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儿童诗两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5 10: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校: 清丰县第三实验小学
任教班级: 五 年级 二班
任教学科: 语文
姓名: 侯文华
二O一一年二月
课题名称 9、儿童诗两首
班级 五·二班 科目 语文 课时 一课时 执笔人 侯文华
执教人 侯文华 授课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出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边读边想象,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并且鉴赏诗歌写法,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课文的录音带 2、搜集、阅读儿童诗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朗读诗歌,引入课文感情朗读,体会意境比较朗读,深入理解诵读诗歌 组织朗读:童年的生活丰富美好,让人留恋,于是世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儿童诗歌,你知道哪些儿童诗?板书课题,播放课文录音带。指导学习《我想》布置学生自读诗歌,将诗歌读流利,读准字音。在“我”的众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向往?读着这些愿望,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在什么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指导朗读指导学习《童年 的水墨画》让学生自读诗歌,将诗歌读流利,读准字音在这三幅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三幅画分别描述了哪些学习、生活的场景?播放诗歌录音谁来用的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从这些画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两首诗歌,在小组内讨论,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全班交流,随机点拨《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组诗的主题相同,内容不一样。《我想》描写的是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 的水墨画》描写的是一组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是确实存在的东西。《我想》押韵,《童年 的水墨画》不押韵播放音乐,让学生自由诵读诗歌鼓励朗读,谁来把你喜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鼓励背诵,既然你这么喜爱,就把它背下来吧。 朗读自己知道的儿童诗,或背诵一两句,或说出诗歌的名字。听录音,受到感染。学习诗歌《我想》自读诗歌,梳理字词说出自己的想法,朗读相应的段落品读自己喜爱的愿望,想象情景。想象愿望滋生的理由。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自读诗歌,梳理学习字词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那一首诗,概括诗意 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河里游泳闭目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自由表达,融合想象品出快乐的滋味朗读诗歌,读出欢快、美好的感觉。小组合作学习,充分朗读思考和交流,梳理两首诗的不同点。全班交流了解组诗的形式回忆愿望和场景的内容掌握有关“押韵”的知识,认识到儿童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自由朗读在班上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爱的部分,并说明理由,体会语言。背诵 创设读诗,学诗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想象,再现画面,感悟意境。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感悟诗境对比诗歌和组诗的不同,了解文学常识。拓展常识让学生在喜爱的基础上进行自愿背诵,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流程图) 9、儿童诗两首 幻想 →安、装、接、种 丰富的想象力我想 变化想象→悠、长、望、飞 对美的追求及向往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钓鱼的孩子→快乐 童年生活快乐 江上→戏水的孩子→调皮
七、课堂检测设计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 2.学写儿童诗 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
八、小结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九、反思
本文选入的两首诗充满想象,很有韵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中有图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给学生提供朗读和想象的空间,给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让学生拿起笔,也来当当小诗人,表达一下自己的生活,从中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