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6 09: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蒙古族的兴起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掌握蒙古灭西夏与金的相关史实;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政权。
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
教学难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相关资料 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蒙古包及成吉思汗像
学生观看,教师问: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人?他是谁?在历史上,这个民族创造了怎样的辉煌历史?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0课内容。
板书:第10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讲授新课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根据成吉思汗画像学生阅读教材47-48页内容,了解蒙古兴起的背景、概况。
教师讲述: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部落,相互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学生阅读48页相关史事,请一个学生归纳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其统治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
2、巩固统治措施 ①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②行政和生产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制度
③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教师过渡:蒙古政权建立后,通过上述措施蒙古族发展壮大,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
二、蒙古灭西夏和金
学生阅读教材48页内容,了解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
灭西夏 灭金 灭南宋
板:1、灭西夏和金
学生根据课文简述灭西夏和金的时间(1227 年西夏灭亡,1234年金亡)
板:2、影响: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南北对峙)
过渡:多媒体展示忽必烈图像,教师解图:
教师:忽必烈乃成吉思汗之孙,1260年继承汗位。他早年就对唐太宗开创太平盛世的业绩十分向往,他效仿李世民“思大有为于天下”,广纳贤才,访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1279年,忽必烈的铁骑踏碎南宋残余,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板:1、元朝的建立
① 背景: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改行汉制。
学生阅读49页相关内容
多媒体展示:
举措 具体表现
取汉儒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余”
治国安民方略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实施汉制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后
②建立:
教师简述元朝的建立情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学生:阅读49页最后一段内容,归纳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情况及影响。
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亡;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残余,完成全国统一。
板:2、元朝的统一 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师生共同阅读50页知识拓展文天祥:探究对文天祥评价
多媒体展示: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百姓的愿望一致,是正义的行为。抗元
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的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但不可否认元
统一的进步性。
课堂小结: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文天祥的正确评价。
作业布置:
1、50页第二题
2、完成基础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10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蒙古政权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①军事方面:建立一支护卫部队
2、 巩固统治措施 ②行政和生产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制度
③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1、时间:
二、蒙古灭西夏和金
2、影响:
1、建立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2、统一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