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
1.她经常使用切好的葱段代替suàn miáo 。
2.一群鸟 qī xī在梧桐树上。
3.你最好用冰块来冷敷你 zhǒng zhàng 的脚踝。
二、巧填同音字。(12分)
hóu zhōu gāng qì
封( ) 喝( ) 染( ) ( )涕
石( ) ( )全 ( )才 生( )
( )咙 杭( ) ( )铁 ( )水
三、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贩:A.为获利而买赁出卖;B.买货出卖的人。
1.菜市场里很多摊贩已经开始准备收摊了。 ( )
2.贩卖人口是违法行为。( )
3.他随叔父来外乡贩羊卖马。(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万象更新—— 间断—— 可靠——
五、选词填空。(4分)
浓稠 黏稠
1.离地面一米的地方,浮动着( )而浓厚的白色雾气,像是有生命般地
2.夜色如( )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
甜腻 甜蜜
3.少先队员带着( )的笑容欢度自己的节日。
4.妈妈做的腊八粥( )又顺口。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用加点词造句)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仿写比喻句)
七、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0分)
1. ,寒食东风御柳斜。
2.纤纤擢素手, 。
3. ,泣涕零如雨。
4.中庭地白树栖鸦, 。
5. ,老大徒伤悲。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文章是按照 顺序写的,作者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详细写了 、 、正月初一、 这四天的情景,而对过小年、 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的相对简略,这样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2.《腊八粥》中,作者围绕“ 讲了八川等不及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及最后吃粥的满足感的事,表现了作者对 的情感。
3.《十五夜望月》中的“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4.唐东杰布是 的开山鼻祖。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文中提到了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名著,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另外两部。(2分)
2.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体现元宵节美的句子。(2分)
3.作者写了元宵节的哪三种灯来表现元宵节的热闹 (3分)
4.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元宵节风俗呢 说说那一天你会干些什么。(2分)
十、课外阅读。(11分)
木偶戏(节选)
布袋木偶产生于明朝。因布袋木偶头部连在布袋上,艺人用手伸入布袋内操纵木偶,故称“布袋戏”。明清至今,流传于闽南民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布袋木偶是把木偶头和木偶的衣服连接起来,衣服像一条口向下开的布袋。表演时,艺术家把手伸进这布袋型的衣服里,食指套进木偶头腔内,大拇指和另三个指头套进左右两个衣袖里,靠着灵活自如的手指掌控,把各种木偶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经典传统剧目有《大名府》《雷万春打老虎》等。布袋木偶分为泉州的南路和漳州的北路两大流派。
关于布袋木偶的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明代嘉靖年间,泉州有一秀才,姓梁名炳麟,因屡试不第,颇为灰心。这年,他再赴省城福州会试,问卜于九鲤仙公庙,当天晚上梦见仙公执其手,题上“功名在掌中”五个字。梁炳麟醒后,以为神明指示有“掌握”和“易如反掌”之意,不料再次名落孙山。梁秀才认为神明戏弄自己,遂断绝仕意,以其满腹文史知识为材料,在乡里说书为生。一天,他偶见提线傀儡戏的演出,略有所感,乃自雕木偶,以手掌代线操作,而木偶操作更见灵活。梁炳麟于是用稗官野史的记载编造戏文,演于乡里之间,以抒胸中愤懑。但读书人的脸皮薄,他又采用“隔帘表古”的形式表演,也就是隔着帘幕,做有表演性的说书。孰料就此轰动,到处争相聘演,声名鹊起。梁炳麟这才悟出神明所示“功名在掌中”之意,而俗称“布袋戏”的掌中戏也就流传了下来。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栩栩如生:
声名鹊起:
2.布袋木偶产生于 朝。经典传统剧目有 等。分为 的南路和 的北路两大流派。(4分)
3.从文中找出布袋戏是怎样表演的,用“ ”画出来。(2分)
4.简要说明秀才梁炳麟是怎样发明木偶布袋戏的。(3分)
十一、写作。(30分)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特别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更是丰富多彩,请写一个你了解到的家乡的节日风俗。
要求: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少于400字,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