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平常的信》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不不平常的信》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05 12: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助学案
年 级 五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胡燕 备课人员 五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
教学内容 不平常的信 授课时数 2 执教者 舒琼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1文中插入了几封信的片断? 2“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与同学交流。 教学时,可抓住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品读,通过读来体会战士们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排长的第一封信。
二 主 体 学 习 1扣住题眼,理解词语教师可以板书“殊死”、“惨烈”等词,大家一起2教师可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死)—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排长写信)—发展(赵妈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感悟到赵妈的坚强和伟大)这一线索,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3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学生分角色读、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间轮读、挑战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相评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为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文章平中出奇的朴实美。 1读课文,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敌众我寡”的意思2朗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等句子,掀起情感波澜,感悟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3学生分角色读、小组间轮读、挑战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相评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
三 运用 拓展 1.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2. 你想对那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说点什么? 学生总结归纳。
第 2 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读中理解词语,从中感悟,体会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二 主 体 学 习 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2?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7?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8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1学生回答2学生学会批注3过渡句的作用4用简单词句概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5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
三 运用 拓展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在善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谎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 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并写上简单的推荐词。 学生写上简单的推荐词。组内交流。
四 板书 设计 不平常的信蒙生妈 赵蒙生悲壮 光荣 坚强 伟大
五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信为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索贯穿全文的记叙文。它向人们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和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文章首先介绍故事背景:1945年3月,“我”和战友们为跟日军抢占一个小型机场,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然后交代故事的起因“战友赵蒙生光荣牺牲”;接着相继插入排长的第一封信和英雄妈妈的第一封回信;再用“就这样,我们一直和英雄的妈妈保持着联系,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这一过渡句,引入英雄妈妈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文章语言朴实,平中出奇,言简意赅,结构谨严,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英雄母亲托人代笔的最后一封信,体会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年级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助学案
年 级 5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胡燕 备课人员 全组语文教师
教学内容 18《革命烈士诗两首》 授课时数 2 执教者 舒琼
教学目标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借助资料了解诗歌。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意思,体会革命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革命的生死观。
教学难点 读懂诗句意思,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教学准备 悲壮的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革命烈士诗两首》,就是他们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严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两首诗。 学生畅谈知道的革命先烈事迹。 《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悲壮美,一种不可压抑的阳刚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共产主义精神美。要把《囚歌》这首抒情诗教得有情。教师必须“进入角色”,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囚歌》的情感美。 
二 主 体 学 习 二、检查生字学习情况三、讲读《囚歌》 1. 简介作者生平。 2. 解题,教师范读《囚歌》。 3.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的意思和思想感情。 4. 讲读第一节。学生自由读,想一想:叶挺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诗的?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体会“人”、“狗”、“门”、“洞”及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句话中带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一节诗的意思。教师小结。 5. 讲读第二节。学生齐读第二节,想一想:第二节讲的是什么内容?指导朗读。 6. 讲读第三节。“地下的烈火”指什么?“活棺材”又指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7. 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自学生字。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的意思和思想感情。 体会“人”、“狗”、“门”、“洞”及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句话中带点词语的意思人:指坚持革命的革命者;狗:指人民的叛徒、敌人的走狗。一个声音:敌人的欺骗利诱声。地下的烈火:蕴育在人民之中的伟大的战斗力量。活棺材:敌人的监狱、牢房,吃人的旧社会、黑暗的旧世道。烈火与热血:在斗争中牺牲、在牺牲中奋斗。永生: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 运用 拓展 让学生说说:你想对革命先烈们说点什么? 搜集革命烈士的诗歌
第 2 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叶挺同志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其实像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师讲述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历史事实。 学生看图片交流感受。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什么?(读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诲;读出了革命者对敌人的憎恨;读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二 主 体 学 习 1. 简介作者生平,教师范读《耕荒》。 2. 学生试着读一读,体会诗的意思,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 讲读第一节。《耕荒》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指名读第一节。教师小结。 4. 讲读第二节。学生齐读,想一想“满街狼犬”、“遍地荆棘”指什么。体会父亲当时写遗嘱的心情。指导朗读。 5. 讲读第三节。抽学生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会父亲的心愿。理解“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的含义。注意在朗读中体会“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所表达的情感。 6. 说说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7. 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试着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这是写给自己孩子的遗嘱,体会诗中的意思,自由交流。两首诗背景差不多,两位都是革命烈士,同学们试着联系《囚歌》中的词句意理解方法来理解这首诗歌。
  2?交流。重点对“荒沙”“满街狼犬,遍地荆棘”“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理解。
  3?猜想这位父亲在给孩子写遗嘱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气节和心愿。 4?朗读,读出父亲对孩子的爱,对敌人的憎恨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三 运用 拓展  1?儿子看到父亲的遗嘱时会怎样想?怎样做?
