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名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名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22:3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名师教学设计
【单元知能对标】
必备知识 学科能力 学科素养 高考内容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学习理解能力: 观察记忆、信息提取、分析概括、领会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交际、解释推断、解决问题、策略运用 创新迁移能力: 发散创新、批判赏析、内化完善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阅读题:实用类文本的综合阅读 语用题:事理阐述
二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三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课文内容分析】
一、层次、内容
本单元“家乡文化生活”是一个大视角、小切入的学习模块,以参与家乡文化生活为主题,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触摸了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识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锻炼了学生分析、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采访、考察、调研和查阅文献等方式重新认识家乡,培养学生交流协作、思考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对家乡的情感与文化认同。
二、单元任务
知识性任务
1.要求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习俗。
3.学习作访谈、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4.记录家乡的变化,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学会分析评价文化现象。
素养达成任务
1.学会列访谈提纲,做调研表,撰写调查报告。
2.掌握访谈、调查询问的技巧。
3.研究分析家乡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参与家乡文化的传播与建设。
4.继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
三、单元情境
它要求学习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内容与资源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方式采用采访、考察、调查和查阅文献等形式。
【学情整体分析】
高中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参加这类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少,“家乡文化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升语文实践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进行分工合作。只有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合理分工,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次实践活动。
学情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活动准备】
一、任务专题设计
唱一唱——赞美家乡的歌;
品一品——乡土节日的诗;
读一读——家乡文化的散文。
二、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进行访谈,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整合内容,撰写“志”。
2.明确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
3.小组合作,每小组撰写一篇调查报告,或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4.通过读懂描写家乡的诗文、歌词,感知家乡文化。
5.激发联想,体会家乡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6.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设计
让学生了解调查及调查报告相关知识,掌握其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的素养。通过修改调查方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素养和实践能力。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美妙的旋律导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确定主题,先组织讨论,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依。
四、教学方法建议
活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讲授教学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家乡文化,激发对家乡的感情,有融入感。
难点:由衷地感知家乡文化,并激发家乡文化生活参与意识。
六、教学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一、教学导入
导入语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大多数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也愿意用自己喜爱的或者擅长的艺术形式来描绘故乡,赞美故乡,铭记故乡,歌唱故乡。比如李自健笔下的蓝花被系列,比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比如李谷一歌声里的浏阳河,比如李春龙笔下的大兴村……我想,每个爱好写作的人,可能都想为自己的故乡写一本书。
教师可多媒体展示归乡、思乡、乡土生活的相关视频和图片(如思乡诗词赏读、各地生活画面等)。
教学策略:导入语可运用多媒体,要做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注重和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语二:
听一听,议一议。
我热恋的故乡
我的故乡并不美
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
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
依恋在小村周围
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住了一年又一年
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哦……哦……哦……
故乡故乡
亲不够的故乡土
恋不够的家乡水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
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
地也肥呀水也美
地肥水美
忙不完的黄土地
喝不干的苦井水
男人为你累弯了腰
女人也要为你锁愁眉
离不了的矮草房
养活了人的苦井水
住了一年又一年
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哦……哦……哦…
故乡故乡
亲不够的故乡土
恋不够的家乡水
我要用真情和汗水
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
地也肥呀水也美
地肥水美
深入思考:
(1)文中描绘了家乡的哪些现状?
(2)体现作者怎样的愿望和精神?
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多角度展示家乡文化底蕴,拓展学生思路。
设计意图:由歌词导入,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可以锻炼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发现汇总、分析概括的能力,培育交流与语境的素养。
二、教学精讲
(一)唱一唱——赞美家乡的歌
外婆家的澎湖湾
叶佳修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幻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幻想
也是黄昏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 沙滩 海浪 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还有一位老船长
还有一位老船长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歌词、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家乡文化,引导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评价。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歌词描绘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歌词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人说山西好风光
乔 羽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
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杏花村里开杏花
儿女正当好年华
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绣万种花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1)听一听,唱一唱。
(2)想一想:歌词的上半部分侧重写什么?歌词的下半部分侧重写什么?
