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拓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能力拓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6 20: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能力拓展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遇事就踌躇(chóu chú)很可能坏事,怎么克服呢?办法就是提高判断力,增强自信心。
B.李乔是一个很矜(jīng)持的人。
C.在真理面前,一切恐吓(hè)都是行不通的。
D.他们即将奔赴(fù)新的工作岗位。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熟练 惊喜 由衷 一针见血 B.签字 施行 审视 肃然起敬
C.土匪 锻练 眷恋 不声不吭 D.诊所 年龄 荣幸 摩天大楼
3.与句子“走也不是等也不是,急得我直跺脚”所表达的人物内心情感不一致的是( )
A.我不停地看表,盯着那慢慢移动的秒针。 B.他在屋子里团团转,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C.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D.我不停地踱步,焦急地望着公交车开来的方向。
4.“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上述语句是人物的( )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5.下列书写整篇文章的要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和作者各占一行,并各自居中,位置醒目。 B.字距可随意,不必均匀。
C.每段开头要空两格。 D.书写规范,整齐美观。
6.对“青山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忠骨”是指忠臣的遗骸,在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高度的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二、填空题
7.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在zhěn suǒ( )里,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脸色cāng bái( ),为了有个qīng xǐng( )的头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他的行为令沃克医生sù rán qǐ jìng( )。
8.辨字组词。
遥( ) 破( ) 仞( ) 摩( )
谣( ) 坡( ) 纫( ) 磨( )
9.将下列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一( )见血 微微一( ) 一声不( ) 从容( )定
青筋( )起 汗如( )下 ( )力一笑 ( )然起敬
以上词语中属于神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朝鲜来电希望将岸英安葬在朝鲜,毛泽东面临艰难抉择,请摘录描写毛泽东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写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仔细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用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急地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军神》片段,完成练习。
①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②“刘大川。”
③“年龄?”
④“二十四岁。”
⑤“什么病?”
⑥“土匪打伤了眼睛。”
⑦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⑧“邮局职员。”
⑨“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⑩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1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_______,人物是____,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
13.和文中“一针见血”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A.一锤定音 B.一语道破 C.一步到位 D.一本正经
14.联系短文,沃克医生为病人检查伤势后,为什么马上判定病人是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读文中划线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内心,你觉得他此刻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不屈的腿》,完成练习。
①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②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③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④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6.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
17.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18.“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
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学习作。
题目:他(她)_____________了
要求:① 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生气”、“伤心”、“发怒”、“激动”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 通过一件事来写。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注意写出这个人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矜(jīng)持——jīn,谨慎言行,拘谨而不自然。
因此选择B。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锻练——锻炼:duàn liàn,①冶炼金属。②通过体育活动增强体质。③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
故选C。
3.C
【详解】考查学生结合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内容,分析句子的表达形式进而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情感。
A、B、D中句子都表达了着急的心情。
C.表达了作者的兴奋之情。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神态描写主要是描写脸上的表情,描写时要用上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句中的“愣住”“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可以看出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格式的掌握情况。
标题和作者各占一行,并各自居中,位置醒目。
文章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结构完整的文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文章中应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同时注意每个标点符号占1格。
文章中的字距要均匀,书写规范,整齐美观。
故说法不正确的是B项。
6.B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该句意思: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是作者晓年写作的一篇短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马革裹尸,原义是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
故选项B说法有误。
7. 诊所 苍白 清醒 肃然起敬
【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清醒”的“醒”字注意右边不要漏写一横;
“肃然起敬”的“肃”字注意不要写成“萧”。
8. 遥远 破冰 千仞 摩天 歌谣 山坡 缝纫 磨刀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遥组词,遥远、遥感、遥控、逍遥、平遥、路遥、之遥、遥遥。
破组词,破碎、打破、爆破、破损、冲破、破裂、破晓、破落、破浪、残破。
仞组词,千仞,九仞,百仞,万仞。
摩组词,按摩、摩托、摩尔、摩抚、摩呵、摩罗、摩按、摩荡。
谣组词,童谣、民谣、谣言、歌谣、辟谣、造谣、谣诼、白云谣、传谣、谣传。
坡组词,上坡、下坡、坡地、山坡、坡度、缓坡、慢坡、陡坡、护坡、滑坡。
纫组词,缝纫、纫针、纫佩、感纫、纫兰、针纫、敬纫、纫箴、襟纫、至纫。
磨组词,敲磨、切磨、肉磨、揉磨、驱磨、点磨、砥磨、荡磨、盖磨、磋磨、达磨、打磨
