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六次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钦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六次考试生物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27 10: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钦州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六次考试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 DNA是遗传物质
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 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
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⑥萨克斯证明了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
A. 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2.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究,众多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一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培养基上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
二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三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四 大肠杆菌 将双链都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说明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
B.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 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 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 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5.从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到确定真正的遗传物质,是历史上多位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研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 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6.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并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蛋白质的一组未形成S型细菌菌落
C.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侵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5S
7.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了RNA也可以作为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 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8.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并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实验中加入S型细菌蛋白质的一组未形成S型细菌菌落
C.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侵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说明RNA是遗传物质
D.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5S
9.对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B. DNA的功能主要是作为遗传物质
C. 细胞内绝大多数遗传物质是DNA D.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0.下列关于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B. 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DNA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C.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的RNA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D. 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不充分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偏低
1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T2 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 DNA 的事实,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D. 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 DNA 的生物都以 DNA 为遗传物质
12.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所有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带上标记
B.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变异的物质
C.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进行悬浮培养时各组均会出现粗糙的菌落
D. 烟草花叶病毒重构实验中,根据烟草的感染症状可以判断病毒后代的类型
14.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
B. 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5.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使用的生物材料有肺炎链球菌、噬菌体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将R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再注入杀死的S型菌,小鼠可能不死亡
B. 将S型菌的RNA与R型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少量S型菌的菌落
C.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肺炎链球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D.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
16.下列实验及结果中,能作为直接证据说明“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
B. 病毒甲的RNA与病毒乙的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 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后可分离出S型活菌
D.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2噬菌体外壳蛋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17.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18.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使用的生物材料有肺炎链球菌、噬菌体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将R型菌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再注入杀死的S型菌,小鼠可能不死亡
B. 将S型菌的RNA与R型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少量S型菌的菌落
C. 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肺炎链球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D.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均为RNA
19.下列研究成果中,能证实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
A. 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实验B.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的实验D. 发现细胞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
20.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
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21.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很多,如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果为体外转化实验提出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B.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能有效消除人们认为体外转化实验中所用蛋白质仍有少量核酸的疑问
C.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结果能作为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证据
D. 四个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都是设法区分每一种物质,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
2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实验说明S型菌的DNA可促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
B.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C. 用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有少量含S
D. 用病毒甲的RNA感染烟草能获得病毒甲说明病毒甲的遗传物质就是RNA
23.人们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到最终认定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中的探索过程非常耐人寻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格里菲斯的实验建立在艾弗里实验基础之上,证实了转化因子的存在
B. 艾弗里的实验创造性的引入了DNA酶,说明开阔的思路与严谨的思维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C. 赫尔希和蔡斯根据病毒的组成及独特的增殖方式完成了实验证明,充分体现了实验选材的重要性