(3)歌词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明确 上半部分写地理;下半部分写人文。表现了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教学策略:讨论的内容涉及歌词创造的意象(人、物、景),意境(情感、情怀、精神内涵),写法等多方面。兼顾“文学阅读与写作”,最终回到“家乡情结”这一主题上来。
家乡美
白林坤
我的家乡美呀美
山清水秀令人陶醉
我的家乡美呀美
山清水秀令人陶醉
羊群马群踏遍绿海呦
大雁飞来不愿归不愿归
草原吹来绿色的风呦
百灵歌唱燕儿飞
描绘家乡的山河水
草原吹来绿色的风呦
百灵歌唱燕儿飞
描绘家乡的山河水
我的家乡美呀美
牧笛声声令人陶醉
烟囱林立马达隆隆响噢
伴着牧人的歌声紧紧相随
党的光辉照边陲呦
各族人民跟党走
建设家乡的山河水
党的光辉照边睡呦
各族人民跟党走
建设家乡的山河水
建设家乡的山河水
啊哈嗨……
(1)听一听,唱一唱。
(2)体会歌词直抒胸臆的手法。
(3)根据这首歌词描绘一下草原的美景。
学习策略:结合语境、体会情感、领会立志改造家乡的担当精神。搜集更多歌唱家乡的歌曲,走进歌词意境,培养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火 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
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朵
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水青草肥我爱她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
毡房就像白莲花
牧民描绘幸福景
春光万里美如画
啊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
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1)读一读,唱一唱。
(2)从歌词内容,比较这首歌词与《家乡美》的异同。
(3)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学习策略:聆听歌曲优美的旋律。感受民族风情,对歌词的语言和手法等方面作欣赏与评价。感受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体会古老民族的热情。
学科能力:领会理解能力
理解与歌词相关的文体知识和民风民情,理解“意象”和“意境”知识。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感情。概括歌曲中的文化现象。运用“文学阅读”的方法理解鉴赏歌词。
和妈妈一起回家
余秀华
村里扩建公路,路基都毁了
连同一直挂在天上的月亮也毁了
一场雨,把刚刚踩出的一条小径毁了
一个年老的女人拉着一个走路不稳的女人
一双沾满泥巴的脚拖着另一双陷在泥巴里的脚
一个声音说走错了,另一个声音说没有错
40岁的生日在不远的一个深夜里等着
妈妈说40岁的生日不给我过了
妈妈说我离婚了,40岁的生日过得没意思
妈妈拉着我的手回家
拉得那么紧,不允许我颤抖
妈妈说的那些话铿锵有力,不像一个病人
回家以后,妈妈房间的灯很快就熄灭了
我一夜没有熄灯
以为这样,就能早一点触碰到黎明
(1)这首诗写了哪两个人?主要是谁?
(2)哪些诗句散发着乡土气息?
(3)“触碰到黎明”有哪几层意思?
深度解读:
“沾满泥巴的脚”富有乡土气息,“村里扩建公路”带有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诗中很多句子都一语双关。如“沾满泥巴的脚”“陷在泥巴里的脚”暗示人生的坎坷;“触碰到黎明”表达对生活的期许。
这首诗最令人动容的是诗中讲给你的故事,这是真实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
学科能力:内化完善能力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和参与意识。理解现代诗歌语言体系;促进情感健全和人格完善;培养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内化完善能力。
设计意图:本环节精选凝练的歌词,让学生在品读和歌唱中体会有关家乡文化的意境,以此多角度展示家乡文化底蕴。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渗透学习理解能力的训练,达成“审美”和“文化”素养。运用多媒体,尽量做到歌词、歌声、画面同时展示。营造情境、快乐教学,为下一步教学蓄势,培养学生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
(二)品一品——乡土节日的诗
1.春节
(1)品读《元日》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①熟读并背诵。
②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民间习俗?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春节的习俗文化。
明确
《元日》解读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意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的,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瞳瞳: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欢乐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少教”,即不必过多地解读古诗词的内涵,以学生多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精教”,即抓住作品中的节日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落实单元教学目标。本环节展开讨论的内容集中在民俗所体现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重点激发学生关注家乡文化、探究节日文化的热情。
(2)春节文化探讨
①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
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②春节的传说
熬年守岁的传说、万年创建历法的传说、贴春联和门神的传说、马皇后巧言消祸的传说、桃符的传说、年兽的传说、老鼠嫁女的传说、“破五”的传说、金角老龙播雨的传说。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教学策略:本环节采用讨论教学法。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应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注重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
学习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多媒体展示】
扫尘习俗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扫屋”。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元宵节
(1)品读《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①这首词借元宵节表现什么主题?
②为什么说元宵节也是地道的情人节?
明确
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元夜”今称元宵节,自唐时起即有观灯闹夜的风俗:“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这些诗句正是写“花市灯如昼”的情景,此“花”乃“火树银花”之“花”。这金吾不禁之夜,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予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恋爱时机。或于人众稠密处眉目传情,或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此处所写的大抵属于后一种情况。“月上柳梢头”分明不像闹市区,“人约黄昏后”是观花灯去吗?这一句恰如水穷云起,言有尽而意无穷。虽未像下片那样明确表情,一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陈风·月出》)的甜情蜜意却溢于言表。在禁锢很严的时代,这实在是难得的一个机会,它在情人们心中会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下片写“今年元夜”情景。“月与灯依旧”虽只举月与灯,实应包括上片二三句花、柳、灯、月,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完全一样。言景物“依旧”,暗逗下句“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与上片对比更觉有味。一个“满”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很充分。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
学习策略:读古诗,联系自身生活情境。走进古诗情境,想象对应的生活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育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的素养。
(2)品读《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花灯,是元宵节最突出的习俗。词人是如何描写元宵节花灯的?
