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默写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默写类试题 专项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6 14:5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 默写类试题 专项练习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李白《蜀道难》中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用动物来存托山势之高险。
(3)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补全下列句子。
1.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细草微风岸, __________。……__________,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4.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_。…… 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苏洵在《六国论》的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 __________, 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喻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6.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 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君王临幸。
7.《左转·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 __________。”
8.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 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2.陶渊明的《饮酒》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_________, 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眼前秋景,下片转入对往昔生活和“同学少年”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起了很好的承接过渡作用。
2.战国时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至今仍激荡人心。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
4.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表达作者的惆怅苦痛,当时就情绪惘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月烘托举酒话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填空。
(1)《屈原列传》中,强调《离骚》完全阐明了国家治理规律的句子是: ,
(2)《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话是: , 。
(4) , 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
(5) ,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高适)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2)“叹年来踪迹, ”出自柳永的《 》。
(3)周邦彦《苏幕遮 燎沉香》中虚写故乡景物的句子是“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苦劳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磨难对弱者来说是阻碍,对强者来说是财富。孟子的《生于优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经历磨难的好处。
(3)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其越来越骄横顽固。
10、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⑵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⑶世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⑷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⑸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11、名篇名句默写。
1.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常和同学到湘江游泳并写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样气势豪迈的诗句,后来他在《沁园春·长沙》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 __________”就是对这一时期这一生活的回忆,其实两者都是借写游泳以言志。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
4.习近平同志讲话原文:“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__________。”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5.习近平同志讲话原文: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6.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写出了康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7.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__________, 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3.《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烛之武退秦师》
(1)《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君之薄也。
(3)《烛之武退秦师》中,写烛之武用假设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主动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武。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让它长大。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就提出了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主张,他说______________,那样鱼鳖就吃不完。
②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他指出人要改造成为智慧明达、行为不犯错误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
③贾谊在《过秦论》上篇中,着重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④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如梦,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___”。
(4)《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
2.《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包含比喻和对比的句式,表现出因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3.在 出师表 中,诸葛亮写出了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自己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通过绘平地上倒水,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来喻人生的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全下列句子。
1.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3.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不断涌现这一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填空。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而产生联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20、请将下表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类别 古诗文句子 出处
自然风光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离情别绪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襟怀抱负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21、古往今来,大批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信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代“牧羊人”杨善洲“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退休后植树造林,老骥伏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致力于让天下百姓吃饱吃好,奉献终身。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写女子故意躲藏,男子着急抓耳挠腮,徘徊原地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女》
2.怨不在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离骚》中写想到草木由盛到衰,恐怕自己逐渐衰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23、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5、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8、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29、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名人的事迹让人心生敬佩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危受命的担当令人感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舍身取义、以身报国的气节令人尊崇。
30、补写出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有一句“①__________”,借助动物作喻,说明天地广阔,慨叹生命何其短促。
2.《卫风氓》中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用桑枯叶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感慨良深。
3.《蜀道难》中李白写景由静而动,水石激荡,山谷轰鸣即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4.画图省识春风面,⑥__________。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⑦__________ 。
3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皇天后土,实所共鉴。_____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李密《陈情表》)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__________,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7.《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只是施了些小恩惠,神灵是不会降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左丘明《曹刿论战》)
8.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刘向《邹忌讽齐王纳谏》)
3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材的直与曲来阐明人们要接受约束并不断学习的道理,接着又用假设的语气“ ”,进一步指出木材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 ”。
(2)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 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 ”。
33、根据提示,补写下列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5.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传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回。《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用了这个典故。
3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上》)
2.吾师道也,__________。(韩愈《师说》)
3.瓦缝参差,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5.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6.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陆游《书愤》)
7.陶潜在《归园田居》中,用两个比喻来表达被困官场时的不自由和对田园的向往,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认为可以终身行之的“恕道”,其具体做法,《论语十二章》中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3.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
4.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5.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6.《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当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习态度。
7.玉不琢,__________,人不学,__________。
3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终已不顾。(《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所在的中学举办成人典礼,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王安石曾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告诉我们无限风光常在险峰,因而人们很少能到达那里。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3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l)悟已往之不谏,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小楫轻舟,___。(周邦彦《苏幕遮》)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5)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高三学生百日誓师大会,邀请了校领导、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同学们发出号召、表达决心,其中要引用两句古诗词。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同学们,我们唱着青春的歌一路走来,我们攀登坎坷书山,挥桨茫茫学海,逐梦之路将浓缩为百日的时光。在这庄严神圣的一刻,我想起古人曾说:“___,___。”让我们庄重宣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愤图强,铸就辉煌!
