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西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西亚 同步练习(含解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26 12:5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西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制约西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劳动力缺乏 B.科技与资金 C.热量不足 D.水资源
2.阿拉伯国家的建筑物和男人传统的服装大都是白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生活习惯
C.文化传统 D.宗教
3.我国从波斯湾进口石油,油轮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白令海峡
4.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穿白色的宽大长袍,头戴头巾.与这种传统服装有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宗教 D.审美观
5.下列地理事物与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B.日本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C.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 D.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6.意大利的首都是( )
A.罗马 B.伦敦 C.雅典 D.巴黎
7.沙特阿拉伯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 )
A.便于沟通交流 B.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空气清新 D.能看到夜空的星辰
8.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五海"中不是海而是内陆湖的是
A.红海 B.黑海 C.里海 D.地中海
9.对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E河流是流入红海的尼罗河 B.B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波斯湾
C.C海峡处重要能源输出航线上 D.D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所在位置
10.读世界著名海峡(英吉利海峡、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示意图,海峡两岸地区最炎热干燥的是( )
A.B.C.D.
11.如图是“世界主要成石油运输路线图”,我国从波斯湾沿岸进口石油运往上海港,最近的航线依次是( )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B.波斯湾→直布罗陀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
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中东联系的三大洲是(  )
A.亚洲、非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非洲、欧洲 D.亚洲、欧洲、大洋洲
13.下列关于图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世界第二大半岛上 B.气候炎热,传统建筑为高脚屋
C.沙漠广布,收入水平低 D.居民多为阿拉伯人
下图是西亚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下面关于西亚的地理位置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 B.西临地中海,南临太平洋
C.位于“两洋三洲之地” D.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连
15.关于西亚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淡水资源丰富 B.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C.高原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 D.纬度高,热量资源贫乏
16.西亚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奉为圣城
B.这里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区
C.这里民族矛盾很少,地区和平稳定
D.国家富裕,多为发达国家
读亚洲图,完成下面17-21小题。
17.从所在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8.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热带、( )带和北寒带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南寒带 D.无法判断
19.判断图中河流①自南向北注入( )洋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0.从图中看,亚洲大河多“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
A.亚洲地形起伏大 B.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D.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1.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以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据此描述,判断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甲、乙、丙、丁中的哪一个地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图示地区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
23.下列关于西亚石油运输路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口西亚石油通过路线① B.路线②完全没必要,太绕远了
C.路线③只能到达地中海沿岸 D.三条路线运输石油均为到达中国的最佳路线
二、解答题
24.读“中东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沟通了两大洋:___洋和___洋,联系了三大洲:__洲和__洲和非洲。
(2)从图中看出,中东地区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冲,其中苏伊士运河连接了______海与_____海。
(3)中东地区_____气候广布,河流稀少,_____资源匮乏。
(4)中东地区居民大多属于_____人种(填白种、黄种或黑种),目前大多数居民信仰______宗教(填基督教、伊斯兰教或佛教)。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六甲海峡地处____地区(亚洲分区)。图中A表示____洋,B表示____洋,马六甲海峡是沟通这两个大洋最近的海上通道,C是____湾,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地区。
(2)F半岛上主要的国家是____,该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由于频繁的水旱灾害,粮食生产很不稳定,因此,该国进行了两次“____”。
(3)D表示____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4)E半岛上的地形特点是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半岛上基本没有河流。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A
【详解】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都是白色的,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这是因为阿拉伯人多居住在西亚和北非,西亚和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喜欢白色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的。故选A。
3.A
【详解】试题分析: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中东石油运输路线有三条,这三条路线都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故选A。
4.A
【详解】阿拉伯人大多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气候区,这里气候炎热,多风沙,穿白色的衣服反射阳光,宽大的衣服也有利于透气,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形、半岛和岛屿、半岛及其主要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故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故B错误;世界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故C正确;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故D错误。故本题选择C。