②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
明确
作者把火树写成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
吃元宵、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
元宵节有观灯闹夜的风俗。
也给未婚男女提供交谊的机会。
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子是不被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但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学习策略:此处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渲染元宵节的浪漫。引导学生结合当下,想一想节日氛围变淡的原因。
学科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理解古诗词中的民风民情。理解“意象”和“意境”知识。根据意象分析意境。
3.清明节
(1)品读《清明》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品赏作品的最后一句。
明确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此处不可拘守字面意义。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2)清明节有哪些文化意义?
明确
清明节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4.端午节
品读《乙卯重五诗》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①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当时的端午节有哪些文化内涵?
②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明确
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卫生保健。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学科能力:批判赏析能力
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对古诗词的语言和手法等方面作一般性的欣赏与评价。捕捉生活的诗情画意,体会浓浓的乡土气息。
5.中秋节
(1)品读《中秋夜》
中秋夜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借中秋咏月,揭示怎样的道理?
明确
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学习策略:感受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对家乡文化的关注和参与意识,引导探究节日文化。
(2)搜集中秋节民间谚语
读一读下面的谚语,把你知道的家乡谚语写下来。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
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
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到中秋,赛摸秋。(鄂西,土家)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果实不视为偷。俗言,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学习策略:节日文化是家乡文化的一部分。此处旨在通过了解“古诗词中的节日”,感受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富有家乡特色的节日文化。
(3)中秋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明确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6.重阳节
品读《醉花阴》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①重阳节有很多习俗,这首词写了什么习俗?
②赏析最后三句。
点拨
把酒,赏菊。
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读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古诗词,一方面贯彻“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另方面渗透“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领会理解能力。
(三)读一读——家乡文化的散文
教学策略:借助散文阅读,让学生感受民间节日文化。教学时强调文学赏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体会现实生活情境。
1.泛读《腊八粥》,体会生活气息。
腊八粥①
沈从文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和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吟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②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哦……”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臌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总之,一切都成了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特别大得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注释①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这天,用黄米、江米、花生米、菱角、枣、莲子、栗子和杏仁等煮成的粥。②孥孥:儿女。
以读促写,文化参与:
吃腊八粥不仅是民间习俗。吃法也千奇百怪,风格独特。在腊八这天,把小米、饭豆、枣……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枣的甘甜,豆的圆润,花生仁的饱满……顿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作者把家乡腊八粥的色、香、味刻画得入木三分。怪不得八儿如此嘴馋。
如果有一种食物也让你嘴馋,那就拿起笔,把这种感觉写下来吧。
学科能力: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提取相关信息讨论交流,以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个过程可以提高信息提取和领会理解的能力。
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把对家乡节日文化、民风民俗的感受和发现及时说出来、写出来。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学习策略:了解当地节日饮食、文化活动。体会由地方风俗,到地方文化,再到文化内涵。
2.泛读《贺兰人的唱灯影子》,体会地方文化特色。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
冯骥才
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
今晚主演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作《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30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
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是竹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儿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惟老东西才有的庄重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但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别看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据说,此地的皮影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名叫赵小卓的满族人从陕西带到宁夏来的,后来由贺兰县几位颇具才情的村民接过衣钵,继承发扬,在皮影制作、演唱风格上融入本地的文化与气质,深受百姓热爱。昔时,交通不便,钱太少,戏班子很难深入到穷乡僻壤。老百姓便用这种简朴又优美的影戏自演和自娱。这应是一种原始的“影视艺术”。这种“唱灯影子”不单在贺兰县这一带扎下根,成了气候,影响还远及银南、隆德、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据说,当时传承赵小卓皮影戏的有刘派(刘有子)和张派(张维秀)两家。但刘派后继无人,人亡而歌息;张派却传了下来。难得的是今儿的传人张进绪的禀赋依然很高,又深爱这门古艺,所有家传皮影和演奏器具都好端端保存至今。时下,逢到各乡各村举办节庆或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去演出助兴。届时,他弟弟、妹妹、孩子全是伴唱奏乐的成员。如今这种家庭化的影戏班子,已经非常罕见,传承人的水平又如此之高,真叫我们视如珍宝了。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梳理文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学习策略:尽可能多地搜集并阅读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文章,感受地方文化的个性和魅力。
学科能力:策略运用能力。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作表现家乡文化的散文。体会沈从文、冯骥才散文的语言特色。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读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现当代散文,一方面贯彻“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另一方面渗透“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让学生明白: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家乡文化生活的参与非常重要,培养学生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
三、板书设计
主板书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通过合理严谨的板书设计,厘清活动内容,帮助教师开展教学,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