等,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和失业金,同时实行社会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提供社会保障。因此题干中美国约翰逊总统的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做法存在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7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没有经济危机,排除A项;美国滞胀危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古西欧的庄园可以自己生产很多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结合所学可知,中古西欧庄园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B项正确;城市经济是以工商业为主,排除A项;庄园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自给自,基本不需要商品交换,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指一定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材料主要反映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据题意可知,英德美等国相继颁布社会保障的规章制度,这些举措的的实施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完善社会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B项正确;苏联到20世纪20年代才建立,英国和德国不可能借鉴苏联的保险制度,排除A项;这些举措是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排除C项;社会保障的完善没有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依据材料“8位是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的工厂主,而农业代表仅有9人”,突出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社区管理的市场化状况,排除C项; 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这些因素与城市工商业结合,最终冲破了封建阶级的堡垒,成为了西欧庄园制瓦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得出庄园中的传统的生产方式,与城市中的工商业结合,逐步孕育出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并逐步瓦解旧的庄园经济,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家庭的劳作方式,排除B项;二元经济只是因素之一,并不是根源,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经济大萧条和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资本主义制度,C项正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起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摆脱经济危机困扰,排除A项;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对抗社会主义不属于主要目的,排除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工人斗争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统治危机,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垄断资产阶级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A项正确;B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C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升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2010年,法国将退休的最低年龄从60岁调整到62岁;将可领取全部养老金的退休年龄由原来的65岁调整到67岁”及所学知识可得知,此举旨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的实施降低了国民工作的热情,而延长退休年龄也不一定会提高国民工作的热情.排除A项;延迟退休并不会加强对公民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削减公民福利种类,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基层治理成本降低,效率提高。D项正确;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美素冷战正式开始。排除A项;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出现了王城、祭坛、礼器系统,当时出现了阶级分化。与青铜技术无关,排除B项;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不能得出中西文明的交流频繁,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依据材料“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受英国政府委托,制定了一个关于福利的‘完全’报告”可知,经济危机后,各国为了吸取大危机的惨痛教训,纷纷要求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险制度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C项正确;西方是资产阶级私有制,无法体现财富平均主义,排除A项;1929~1933年发生经济危机,排除B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可以看出,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范围广,与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涵盖的范围基本一致,B项正确;“贝弗里奇报告”只是还未实行的计划,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以及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未知,而ACD项,只有实施后才能看得出,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17.(1)特点: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法律法规引领;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政府为主,民间为辅。
(2)转变: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
作用: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农村贫民向城市流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北宋政府规定,农村占田20亩以下的五等户、城市家财50贯以下者为‘贫下之民’”可分析得出分城乡划定贫困标准;根据材料“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可分析得出法律法规引领;根据材料“除了传统的常平仓等救荒措施外,北宋先后出台济贫的法律,并设立福田院和居养院等机构”可分析得出在继承中有所创新;根据材料“但纵观整个北宋,民间救济的地位和效果都难以和政府相提并论”可分析得出政府为主,民间为辅。
(2)转变:根据材料“部分英国人文主义者则强调贫穷的社会因素,他们推动了英国议会济贫观念的转向。1572年,英国出台济贫法令,强调为健壮的流浪穷人提供工作;1598年,英国设立了贫民监督官办公处,负责征收济贫税和为健康的穷人提供工作”可分析得出,由粗暴惩罚到帮助其回归社会。作用:根据材料“贫困流浪人口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成为前工业时代的廉价劳动力”可分析得出为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廉价劳动力是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浪人口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政府对贫民态度的转变,为近代英国济贫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18.示例:
观点: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黑暗时代的说法是片面的。
论述:西欧中世纪暗中有光,政治上,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使欧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加强,议会兴起;经济上,西欧实行大庄园和农奴制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经济,但是中古后期城市兴起,市民自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国王的统一事业;思想上,中世纪的欧洲受基督教会的影响,神权至上,束缚了人性,但是中古后期大学兴起,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综上所述:西欧的中世纪并不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中世纪的西欧在缓慢发展中孕育着新的因素,承接着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并不完全是黑暗的,由此可拟定观点为: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黑暗时代的说法是片面的。
论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论述西欧中世纪黑暗中孕育着光明。如:西欧中世纪暗中有光,政治上,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使欧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但是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加强,议会兴起;经济上,西欧实行大庄园和农奴制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经济,但是中古后期城市兴起,市民自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国王的统一事业;思想上,中世纪的欧洲受基督教会的影响,神权至上,束缚了人性,但是中古后期大学兴起,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最后总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