6.A
【详解】意大利首都是罗马,伦敦是英国的首都,雅典是希腊的首都,巴黎是法国的首都。认识欧洲西部国家及其首都,是学习国家地理知识逐步填充和外延的过程。不同首都对应不同国家,此类题可采用直接确定法和排除法,故A选项正确。
7.B
【详解】沙特阿拉伯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极少下雨;故选:B。
8.C
【详解】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其中“五海”中不是海而是内陆湖的是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欧分界线上,故选C。
9.C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E河是注入地中海的尼罗河;B海峡是曼德海峡,沟通了红海与阿拉伯海;C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是重要的能源输出海峡;D是位于伊朗境内的阿格罗斯山,故选C。
10.D
【详解】A英吉利海峡两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A错误。B是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B错误。C是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C错误。D是霍尔木兹海峡,两侧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D正确。故选D。
11.D
【详解】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目前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西亚石油输出路线有三条:①苏伊士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运往欧洲西部、北美洲;②好望角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运往欧洲西部、北美洲;③马六甲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运往东亚。根据波斯湾和上海港的海陆位置,从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上海港选择海洋运输所经过的路线为: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上海港。故选D。
12.中东地区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和非洲北部部分地区,这里处于三洲五海两洋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三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故选C。
13.由图可知,图中甲地是位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阿拉伯,是位于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传统建筑为墙厚、窗小的土坯房,高脚屋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传统建筑;沙漠广布,但由于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许多国家成了高收入国家;居民多为阿拉伯人,故选D。
14.西亚又称西南亚,位于亚洲西南部,故A错误;
西亚西临地中海,南临阿拉伯海属于印度洋,故B错误;
西亚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在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欧洲、亚洲、非洲,联系印度洋和大西洋,故有“两洋五海三洲之地”之称,故C正确;
西亚隔苏伊士运河和非洲相连,故D错误。
故选C。
15.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河流稀疏,淡水资源缺乏,故A错误;
西亚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故B正确;
西亚高原面积大,但荒漠广布,故C错误;
西亚纬度低,热量资源丰富,故D错误。
故选B。
16.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佛教发源于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故A错误;
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故B正确;
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冲突不断,故C错误;
西亚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故D错误。
故选B。
17.亚洲的经纬度范围约是10°S-80°N、25°E-170°W,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图中河流①是俄罗斯的鄂毕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许多大河“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造成该洲大河这种流向特点的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其中部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四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B正确。“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跟地形起伏大、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21.阿拉伯人的服装非常有特点,头围着围巾身穿长袍,长袍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因为在阿拉伯国家沙漠比较多,穿长袍可以有效的抵御风沙,还有一个原因是阿拉伯国家处于热带,温度比较高,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紫外线,由此可见阿拉伯国家的人们服装与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关。读图可知,甲是阿拉伯半岛,乙是印度半岛,丙是中南半岛,丁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甲阿拉伯半岛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为中东地区,此地区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石油资源,C正确。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森林资源缺乏,材料中无信息表明煤炭资源丰富,排除错误选项ABD,故选C。
23.读图可知,西亚绝大部分石油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出,主要有三条主要航线。中国进口西亚石油,主要是通过线路①,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A正确;苏伊士运河只能经过25万吨以下的油轮,②线路可以经过大于25万吨的油轮,去往欧洲西部及北美洲,是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B错误;路线③能到达地中海,也能到达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C错误;三条路线运输石油到达中国的最佳路线是①,D错误。故选A。
24.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了亚洲和欧洲和非洲,该地区位于“五海三洲之地”。
(2)从图中看出,中东地区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冲。其中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该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4)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
(5)中东地区居民大多属于白色人种,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
25.
【详解】(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地区;读图可知,A在亚洲的东部是太平洋;B在亚洲的南部是印度洋;C是波斯湾,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2)读图可知,F是印度半岛,最主要的国家是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季风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所以进行绿色革命,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新品种。
(3)读图,D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4)E半岛是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南部而得名。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山区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南部地势渐低,水流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