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5 20:4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复习检查,介绍资料,理解题目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一些为人熟知的寓言故事,如“纪昌学射”“愚公移山”皆出于此书。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理解题目,质疑问难
①看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1)提出问题。
(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②看了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他们为什么争辩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他们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 )
总结学习方法,明确目标
1. 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理解题目,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要适当停顿。
②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借助注释复述故事,
孔子游历东方,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于是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到了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不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吗 ”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不是因为离得近让人感觉热,离得远让人感觉凉吗 ”孔子无法判断孰是孰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聪明呢 ”
译文
3. 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个小孩在争辩什么
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
①一个小孩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②另一个小孩的观点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因为两个小孩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3)两个小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孰是孰非。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
(5)“孔子不能决也”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精神
(6)对两个小孩所持的观点,你同意哪种 为什么
补充资料
①近大远小的原因:早晨和中午时,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就会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就会显得大。
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5.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
勤于观察
探索真理
孔子
观点: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
理由:近热远凉
另一儿
观点: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
理由:近大远小
不能决也
学无止境
实事求是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3. 学生背诵课文。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