D. 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是对遗传物质内涵的补充,体现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4.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思小鼠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蛋白质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表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25.下列是遗传物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
C.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 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在探索生命之谜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科学家为之奋斗、献身,以卓越的贡献扬起了生物科学“长风破浪”的风帆。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用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得F3,则F3中黄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
(2) 研究发现皱粒基因(r)比圆粒基因(R)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比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末端少了61个氨基酸,推测其原因可能是r基因转录的mRNA比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________。
(3) 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
(4)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菌与被加热灭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菌,研究发现该S型菌是灭活的S型菌中的DNA进入R型菌转化而成,R型菌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
(5) 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
(6)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中________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7) 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用细菌进行实验,将亲代细菌的DNA用15N完全标记后放入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分别在0分钟、20分钟、40分钟取样,破碎细胞提取DN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得到的亲代DNA均为重链带,F1均为杂合链带,F2一半为杂合链带一半为轻链带,该实验说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________。
(8)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在体外进行DNA分子的扩增,在PCR仪中进行DNA分子扩增时,需加入原料、模板、酶及________,以保证Taq酶催化DNA子链的形成。
(9)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传递叫作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克里克提出的________来表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27.根据课本知识填空:
(1)孟德尔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法。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精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基因突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点)。
28.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格里菲思通过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__________,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2)艾弗里等人做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该实验与赫尓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似,都是__________。他们的实验都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赫尓希和蔡斯利用___________技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沉淀物中会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和 _________ 。
(4)噬菌体DNA复制时,由细菌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复制。若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20%,如果连续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___________个。
29.在探索生命之谜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科学家为之奋斗、献身,以卓越的贡献扬起了生物科学“长风破浪”的风帆。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用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得F3,则F3中黄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
(2)研究发现皱粒基因(r)比圆粒基因(R)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比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末端少了61个氨基酸,推测其原因可能是r基因转录的mRNA比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______。
(3)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种配子。
(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菌与被加热灭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菌,研究发现该S型菌是灭活的S型菌中的DNA进入R型菌转化而成,R型菌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
(5)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
(6)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中______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7)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用细菌进行实验,将亲代细菌的DNA用15N完全标记后放入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分别在0分钟、20分钟、40分钟取样,破碎细胞提取DN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得到的亲代DNA均为重链带,F1均为杂合链带,F2一半为杂合链带一半为轻链带,该实验说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______。
(8)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在体外进行DNA分子的扩增,在PCR仪中进行DNA分子扩增时,需加入原料、模板、酶及______,以保证Taq酶催化DNA子链的形成。
(9)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传递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克里克提出的______来表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30.-1,3葡聚糖酶可以水解许多病原真菌细胞壁外层的-1,3葡聚糖和几丁质,降解真菌细胞壁,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与繁殖。研究人员在植物中克隆到-1,3葡聚糖酶基因(BG2) 并转入苹果主栽品种, 以减少苹果真菌病害、实现无公害生产。
(1) BG2的克隆可利用 技术,这需要一小段能与该基因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 作为引物,在体外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常采用 来鉴定产物。
(2) 下图为利用PATC940(经农杆菌Ti质粒改造获得)构建BG2抗病质粒的过程。图中右下处的酶为 ,人工设计的复合启动子的作用是 。XbaⅠ酶切后的末端与SpeⅠ酶切后的末端能连接是因为 。
(3) 研究人员将转入BG2抗病质粒的农杆菌与苹果外植体共培养,以进行遗传转化。目的基因BG2将随着 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而进入细胞,并随其整合到该细胞的 上。
(4) 在完成遗传转化后,选择培养基中至少要加入两种抗生素,请推测其作用分别是:一种用于 ,另一种用于 。
(5) 需要不断观察和检测转基因苹果植株在田间的生长状态,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赋予了苹果植株 。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B 6.D 7.D 8.D 9.A 10.B 11.D 12.B 13.D 14.B 15.B16.B 17.A 18.A 19.B 20.A 21.A 22.B 23.A 24.D 25.A
26.(1)5/6(2)终止密码(子)(3) 4(4)基因重组(5)DNA是遗传物质
(6)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千变万化)(7)半保留复制(8)引物(9)中心法则
27.(1)假说-演绎;类比推理(2)减数第一次分裂;精子细胞核(或精核)与卵细胞核的融合(3)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或“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定含有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5)①普遍性;②随机性;③低频性;④多害少利性
28.(1)转化因子
(2)设法把DNA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开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3)同位素标记;搅拌不均匀; 保温时间过长(4)原料、酶、能量等
(5)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6)半保留;420
29.(1)(2)终止密码(子)(3)4(4)基因重组(5)DNA是遗传物质
(6)碱基对(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多样性(千变万化)
(7)半保留复制(8)引物(9)中心法则
30.(1)PCR 短单链核酸 琼脂糖凝胶电泳
(2)DNA连接酶 驱动转录和提高(增强) 转录活性
Xba1与Spe1酶切后的黏性末端相同
(3)T-DNA 染色体DNA
(4)杀死农杆菌 成功转化质粒细胞(组织)的筛选(或答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5)抗真菌特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