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课外阅读训练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篇调查报告,回答下面问题
对家乡年文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关键词】春节 年文化 发扬光大
【正文】
(一)调查背景
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乡的年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对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些传统文化中有我们的血脉,有我们的根。因此,我针对这个课题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弘扬民族文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风俗是中国民间风俗中最能反映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观念的。通过年文化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民间传统的生活习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人民生活中的积淀,领略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同时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调查的方法,并在调查中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三)调查对象
因为亲身感受过家乡的春节,所以我把这次调查的范围限定在自己的家乡。对象为本人的亲戚、邻居及本村的村干部。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的是实地研究的方法。在过年期间,对自己家、邻居家以及亲戚家的过年习俗分别进行了了解,对村子里过年期间的集体活动一一进行了实地走访。
(五)调查内容
春节期间可以说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从开始准备年货,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大年初一举行祭祀大典,最后到元宵节,可谓年味十足。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具体的内容。
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是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要准备过年的食材,如鸡肉、排骨、鱼等,最重要的是准备贡品。中午的时候就要贴春联,对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我在调查时发现一些人家自己用红纸写春联,更有意义。到了下午就要在客厅正北面挂上自家的家堂,然后摆上贡品。家堂是一种纪念祖先的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家堂通常图像整体布局为一座大型的院落。院外右边为明代人物画像群,院外左边为清代人物画像群。屋内为一男一女的古装老者,是为祖先。中间部分左右为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内有一位逝去祖先的姓名,从上到下,一代接一代。桌上会摆上各种贡品,如鸡、鱼,各种水果、点心等。
三十
在大年三十早上的五六点钟,家里的男士去扫墓祭祖,并放鞭炮(有请回自家的祖先一起过年的含义)。早上家里会包饺子吃,邻居间还有互送饺子的习惯,都希望将自家的好运分享给别人,同时也享受别人家的好运。吃完饭后就准备中午的水饺。在摆放水饺时要注意按一个方向摆放,再者要包几个糖馅的水饺,晚上谁吃到这样的水饺便预示着谁有福气。下午吃过饭后,女士们开始串门,往往是自家人一起去拜访长辈,家里也要准备好糖、瓜子、花生等。到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鞭炮,恭贺新春。放鞭炮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但近些年出于环保考虑,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燃放了。
到了晚上,男士们开始串门,家里要准备好酒菜,在串门的时候要适当地吃一些,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最后便是自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了,这是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
大年初一
这是村子里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几乎全村的人都会集中在街上看祭祀大典。村子里有两大姓氏——张和付。张氏和付氏的祭祀大典都是组成一个车队,最前面的是一辆挂着姓氏横幅的大车,车上有敲锣打鼓的团队。从每年的祭祀大典上都能看出家乡的变化,因为车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了。车队在村子里转一圈后,便一起去祖坟扫墓祭祀。此外,大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否则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也不能说,否则这年运气会不好;也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吉祥话。
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全家人会在一起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而我的家乡最独特的一个习俗就是用面团做刺猬,第一是要作为贡品,第二是晚上的时候在刺猬上插个小棍,棍上弄上蘸油的棉花,点亮,小孩拿着去拱门,并说着:“刺猬,刺猬,拱拱门啊,拖来金和银啊!”这是一种为祈求财运的习俗。
十六
在这天的早上将家堂撤下,代表着春节结束。家乡的年文化就是这样丰富多彩,然而某些文化也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通过调查了解,在几年前,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有扭秧歌的队伍,特别热闹,有的时候还会搭戏台唱戏,而这些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使这些文化重新归来,于是我向村委会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下一个春节会更加热闹。
1.从调查报告的格式和要求上对本文做点评。
2.本报告开头是一个内容摘要,请你阅读报告后,根据报告内容,写一个“内容摘要”。
3.如果在本报告结尾部分加一个“小结”,你认为应当怎样写?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泥沙的历史河床。端午节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回娘家探亲,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民本情怀、执着刚毅如黄钟大吕,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世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编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程序依次展开,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1.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审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殷尧藩的“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是对节俗背后的平凡生活的热爱。
B.卢照邻的“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表达了对诗人屈原的怀念。
C.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中,传统的粽子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情趣和快乐
D.苏轼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中,沐浴芳兰汤是为了除秽驱病。
4.请概括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产生冲击的具体表现。
5.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实际,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两千多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
一
“每年腊月廿九下午是我和爸爸贴春联的时间,从我记事起到现在,一年都没有落下过。”河北唐山姑娘杜一然(化名)回忆说,北方的冬天很冷,有时贴春联手都冻木了,但父女俩还是忙得不亦乐乎,糨糊都要刷上好几遍,尽量让春联粘得牢固。
“以前每年除夕夜我都和家人一起守岁,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零点,准时出门放烟花。”来自辽宁沈阳的徐畅(化名)说,近年来空气污染较重,国家倡导环保,家人守岁后聊聊天就休息了。不过,过年前和爸爸妈妈一起大扫除、祭祖是她们家必不可少的事情。在北京工作4年的张媛(化名)每年都回家过年。“除夕到家,第二天上午就早早起来和家人一起给亲戚朋友拜年。”张媛介绍,去年她和父母还去逛了逛庙会,“人非常多,特别热闹,还有表演活动。”
调查显示,春节期间,89%的受访者会回家乡过年。贴春联(68.4%)和拜年(52.5%)是人们春节前后参与度最高的两个传统文化活动,其他还有守岁(44.3%)、祭祖(44.2%)、收发压岁钱(42.8%)、扫尘(38.8%)、上香(34.4%)、逛庙会(34%)、放爆竹(32.3%)和撞钟祈福(22.4%)等。
徐畅认为,过年扫尘一方面是为辞旧迎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干干净净迎接来拜年的客人。
“‘新春’佳节嘛,就要迎新纳福。”张媛今年春节打算去庙里上香,祈求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始。“去年人非常多没能实现,希望今年如愿。”
调查显示,62.1%的受访者近些年对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更有兴趣了,交互分析发现,18-35周岁群体的兴趣度(66.8%)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群体(47.8%)。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60.9%的受访者是为迎喜接福,讨个好彩头,60.4%的受访者是为除旧迎新,增加年味,其他原因还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54.4%),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45.6%),不忘祖训、不忘根本(36.1%),凑热闹(17.1%),走个固定流程(11.1%),打发时间(10.8%)等。
