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德尔以能稳定遗传的高茎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此实验结果及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去雄和传粉时,不用考虑器官的成熟程度
B.图中高茎是父本
C.图中所示的过程是杂交实验,两次套袋的最终目的不同
D.图中所结种子发育而成的植株高度接近
2.关于相对性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豌豆花的红色和黄豆花的黄色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杂合子不一定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D.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细胞内无隐性基因
3.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C.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4.孟德尔曾用山柳菊做遗传实验,关于山柳菊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山柳菊的所有性状的遗传均不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
B.山柳菊的花和豌豆的花一样便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C.山柳菊存在相对性状
D.可以用孟德尔遗传规律研究山柳菊无性生殖中相对性状的遗传
5.番茄的红果色对黄果色为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杂合红果番茄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增多而增大
B.杂合红果番茄自交后代红果多于黄果
C.可以通过与黄果杂交的方法,鉴定一株红果番茄的基因型
D.用番茄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得出正确结论影响较小
6.下列关于“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来自同一亲本的不同染色体
B.需将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中部用一根铁丝扎起来
C.要充分演示减数分裂过程,最少需要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两条
D.模拟过程中应该让长度不同,颜色相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粒靠近
7.某高等植物既可以自交,又可以杂交,二者概率相同,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如图图解,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亲本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收集红花田中的种子种植,自然状态下,子代白花较少
C.白花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D.F中的红花中纯合子多于杂合子
8.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大小相同
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存在相同的行为
C.细胞分裂不只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9.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①、②、③分别为
A.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D.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减数分裂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
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⑤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
⑥摩尔根和孟德尔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1.某哺乳动物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I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粒不分裂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粒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粒分裂
D.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粒分裂
12.已知两亲本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且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3.下图甲、乙、丙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
B.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图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
D.图丙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A.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
B.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15.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甲、乙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
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不属于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
16.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卵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可形成8种配子
B.基因D、d的分离可能不只会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
C.图乙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图甲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
17.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B.蝗虫细胞内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联会,该细胞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蛙的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最多形成15个受精卵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同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相同
18.狗的皮毛具有多种颜色,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可以呈褐色,另有I(i)基因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图甲表示狗毛色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B、b和I、i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狗都是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
C.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ⅱ,褐毛狗的基因型为bbⅱ
D.F2中褐毛狗与F1白毛狗交配,后代中白毛狗出现的概率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9分)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纯种的糯性水稻杂交,F1为非糯性水稻。F1自交,F2中既有非糯性水稻,又有糯性水稻。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的糯性是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F2中既有非糯性水稻,又有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
(2)种植F2中的非糯性种子,成熟后自由交配,子代中非糯性水稻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取一株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12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果蝇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至少答2点)___________。
(2)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和他的学生通过测定发现____________。
