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52张PPT+内嵌视频)七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52张PPT+内嵌视频)七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5 20: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部编版 历史(七上)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人说:
俗话说天地开辟初无人民,女娲抟土造人
西方人说:神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神造论?
导入新课
问题、研究人类(包括早期中国古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可以进行推测与鉴定?
发掘出的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
化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
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事件,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石头,被称为“化石”
导入新课
化石是通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当一个生物死亡之后被沙子、火山灰等沉积物掩埋了起来,动物的内脏等柔软部分会很快腐烂,之后只有坚硬的骨头留了下来。随后,更多的沉积物把遗体掩埋得越来越深,以至于遗体周围的沉积物都变成了致密的岩石。因为平常在陆地上死亡的生物很少会被沉积物掩埋,很难形成化石,因此只有极少生物最终会成为化石。最适合形成化石的环境是海洋湖泊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水生生物的化石。
人类从哪里来?
依据 考古资料 研究出来
古猿进化
近代进化论
科 学
证 据
解释证据
化石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创立进化论学说。
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人类进化史
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新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探秘中国早期的古人类
核心素养:
1.了解元谋人的生活年代、发现地点及发现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
2.知道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发现过程、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了解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理解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意义。(史料实证)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说明中国适合人类生存。(家国情怀)
5、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知晓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的教学设计:
1、创设历史情境:北京人遗址的历史影像,新闻链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真品首次公开展出。http://news./50/28/news213482850.shtml、北京人一天生活想象图等再现历史情境。
2、明确学习任务:理解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大意义。知道化石是人们探究史前时期重要的依据。
3、提出探究问题:(1) 猿与人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特征?(3)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4)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5)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何进步?
4、开展史料研习:搜集整理适合学生的史料,并加以解读,通过史料展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跨学科学习
1、生物学、化学:化石的形成。化石是通过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当一个生物死亡之后被沙子、火山灰等沉积物掩埋了起来,动物的内脏等柔软部分会很快腐烂,之后只有坚硬的骨头留了下来。随后,更多的沉积物把遗体掩埋得越来越深,以至于遗体周围的沉积物都变成了致密的岩石。因为平常在陆地上死亡的生物很少会被沉积物掩埋,很难形成化石,因此只有极少生物最终会成为化石。最适合形成化石的环境是海洋湖泊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水生生物的化石。
2、化学:碳-14年代测定。教材中知识拓展相应内容。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观察右图,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新中国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大约有三四百处,涉及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个县市。遗址主要有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湖北郧县人和郧西人、河南南阳人、安徽和县人和辽宁牛山人遗址等。从分布情况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比较密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考古遗址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__ __的国家之一
最多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播放视频:元谋人
元谋人
上中门齿化石
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云南元谋县上发现了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还发掘出少量粗糙的石器。这些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前,这些原始人类被称为“元谋人”。
元谋人
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元谋人头像复原图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历史小常识
当考古界发现重要的遗迹、遗物时,大都由其发现地命名。
发现牙齿--
发现石器--
发现炭屑--
炭屑
元谋人牙齿化石
距今约170万年
制造、使用工具
知道用火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找一找
距今约
170万年
两颗门齿化石
云南省
元谋县
粗糙的石器
使用火
社会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生活年代(大约)
发现内容
发现地点
工具
元谋人
人与猿的根本区别
阶段小结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

播放视频:北京人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北京人的发现过程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它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3.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此后,这一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
新闻链接:“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真品首次公开展出。http://news./50/28/news213482850.shtml
  裴文中(1904.1.19-1982.9.18),字明华,河北丰润县(今丰南县)人。
史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旧石器学家,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
1929年12月2日,发现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
裴文中
北京人第五块头盖骨化石
(正面)
(左侧)
(右侧)
北京人头骨复原像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同位之间相互观察,看对方的头部与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
轻松一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大猩猩 北京人 现代人
415毫升 1059毫升 1400毫升
像猿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猿人化石203件,大约分属于40多个个体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眉骨突出
颧骨突出
牙齿突出
观察、对比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前额低平
鼻梁低扁
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多古猿的特征。
人类化石 ——体质特征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北京人背鹿像
(复原雕像)
——像人
——像猿
头部



直立行走(像人)
四肢
观察、比较
人类化石——体质特征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石器遗物——工具特征
石器:17091件
打制
自然
利用
模拟、想象
制造和使用工具
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已能够制作工具,并用其从事生产劳动。

改造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3.灰烬层的规模,说明什么?
能控制火
灰烬层遗物——工具特征
1.灰烬层的发现,说明什么?
2.灰烬层发现地点,说明什么?