“我小时候喜欢凑热闹,过年时大街上有扭秧歌就会去看。”杜一然向记者介绍,小时候,春节期间的“扭秧歌”活动是孩子们的一大盼头,能进行一下午,非常热闹,大人们也都出去看,还可以一起聊聊天。“近几年‘扭秧歌’活动少了,我希望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能传承下去,它很有意义。”
张媛对记者说,她外婆居住的地方以前每年都会组织一些较大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妈妈会特意带我去看。如今我长大了,那里只是偶尔举办这样的活动了。”
调查中,62.6%的受访者希望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56.5%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多走出家门体验文化,少喝酒打麻将,51.9%的受访者希望地方政府对此给予一定财政支持,46.8%的受访者认为可鼓励各地联合举办,36.8%的受访者建议培养年轻艺人,传承传统技艺。
“我们要与时俱进,也要传承传统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徐畅认为,春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一些年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年轻人应重视起来,多多参与。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18-25周岁的约占12.1%,26-35周岁的约占63.4%,36周岁及以上的约占24.5%。男性占53.8%,女性占46.2%。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报告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两千多名受访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受访者通过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迎喜接福。
B.本次调查中,62.6%的受访者希望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同时建议年轻人多走出家门体验文化。
C.“每年腊月廿九下午是我和爸爸贴春联的时间,从我记事起到现在,一年都没有落下过。”杜一然的回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D.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在春节期间回家乡参加的相关传统文化活动中,放爆竹和撞钟祈福两个选项所占比例最低。
2.下列对报告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在调查受访者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情况时,从人们的参与度、兴趣度以及地方特色等方面做了报告,很有现实意义。
B.受访者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的原因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两项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传统文化已然回归人们的生活。
C.徐畅认为,一些年俗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年轻人应多多重视和参与,从而扎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
D.部分受访者建议,应积极鼓励各地联合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此建议意在解决春节活动中的资金问题。
3.根据调查报告,请从兴趣度着眼说明受访者群体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并简要分析受访者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的原因。(答出三条即可)
答案解析
一、阅读理解
1.这份调查报告标题、对象、方法等交代得很清楚。调查背景、调查目的概括简洁、明确。特别是调查的内容叙述得充实、具体、有说服力,并且对调查结果有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整份报告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方法适当、结论明确,合乎调查报告的要求。但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一是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得还不够深入;二是对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还不够充实、具体。
2.示例: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具有凝聚力的节日,代代相传。近年来,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节日在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但在农村,这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仍彰显着它的生命力。本着对春节文化的探求以及将家乡文化发扬光大的目的。我对家乡的年文化展开了调查,通过自身经历以及访谈的方式对春节、元宵节等的风俗习惯进行了细致的了解,从中体会到了家乡年文化的韵味。
3.示例:春节这个极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带给了我们一场文化的盛宴。家乡的年文化透出了浓郁的传统气息,让我们在快速发展的现代仍能感受传统文化,领略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虽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味逐渐被冲淡,但在一些地方,这几千年延续的年文化仍显示出她顽强的生命力。只有这种浓郁的年味,才能使人们体会过年的乐趣,所以这些传统的年文化应当受到保护,并且发扬光大。让我们在喜庆中品味节日的欢乐,感受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迎接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
二、阅读理解
1.答案:C。
解析:“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错,原文说的是“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2.答案:B。
解析:A项,“无法”过于绝对,原文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C项,强加因果,物质生活的富足不是传统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的原因。D项,应是为了使文化传统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3.答案:B。
解析:卢照邻的这两句诗写的是重阳节。金花酒,即菊花酒。
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鸿雁天,即鸿雁飞翔的天空,这是秋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相隔万里,诗人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过的天空,表达的是游子思归的情感。
4.答案:①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②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提示“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产生冲击的具体表现”可确定答题区间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材料二第1段谈到“节日文化受到了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第2段说明了传统节日被冲击的表现是“渐行渐远、日趋淡薄”;材料三开篇论述“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据此简要概括即可。
5.答案:①文化层面: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品味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②人的精神层面: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或“可以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与宁静”)。③国家层面: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解析:三则材料从个人、民族、国家等方面论述传统节日在弘扬和继承民族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意义。在回答本题时,一定要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绝不能泛泛而谈。
(二)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报告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表述错误,原文是“调查中,62.6%的受访者希望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举办,56.5%的受访者建议年轻人多走出家门体验文化”
2.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报告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已然回归”在调查报告中没有体现。C项,调查报告中没有体现“从而扎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的内容。D项,调查报告显示,“51.9%的受访者希望地方政府对此给予一定财政支持,46.8%的受访者认为可鼓励各地联合举办,希望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财政支持的建议”意在解决资金问题。
3.答案:(1)现象:对于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受访者中18-35周岁群体的兴趣度明显高于36周岁及以上的群体。
(2)原因:①迎喜接福,讨个好彩头;②除旧迎新,增加年味:③不忘祖训、不忘根本。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概括与分析的能力。文章第7段主要说明不同年龄段群体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有不同的兴趣度这一特殊现象,也通过调查数据说明了受访者参加春节传统文化活动的原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