(3)若一只红眼雄果蝇的另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下,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科学结论的得出往往是很多科学家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摩尔根实验之前,萨顿认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
(5)现有满足实验所需的果蝇若干。如果通过一次杂交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选择的最佳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___(填表现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
21.(10分)研究人员对某动物(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甲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乙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它属于图乙中类型_____________(填字母)的细胞。
(2)图乙的五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类型d→c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
(3)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若类型a,b、c的细胞属于同一次细胞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2.(14分)某多年生绿色植物雌雄同花,雌蕊和雄蕊在开花后逐渐成熟,非闭花授粉。该植物的雄性不育性状受细胞核中显性基因A(其等位基因为a)控制,且A基因的表达还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该种植物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雄性不育(P1)在图示杂交实验中作为___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其给杂交实验的操作带来的便利是___________。
(2)图中F1雄性可育自交实验中,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在开花后及时套袋,原因是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A基因的表达受基因____________(填“B”或“b”)抑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4)为确定图示实验F2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研究人员选择让其与F1中的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①若后代中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植株数量比接近1:1,则该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②若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与雄性可育植株数量比接近___________,则该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23.(14分)甲、乙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由细胞核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为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和Ⅱ-6均携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你做出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
(2)I-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Ⅲ-4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若Ⅲ-2与Ⅲ-3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花蕾期去雄,雌蕊成熟时,才能传粉,A不正确;B.图中高茎进行了去雄操作,为母本,B不正确;C.两次套袋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的结果,C不正确;D.图中所结种子为杂种,发育而成的植株均为高茎,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才是相对性状,豌豆花的红色和黄豆花的黄色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隐性性状只是在杂合子中不能表现出来,B错误;不完全显性情况下,杂合子不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C正确;完全显性情况下,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但含有隐性基因,D错误。
3.【答案】A
【解析】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是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不同位置,它们的遗传互不干扰,A正确;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错误;杂合子Aa自交,后代有一半是纯合子,C错误;分离定律可以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每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D错误。
4.【答案】C
【解析】山柳菊的细胞核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山柳菊存在相对性状,山柳菊的花小,不像豌豆花那样大,不方便做人工杂交实验。选C。
5.【答案】A
【解析】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后代中杂合子比例为(1/2)n,即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杂合子比例减少。杂合红果番茄自交后代红果占3/4,黄果占1/4,即红果多于黄果。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后代完全是红果,说明红果亲本是纯合子;后代有黄果出现,说明红果亲本是杂合子。C选项正确。验证分离定律时,可以用杂合子自交的方法,也可以先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然后自交或测交,这些方法都可以验证分离定律,即所选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得出结论影响较小。故选A。
6.【答案】c
【解析】来自同一亲本的染色体用同一颜色的橡皮泥表示。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不能用铁丝扎起来。要演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至少需要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各两条。模拟过程中应该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粒靠近。故选C。
7.【答案】D
【解析】A.由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杂合子,基因型相同。A正确;B.若红花田中全部为杂合子时,产生含隐性基因配子的概率最大达到1/2,既可以自交,又可以杂交,概率相同,即自由交配。后代中白花最多可占1/4,B正确;C.红花与红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白花是隐性性状,是纯合子,只产生一种类型配子。C正确;D.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亲本红花的基因型均为Aa,则F1中的红花的基因型为AA、Aa,二者的比例为1:2,可见红花中2/3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D。
8.【答案】A
【解析】果蝇和人等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不同,减数分裂过程种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大小不一定相同。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都有着丝粒分裂,两条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性加倍的相同行为。细胞分裂有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二分裂等。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故选A。
9.【答案】C
【解析】①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②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③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因此①②③分别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故选C。
10.【答案】B