会用火
灰烬层
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
5个灰烬层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6.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有什么意义
促进 ……
烧 骨
4.动物的烧骨,说明了什么?
5.北京人能用火来做什么呢
——增强体质
取暖
照明
抵御野兽
提高生存能力
熟食
灰烬层遗物——工具特征

利用
自然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煤的自燃
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烧骨
烧石
灰烬

烧烤食物
取暖
驱吓野兽
照明
火有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肿骨鹿
动物化石——环境特征
动物化石100多种
肿骨鹿角
下颌骨化石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探究北京人的特征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
狩猎
采集
生产方式——
1.有大河狸、水牛等水栖或水边生活的动物化石
3.有洞熊、猎狗等穴居动物化石
有面积广大的沼泽和水量充沛的河流
附近有不少山洞
2.猕猴、鹿等动物化石
山坡上生长有茂密的森林
动物化石——环境特征
植物
动物
资源丰富——
适合人类生存
推理、判断
4.肿骨鹿、羚羊、马等动物化石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面对恶劣环境,北京人怎样才能增强生存的能力呢?
上古之世,人民
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工具
生产生活
方式
生活年代
发现内容
距今约
70万年~20万年
先后发现5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精致石器
群体生活,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为食,会使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
找一找
地位: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阐明证据
国际学术界:
古人类研究中最为动人的发现。
提供证据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北京人
时间:
地点:
生产生活:
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体质特征: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猎取采集食物;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阶段小结
山顶洞人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930年,考古工作者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工作。在清理沉积物表土时,发现了山顶洞遗址。该遗址位于龙骨山山顶,正好处于北京人所居“猿人洞”顶部之上,因此称为“山顶洞”遗址。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
现代人
比较山顶洞人和现代人,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模样基本相同。
他们有何不同?
比一比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比一比
前额 眉骨 颧骨 鼻子 嘴巴 下颌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低平
丰满
粗大
扁平
高突
趋平
宽扁
鼻尖突出
前伸
后缩
不明显
明显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骨针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装饰品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体形

工具
生活年代
及发现
地点
考古发现
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
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生产生活
人工
取火
采集
狩猎
捕鱼
社会组织
氏族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这是生活在一个氏族的几个山顶洞人,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他们都在干什么?
议一议,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使用工具:打制石器;磨光和钻孔
生活状况:人工取火;缝制衣服;爱美意识;集体生活;无贫富贵贱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
时间:
距今约3万年
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体质特征: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生产生活: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渔猎为生;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是氏族;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阶段小结


“血缘”
“公有”
“平等”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
没有私有财产
共同劳动,共同享用食物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还会捕鱼
到远方跟他人交换物品
骨针缝衣、爱美、土葬
年 纪 轻
住 得 高
长 得 帅
技 术 精
活 动 广
观 念 新
吃 得 好
距今3万年前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为什么说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进步?
能够直立行走;学会制作工具(劳动)。
问题探究、中国早期古人类的演变发展有规律吗?
探究: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思考从古猿进化为人,
人类发生了哪些变化?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
是什么在起关键作用?

祖国境内的主要远古人类
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
特征
工具、生产、生活
社会
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
洞人
3万年
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打制石器兼有磨制石器人工取火
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氏族
170万年
云南省
元谋县
较多猿
类特征
制造工具
使用天然火
70—20
万年
北京西南
周口店
保留了猿类
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
保存火种
原始
人群
课堂总结
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小试牛刀:连线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人工取火、懂得美、集体生活、共同劳动。
山顶洞人
元谋人
北京人
实战演练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早期人类的典型代表是北京人,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山顶洞人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
生活的集体——氏族。。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Step 04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这场生存之战艰辛而无情,但这是让生命延续的唯一道路。这场斗争能够消除一切不适合生存者,并挑选出适合生存的。……这些自然法则不容置疑,目前还存活的生物就是明证。这些生物冷酷无情,抵抗者就会遭到消灭。——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人类发展历程
通过本课学习,你觉得这说得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1. (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A. 会制作工具 B. 有爱美意识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术
2.(202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生活在我国境内距今的70万-20万年的古人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他们已经学会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他们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A
B
评价反馈
3.(2022年山东东营)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
4.(2022年广东)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13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A
A
评价反馈
5.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
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
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学会使用天然火 D.过群居生活
B
D
评价反馈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