  2?假如你是作者的孙子,知道了爷爷的英雄事迹,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背诗歌搜集更多革命烈士的诗歌,开展革命诗歌交流活动
四 板书 设计 18革命烈士诗两首《囚歌》 《耕荒》追求真理、视死如归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成功之处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在多重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他们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比如学生谈到了“狗”,就是叛徒,走狗,卖友求荣的人。但小学生毕竟还小,他们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他们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这些我在教学前预想得还不够,因此课堂上实施时,有困难。  不足之处表现为:学生课外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不足,所以在课堂上,我不得不进行补充。后来我想:本课歌颂的是一种革命的气节,革命者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是有相同之处的,学生查阅关于作者的资料有限,如果将范围扩大些,让学生查阅革命者的故事,效果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也许会更丰富。  
年级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助学案
年 级 五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胡燕 备课人员 全组语文教师
教学内容 19《许世友四跪慈母》 授课时数 2 执教者 舒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母爱的伟大,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
教学准备 了解许世友将军的故事;搜集英雄名将的尊老故事。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一 故事引入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关于名将故事的文章。
  板书课题:19《许世友四跪慈母》
  2?交流: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汇报(许世友是解放军中一位富有传奇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的将军,他武艺超群、英勇善战,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豪杰。课文展示了将军无限柔情的一面。)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 主 体 学 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指名读课文,学生互评,教师再范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
  2. 说说课文具体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由发言,从中检查学生熟悉课文的情况。)
  3. 让学生讲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对于简单的问题,如词语、句子的理解问题,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弄懂,再抽学生相互补充,最后教师总结、纠正。对于大家共同的重难点问题在讲读课文时解决。三、速读梳理
   1?(师抓住交流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四跪”)质疑:我也和你们一样,想知道许世友为什么四次跪在母亲脚下。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找吧。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3?交流: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自读课文,小组完成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次数、时间、起因)许世友的语言、动作母亲的语言、动作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对比母子二人的语言动作,简单地写写感受
三 运用 拓展 搜集英雄名将尊老故事阅读许世友另外三次跪母的详细情况。
第 2 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1听写生字2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同桌互评听写。学生汇报。 为了革命事业,许世友东奔西走,转战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都不能在老人家身边尽孝,母亲却深明大义,明白自古忠孝两难全,让许世友动情。是的,娘的话,是理解,是博爱!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又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让我们在感悟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恩。
二 主 体 学 习 一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 http: / / www.21cnjy.com )1) 许世友是在哪几种情况下向慈母下跪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 读了课文你觉得许世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讨论交流。
  (1) 许世友是在哪几种情况下向慈母下跪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和补充。  (2)重点品读课后2题许世友与母亲的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你觉得许世友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把这些内容叙述清楚的?三、总结课文 第一次跪下(第2~4段):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许世友弄清楚来人是要买走幺妹时,便“扑通”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俺姐弟八人中要是一定要卖一个的话,那就卖我吧!”为了亲人的命运,他请求母亲留下妹妹。 第二次跪下(第5~8段):当许世友见到浑身是伤的母亲时,未及问候,便双膝下跪:“娘,不孝的儿子让您受苦了。” 自己参加革命,让母亲受连累,遭毒打,心中难受。第三次跪下(第9段):看着家里房屋被烧光,只有两座草棚,许世友百感交集,他抓住母亲的手说:“娘,您老人家受苦了!”说着,便跪在了母亲脚下。第四次跪下(第10~13段):临别之际,许世友忽然转过身说道:“娘啊,儿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您老就受儿一拜吧!”说着,便跪在了地上。为了革命事业,他不能留下来照顾受苦受难的母亲,心中满是愧疚和心痛。
三 运用 拓展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像许世友将军那样,牢记身边的亲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学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关心他们,报答他们。 课外写一篇《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小作文。
四 板书 设计 19许世友四跪慈母母子间深厚亲情
五教学反思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许世友四次向母亲下跪的情形。课文感情真挚,人物语言、动作刻画细腻,表现出了母子间的人间真情。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和叙述顺序,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作者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年级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助学案
年 级 五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胡燕 备课人员 全组语文教师
教学内容 鸡毛信 授课时数 1 执教者 舒琼
教学目标 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根据小标题,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海娃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难点 把握重点去感受海娃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1 课 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同学们给别人写过信吧?见过信封上插有鸡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的信吗?在抗战期间的革命根据地非常流行这种信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有关一封鸡毛信的动人故事。板书:鸡毛信。 学生质疑:为什么叫鸡毛信?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信中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用“鸡毛信”来命题?……)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去。联系学生了解的英雄故事,自然的引入对新课的学习。同时,紧接着在“围绕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检验了学生在预习时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整体感知课文,从整体入手,快速浏览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为课文的篇幅较长,因此我引导学生首先采用浏览与略读相结合的方式来读书,并提出明确的问题,检测学生浏览的效率。以读为本,重在点拨,抓住重点段落精读体验,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海娃的机智和勇敢。由于课文的自然段比较多,学生不便把握重点,因此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按小标题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握重点,细读 “藏信”、“夜逃”、“诱敌”三个小故事,进一步了解海娃送信的详细经过。深入体会小英雄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机智勇敢。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根据自己感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在精读课文后小组里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情节,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入情入境的朗读,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 主 体 学 习 1. 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适当点拨补充。) 2.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再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进行主要内容的概括。) 