3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39、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太平,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而整治好家庭的前提是提高自身修养。《大学之道》中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是: , 。
(2)蹑足行伍之间, 。
(3)明道德之广崇, ,靡不毕见。
(4)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5) ,振长策而御宇内。
4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悟已往之不谏, 。
(2)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生当陨首, 。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6)《逍遥游》中,描写鹏鸟由北溟徙于南溟的壮观图景的句子是: , 。
(7)《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 。
4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两问句形式写出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2.高適《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军中将士的苦乐不均以及边关将领战败的重要原因。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主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将进酒》中表达诗人自信满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 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
(4)《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 。”
4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归有光《项脊轩志》)
(3)《过秦论》中,作者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指出施行仁义重要性的句子是“ ”。
(4)《种树郭橐驼传》中说:“其莳也若子, 。” 育人与种树相似,既要精心呵护,又要及时放手。
4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惶恐滩头说惶恐, 。
(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 。
4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靡有朝矣。
2.苏轼 水调歌头 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3.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中展现出战士深深的忧虑之情和直接描述了边塞军人的状态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1)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解析:
2、答案:1.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吴楚东南坼; 戎马关山北; 3.危樯独夜舟; 名岂文章著; 4.解鞍少驻初程; 纵豆蔻词工;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6.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7.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8.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
3、答案: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朱弦已为佳人绝 ; 青眼聊因美酒横; 3.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解析:
4、答案: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3.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5.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
解析:
5、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
6、答案:1.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3.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6.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解析:
7、答案:1.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4.楼船夜雪瓜洲渡; 5.大漠穷秋塞草腓
解析:
8、答案:(1)花近高楼伤客心;
(2)何事苦淹留; 八声甘州;
(3)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解析:
9、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3)独夫之心; 日益骄固
解析:
10、答案: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⑵江山代有才人出,⑶教然后知困。⑷入则无法家拂士,⑸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11、答案: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士皆嗔目; 发尽上指冠; 4.风景这边独好。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7.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解析:
12、答案:1.万类霜天竞自由;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4.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13、答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知;以乱易整
解析:
14、答案:①数罟不人泠池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解析:
15、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一尊还酹江月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析:
16、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 ;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此题注意“谣诼”“蜉蝣”“粟”的写法。
17、答案:1.长使英雄泪满襟;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与弟子
5.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解析:
18、答案:1.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2.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19、答案:(1)輮使之然也
(2)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解析: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20、答案:谁家新燕啄春泥;大漠孤烟直;随君直到夜郎西;山回路转不见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燕”“啄”“郎”“庇”“俱”“蚕”“蜡炬”。
21、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22、答案: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3.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解析:
23、答案:夜阑卧听风吹雨
解析:
24、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25、答案:志在千里
解析:
26、答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27、答案:万古惟留楚客悲
解析:
28、答案:英雄末路当磨折
解析:
29、答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30、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环珮空归夜月魂;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环佩空归月下魂; 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解析:
31、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愿陛下矜悯愚诚; 3.其孰能讥之乎; 4.思垂空文以自见; 5.则仆偿前辱之责 ; 6.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7.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8.能谤讥于市朝
解析:
32、答案:(1)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
解析:
33、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
2.眄庭柯以怡颜;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6.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
34、答案:1.仁义不施;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多于周身之帛缕; 4.酾酒临江; 5.澄江一道月分明; 6.千载谁堪伯仲间; 7.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8.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解析:
35、答案: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那榆阴下的一潭; 3.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金沙水拍云崖暖; 5.大行不顾细谨; 6.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7.不成器; 不知义
解析:
36、答案:(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2)玉露凋伤枫树林
(3)烽火扬州路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37、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梦入芙蓉浦;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有志者,事竟成。
解析:
38、答案:(1)玉露凋伤枫树林
(2)齐彭殇为妄作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析:
39、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解析:
40、答案:(1)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2)而倔起阡陌之中;
(3)治乱之条贯;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5)奋六世之余烈
解析:
41、答案:1.知来者之可追;
2.鸟倦飞而知还;
3.泉涓涓而始流;
4.死当结草;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6.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析:
42、答案: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2.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
43、答案:1.袅袅兮秋风;
2.一一风荷举;
3.小楼昨夜又东风;
4.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44、答案:1.而臆断其有无;
2.珊珊可爱;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其置也若弃
解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45、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其文约; 其辞微;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解析:
46、答案:1.舜发于畎亩之中;
2.零丁洋里叹零丁;
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47、答案:1.夙兴夜寐;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