【解析】①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则双亲至少都含有一个致病基因,可能均为杂合子,也可能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面为患者,①错误;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两个桶内的彩球分别表示雌配子、雄配子,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代表一对等位基因,因此每个小桶内的两种颜色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但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②正确;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若发生交叉互换,也能形成4种精子,③错误;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的数量远少于雄配子的数量,④错误;⑤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⑤错误;⑥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⑥正确。综上分析,②⑥正确,共有两项正确,B正确。
11.【答案】A
【解析】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着丝粒不分裂,故A正确。
12.【答案】B
【解析】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分析:(1)后代中YY:Yy=1:1,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xYy;(2)后代中RR:Rr:rr=1:2:1,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以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故选B。
13.【答案】B
【解析】图甲细胞无染色单体,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分裂后期,根据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A正确,B错误;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0,C正确;该动物是雌性动物,图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初级卵母细胞,D正确。
14.【答案】ABC
【解析】AB.乙丙交配,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是黄色:黑色=13:3,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Rr,子二代的基因型比例是B_R_:B_rr:bbR_:bbrr=9:3:3:1,说明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中B_R_、bbR_、bbrr为黄色,纯合体是BBRR、bbRR、bbrr,占3/13,AB正确;CD、由于B、b控制体色,因此黑色的基因型是B_rr,黄色的基因型是B_R_、bbR_、bbrr,说明R存在抑制B基因表达,故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5.【答案】AC
【解析】A.基因分离定律涉及一对等位基因,甲、乙、丙、丁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错误;B.只考虑种子颜色和形状,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B正确;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均可以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不能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假说-演绎的验证阶段。D正确。故选AC。
16.【答案】AD
【解析】A.由图可知,该卵原细胞虽然含有三对等位基因,但是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考虑交叉互换,该细胞减数分裂后只产生一个配子,有2种可能,ADE或ade,A错误;B.基因D、d在没有交叉互换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发生了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分离,B正确;C.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所以,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互换,C正确;D.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AD。
17.【答案】BCD
【解析】玉米卵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卵细胞中染色体是10条。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蛙的15个初级卵母细胞最多产生15个成熟卵子,最多形成15个受精卵。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故选BCD。
18.【答案】CD
【解析】A.因为F表现型出现了12:3:1的分离比,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I、i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据分析可知,亲本褐色狗的基因型为bbⅱ,白色狗基因型为BBⅱ,故亲本狗都是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B正确;C.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Ⅱ、BbⅡ,C错误;D.F2中褐毛狗(bbⅱ)与F白毛狗(BbIi)交配,后代中白毛狗(--I-)的概率为1×1/2=1/2,D错误。故选CD。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
【答案】
(1)隐性(1分)性状分离(1分)(2)8/9(3分)
(3)所有花粉均呈蓝黑色,或者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4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
【解析】(2)用A、a表示这对等位基因。F1(Aa)自交得F2,非糯性中1/3AA、2/3Aa。非糯性植株自由交配时,产生含a基因配子的概率是1/3。后代中aa的概率是1/3×1/3=1/9。所以非糯性A_的概率是1-1/9=8/9。
20.(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
(1)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有易于观察的相对性状(至少答2点)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3)AXR、aY或aXR、AY(答全得分,无“或”“或者”等字眼不给分)
(4)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5)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或XrXr×XRY)
后代雄果蝇均是白眼,雌果蝇均为红眼(或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
21.(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1分)a(1分)
(2)a、b(2分,答对1个,给1分)着丝粒分裂
(3)次级精母细胞 c→b→a→c
22.(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
(1)母本(1分) 避免去雄(或“无需去雄”;或“无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1分)
(2)需要(1分) 非闭花授粉,需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3)B(1分) 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4)AAbb 3:5 Aabb
【解析】(4)由于F2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3:3,是9:3:3:1的变形,故F1的基因型是AaBb。F2中雄性不育基因型是AAbb或Aabb。AaBb×AAbb后代雄性不育:雄性可育=1:1;AaBb×Aabb后代雄性不育:雄性可育=3:5。
23.(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
【答案】
(1)显(1分) Ⅱ-5和Ⅱ-6都患甲病,但他们生有不患病的孩子Ⅲ-3(和ⅡI-5),所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3分)
(2)aabb AaBb
(3)1/9(3分)
(4)1/3(3分)
【解析】(1)Ⅱ-5和I-6都患甲病,但他们生有不患病的孩子Ⅲ-3(和Ⅲ-5),所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2)Ⅱ-1和I-6均携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但他们不患乙病,说明乙病是隐性。I-2不患甲病,而患乙病,所以他的基因型是aabb。Ⅱ-2患甲病不患乙病,且有不患甲病的孩子和患乙病的孩子,所以她的基因型是AaBb。(3)Ⅱ-5和I-6的基因型都是AaBb,对他们所生的Ⅲ-4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考察:患甲病,其基因型是1/3AA、2/3Aa;不患乙病,其基因型是1/3BB、2/3Bb。所以他是纯合子AABB的概率是1/9。(4)Ⅲ-2的基因型是Aabb,Ⅱ-3的基因型是1/3aaBB、2/3aaBb。Ⅲ-2与IⅢ-3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不患乙病的概率是2/3,所以只患甲病的概率是1/2×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