3 张连长为什么称海娃为小英雄?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学生自读勾画有关句段。 重点从以下5部分去体会海娃的机智勇敢: (1)“鬼子越来越近……朝着鬼子赶过去。” (2)“海娃一点儿也不怕……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3)“鸡叫两遍了……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4)“天亮了……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 (5)“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打呀!赶快打呀!” 4.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勾画的句段。 5 讨论交流:课文为什么要以“鸡毛信”为题? 6. 老师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鸡毛信”,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海娃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送信任务,遇到敌人把鸡毛信藏在羊尾巴底下,晚上被敌所困又担心鸡毛信的安危,乘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为了躲避敌人,鸡毛信曾失而复得,最后他不顾危险把敌人带进埋伏圈,顺利地完成了送信任务,让部队砸了敌人的炮楼。“鸡毛信”的背后歌颂的是小英雄海娃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学生自由汇报。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重点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傍晚送信→被敌所困→逃跑被抓→引敌入围。学生自读勾画有关句段。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勾画的句段学生组内交流,再推荐代表汇报
三 运用 拓展 用自己的语言按顺序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结合课文发挥想象,这封鸡毛信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四 板书 设计 鸡毛信抗日小英雄海娃机智 勇敢
五教学反思 《鸡毛信》是一篇自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备课时我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虽然很长,但是很符合孩子们的口味并且文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腻,于是我计划让孩子们通过自主学习,能通过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感受到海娃的品质。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课文很长,26个自然段,讲了六个小故事,重点是第二、三、五个,从中表现了海娃的机智、勇敢坚强。我是这样设计的:1、,一上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由于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没有预习,我便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出并解决生字,然后对于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每读完一段便回过头来了解一下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了解意思,这样一遍既能读通顺又能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通过实践,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项任务,不错。 2、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将这篇长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分成了几个小故事,然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这六个故事,比较哪几个故事写的最具体、最生动、最感人,这样既理出了文章的思路,还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得很浓。 3、自主学习,感受人物品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海娃的句子,包括描写海娃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你所画出的句子,读一读哪写词语或句子能表现出人物的什么品质?还有哪写词语或句子值得你去关注,值得你去思考?两节课上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惊讶,离我们这个年代很遥远的一个故事,竟然引起了孩子们很浓的兴趣,并且对于人物的表现能够分析得非常透彻,能够将那个年代海娃为什么这样做跟他的爱国精神进行联系,的确非常了不起。我从这篇课文中的学习中还感受到,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已经较强了,该放手时就要放手,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
年级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
武胜县烈面镇小学助学案
年 级 五 科目 语文 课型 新授
执笔人 胡燕 备课人员 全组语文教师
教学内容 积累运用五 授课时数 3 执教者 舒琼
教学目标 区别破折号的三种不同作用;积累名言,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难点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能把受到感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真实地记录下来,叙述详细、具体,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做好课前预习;搜集有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 1 课 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使用了破折号。那么这些破折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读一读文中的批注 同学们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关注文中对主人公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及个性特征。
二 主 体 学 习 “温故知新”:要让学生边读边体会破折号在各个句子中的不同作用,还可以再举例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语海拾贝”:可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感受名言的生动精练。
  这些名言都是表现人物气节的。  “互动平台”:结合题目中的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课文展开交流,注意不要局限于已给出的交流内容,可拓展延伸,让学生畅所欲言。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在读句子,加深对句子中破折号的理解。把“语海拾贝”中的句子熟读成诵。
三 运用 拓展 把《地震中的撑起》一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抄下来 积累好词好句,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第 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1教师出示人们孝敬父母的名言。2我们来讨论怎样孝敬父母? 学生读记名言,悟出这些名言告诉的道理。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不知道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的辛劳和汗水,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和报答父母及长辈。
二 主 体 学 习   1. 读课题要求。
  2. 分组交流:你是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
  3. 各组评出做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交流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有条理。
  4. 做得还不够好的同学,听了同学的发言,有什么想法,跟大家说说。 仔细聆听伙伴的话语,评一评谁做得最好?
三 运用 拓展 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父母回家时,立刻给他们送上一杯热茶。注意观察父母的神态变化。
第 3课时
序号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 尝试 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深受感动。感动是一种美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要用纯洁、真诚的心来体会。在我们的身边,哪些事曾让你感动呢?请仔细想一想,跟同学交流交流。
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中的人和事令你感到的地方。   可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中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不但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笔墨描绘下来。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其中的素材,那么他们的习作一定会绚烂多彩。
二 主 体 学 习 . 回顾本单元学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体会真挚的人文情怀。
   1教师可选择几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范文,启发学生如何选择习作素材,并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
  2书面表达,教师巡视,发现亮点,当即表扬,鼓励创新。
   3 同桌交换作文,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
  4自我修改完善。
  5班赏析成功作文。 一、学生明白写作要求:1表达真实的情感;2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二、拓宽选材学生自己听到、看到、亲身经历过的令自己感动的事。
三 运用 拓展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令你感动的地方重点写。适当地表达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 把你的习作读给父母听,根据父母的建议进行修改。
四 板书 设计 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五教学反思 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现在生活,我们只有在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才能做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
年级组长签字 教导处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