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师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首师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10:1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首师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生 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36 分)
1.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 1/2 可以存活。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 全为紫茎,F1 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A.3:1 B.7:1 C.5:1 D.8:1 2.已2.知绵羊角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子代中也会出现有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 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 3∶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人类中显性基因 A 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 B 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患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 AaBb 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 7/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 AaBb 的孩子
4.某种昆虫的眼色有红色、黑色和白色三种,分别受到基因 EA、EB、e 的控制。某实验室选择多只纯合的各种眼色的昆虫相互交配,F1 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红眼 黑眼 白眼
红眼 红眼 黑红相间眼 红眼
黑眼 黑红相间眼 黑眼 黑眼
白眼 红眼 黑眼 白眼
A.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B.EA 对 EB、e 为显性,
EB 对 e 为显性
C.F1 的红眼杂合昆虫和黑眼杂合昆虫交配, 根据后代的表型能确认后代的基因型
D.黑红相间眼与白眼昆虫进行交配,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红相间眼:白眼=1:1
5.某植物花色由基因 D(褐色)、d(白色)控制,D 对 d 为完全显性。萼片形状由基因H(卷)、h(直)控制,H 对 h 为完全显性。基因型为 DdHh 的个体自交,假设后代数量足够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代中两相对性状均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B.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可能为 1:2:1、3:1
C.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5:3:3:1,说明基因型为 DH 的配子致死
D.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7:1:3:1,则致死配子的基因型不可能是dH
6.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 F1,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不考虑 XY 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 F1 F2
正交 残翅♀×小翅♂ 长翅♀、长翅♂ 9 长翅(♀、♂):3 小翅(♂):4 残翅(♀、♂)
反交 小翅♀×残翅♂ 长翅♀、小翅♂ ?
A.正交 F2 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 6 种,其中纯合子占 2/9
B.正反交 F2 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有 2 种、4 种
C.反交 F2 中的残翅雄果蝇与纯合的小翅果蝇交配,后代中小翅果蝇占 1/3
D.反交 F2 中雌性果蝇的表型比是长翅:小翅:残翅=3:3:2
7.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 表现为灰色,aa_ _表现为黄色(约 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 全为青色鼠,F1 雌性和雄性交配,理论上 F2 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A.9/16 B.9/14 C.3/4 D.10/13
8.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9.某雄性生物(2n=8)基因型为 AaBb,A、B 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生物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一个基因型为 Ab 的精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 DNA 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 8 个
B.甲时期细胞含有 1 条 X染色体、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
C.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 或 aB
D.若该生物与基因型为aabb 的雌性测交,子代分离比为 45:5:5:45,则该雄生物中发生互换的精原细胞的比例为 1/5
10.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据图分析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0-a、b-c 阶段为有丝分裂(或包含有丝分裂)、a-b 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 点→M 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④MN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小鼠是研究遗传病的模式动物。图 1 为雄鼠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图 2 表示不同细胞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 1 细胞处于 减 数 分 裂 Ⅰ 后期,其对应图 2 中的细胞 b
B.图 1 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Y、AX、aX
C.若 b-e 代表某细胞的不同分裂期,则其先后顺序为 b→d→c→e
D.图 1 细胞中基因 A 和基因 a 发生分离的时期仅是减数分裂Ⅰ后期
12.图 1 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基因用 A、a 表示,乙病基因用 B、b 表示,其中一对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B.III-12 的基因型为 AAXBY 或AaXBY
C.III-10 和 III-12 婚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4/9
D.III-11 的甲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 I-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64 分)
13.(每空 2 分,共 20 分)图 1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图;图2 表示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图;图 3 表示某些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模型图;图 4 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分子数变化柱形图。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A1B1 段上升的原因是细胞内发生________,图 3 中能够对应 B1C1 段特点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若图 1 和图 2 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程,则图 1 中发生 C1D1 段变化
的原因与图 2 中________段的变化原因相同。(2)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能
够发生________,形成四分体,常有________现象。图 3 的 a 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b 细胞处于 ________(填时期),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
(3)图 4 的甲、乙、丙、丁所对应的时期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时期。丙所对应的时期
对应图 3 中的________(填字母)细胞。
14.(16 分)自然界的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为 XY 型,其茎色有灰绿色和黄色,叶型有宽叶与窄叶,依次由一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将多株纯合灰绿色宽叶雌株与多株纯合黄色窄叶雄株进行杂交得到 F1,F1 随机交配得到F2,统计 F2 的表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灰绿色宽叶(株) 灰绿色窄叶(株) 黄色宽叶(株) 黄色窄叶(株)
雌株 1200 0 400 0
雄株 600 600 200 200
据表中数据可知,叶型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控制茎色、叶型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___。
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控制宽叶与窄叶的等位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道是仅位于 X 染色体还是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如上图所示),请写出 F2 中窄叶雄株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
现有各种纯合植株若干,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等位基因(B/b)仅位于 X 染色体还是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15.(28 分)为了适应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趋势,研究水稻耐高温的调控机制,对
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 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 1/4,说明耐高温为 性状,且最可能由 ________对基因控制。 (2)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 3 号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探究甲、乙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不考虑互换):
实验方案: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图 1 中 F1 在________期,3 号染色体发生互换,产生 F2 中相应的植株,然后用 F2 植株进行 ,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 R1—R5。
②对 R1—R5 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 2、图 3 所示。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分子标记)之间。
(4)基因 OsWR2 的表达能促进水稻表皮蜡质的合成。为了验证“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研究小组以突变体甲为对照组,实验组为基因 OsWR2敲除的突变体甲,将两种水稻置于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蜡质含量及耐高温性。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36 分)
1-5:CABCB 6-10:CBBDA 11-12:DC
二、非选择题(64 分) 13. (20 分)
(1)DNA 复制(染色体复制) b、c、e D2E2
(2)联会(相互配对) 交叉互换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分裂中期Ⅰ) 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3)甲 d
14. (16)
宽叶 F2 中雌雄植株茎色均为灰绿色:黄色=3:1,说明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 叶型性状雄株宽叶:窄叶=1:1,雌株全为宽叶,说明(B/b)位于性染色体,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4 分)
XbY、XbYb
让多株纯合窄叶雌株与多株纯合宽叶雄株杂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4 分)
若子代雌株、雄株均为宽叶,说明(B/b)位于 X 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雌株为宽叶、雄株为窄叶,说明(B/b)仅位于 X 染色体上(4 分)
15.(28 分)
(1)隐性 1
(2)让甲与乙进行杂交后,再自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4分) F1 和 F2 都耐高温F1 不耐高温,F2 中不耐高温:耐高温=1:1 F1 不耐高温,
F中 不 耐 高 温 : 耐 高 温 =9:7 (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自交 caps3-caps4(4、分 ) (4)高温环境 实验组水稻植株蜡质含量低于对照组,且不耐高温(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