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七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读“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 亚洲中部的主要地形是( )
A.盆地、平原 B.丘陵、高原 C.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
2. 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A.南部高,北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髙
3.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主要河流( )
A.均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B.均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C.大多数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 D.多数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川众多,气候类型多样。读下图,完成4-5题。
4.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亚洲西临太平洋,北临印度洋
C.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亚洲西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5. 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C.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D.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较小
6.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分布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 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 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8. 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土流失 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 D.季风活动
9. 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
A.气温 B.地形 C.土壤 D.降水
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10-13题。
10. 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 )
A.潮湿 B.干旱 C.寒冷 D.温暖
11. 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 )
A.地震频发 B.石料缺乏 C.土质疏松 D.山洪多发
12. 亚洲地势特点是( )
A.西部高,中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3.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气候类型复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C.是世界第一大洲,跨经度最广 D.长河众多,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二、多题型复合题
14. 区域学习重在方法,让我们运用学习大洲的方法来认识我们生活的亚洲。图1为亚洲地形结构统计图,图2为景观图,图3为亚洲气候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定位置(看海陆、找特殊纬线)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特殊纬线)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来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三面濒临海洋,其中北临洋,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析气候
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至少2点)。④→③→②年平均气温逐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3)看地势
据图1可知亚洲地形类型以为主。据图3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亚洲的地势特点为。
(4)识水系
亚洲水系结构呈特点。图3中亚洲河流特征深受气候的影响,亚洲西部河流少,水量小的原因是。关于亚洲水系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缺少内流河,内流河地域面积狭小 B.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 D.东部河流数量少
(5)探生活
图2景观表现了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甲图中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狗拉雪橇,结合图3简要说明当地居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5.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右侧的方框内标出两条重要纬线的名称。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A大洋B半岛C。
(3)亚洲陆地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大洲,亚洲地表起伏很大,地势中部,四周。
(4)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是( )
A.呈辐射状向四周分流 B.从四周向中部汇集
C.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D.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5)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北亚东部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6.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摘《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亚洲示意图(图1)
材料三: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图2)
(1)图1中甲是海峡,乙是山脉。
(2)图2中A地属于(气候类型)气候,B地河流主要注入洋,C地生活的主要是(颜色)人种。
(3)流经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毕河支流众多,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较低,试分析其航运价值低的原因。
(4)简述亚洲三大文明古国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 案
1-13 D CDCBA BDDBACD
14.
(1)北 赤道 北冰 白令
(2)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降低 纬度
(3 高原、山地 中间高、四周低
(4 放射状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5) 图中甲是生活在亚洲北部的居民生活,由于该地纬度高,气温低,人们用狗拉雪橇出行乙是生活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屋顶坡度大。
15.
(1)北回归线、赤道
(2) 欧洲 印度洋 阿拉伯半岛
(3) 一 高 低
(4)A
(5)C
16.
(1) 白令 乌拉尔
(2) 热带沙漠 印度 黄色
(3)纬度高,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不发达。
(4)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