9. 针 笑 吭 镇 暴 雨 勉 肃 微微一笑、一声不吭、从容镇定、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勉力一笑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一针见血:比喻论断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微微一笑: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从容镇定:表示面对任何事情能够做到淡定自若。比较冷静。
青筋暴起:外观发青的皮肤下静脉血管突然升起或兴起。
汗如雨下:汗水很多,如下雨一般。
勉力一笑:勉力意为尽力,努力。其字面意思是尽力或努力的一个笑容。
肃然起敬:肃然:庄严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佩服的心情。形容产生恭敬钦佩的感情。也作“肃然生敬”。
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微微一笑、一声不吭、从容镇定、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勉力一笑都是对人的面部表情的刻画。
10.摘录: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十分伤心,想见见自己儿子的遗骨。
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儿子安葬在朝鲜。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主要进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光荣牺牲后的艰难抉择,最后毛主席决定把爱子葬在朝鲜,并引用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升华全文,表现出毛主席常人的情感和伟人的胸怀。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当秘书告诉毛主席朝鲜方面要求把毛岸英同志安葬在朝鲜时“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并想“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从父亲的角度来看,此时的毛泽东是十分伤心的,想见见自己儿子的遗骨;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从国家主席的角度来看,此时的毛泽东想到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他不能高搞特殊化。这一刻,他想到的不仅是自己和儿子,还有国家和人民。所以最后,毛主席选择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儿子安葬在朝鲜。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1.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肯定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普通的父亲,无法接受失去爱子的现实,心中悲痛万分、难以言表。 “小王,小赵,小李……”我心里默默的念着这些名字。自从到点了之后,我一直盼着他们来,我一会儿拿出手表来看看几点了,一会儿看看门口,一会儿口中说:“他们什么时候才来呀?他们什么时候才来呀?”一会儿左顾顾右瞧瞧。
【详解】此题考查句型转化和语言表达。
(1)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首先,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不要”改为“肯定”);接着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去掉“岂”);最后把问号改为句号。
句子改为: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肯定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2)修改病句。
句子“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句子成分残缺,可以改为: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或者:他具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体会句子情感,用给出的词语写句子。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
从毛泽东主席“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抓住了毛泽东的动作,写出了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悲痛欲绝的心情。让我们体会到了毛主席当时因失去儿子而极度悲痛,难以言表的常人的情怀。
用给出的词语写几句话:
这道题需要从“焦急地等人”的情景中,结合学习到的描写手法,来体现人物内心。描写手法主要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根据这一点,组织语言,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如:时间分秒过去,对于我来说却如同三秋。我在他家门外,跺着脚,一圈圈踱着步子,风吹得我的头不由地紧触着。树叶随风飘落,可此时在我的心里,并非美景,只让我觉得心情烦闷,周周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
12. 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 沃克和刘伯承 刘伯承的眼睛受伤了 13.B 14.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伤势很重,可是他不但不慌张,甚至还很镇定,根据自己当过军医的经验,沃克医生判断出刘伯承是个军人。 15.这位医生不简单,居然能看出我军人的身份,看来经验非常丰富,我就不和他争辩了吧。
【解析】12.此题考查关键信息提取。
《军神》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外国诊所做眼部手术,拒绝使用麻醉剂,为他做手术的外国医生沃克称他为“军神”的故事,赞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读选段第①自然段“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可知故事发生在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
联系选段,可知,故事人物是:沃克和刘伯承。
读选段第⑥自然段“土匪打伤了眼睛”可知,故事的起因是刘伯承的眼睛受伤了。
13.此题考查词语解释。
一针见血:比喻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A.一锤定音:意思是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B.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穿了。与“一针见血”意思相近。
C.一步到位: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
D.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故选B。
14.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第⑨自然段“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可以知道沃克医生为刘伯承检查病情后,立刻判定“你是军人”的原因是:沃克曾当过军医,这样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从容镇定。
15.此题考查学生体会人物内心的能力。
“微微一笑”写出了刘伯承在医生面前的从容,表现了刘伯承的镇定、沉着。刘伯承的内心是平静、淡定的,可能会想:你说是就是吧,只要能给我做手术。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6. 文中指我和独腿军人从来不认识。 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7.B 18.军人虽然只有一条腿,但是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必将战胜种种困难,迎来灿烂的生活。
19.初春的早晨,一位独腿军人拄着双拐练习跑步。他摔倒了,不愿别人扶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练习跑步,“我”觉得那跑步声是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20.①外貌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神态描写
示例:句子②。独腿军人跌倒后,坚持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来。“撑”“挪动”写出了他站起来的艰难,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第二自然段: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可知,素不相识指的是我们之前不认识。
情不自禁是不能抑制、控制自己的情感。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联系句子: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可知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因此选择B。
1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联系第四自然段: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联系上文,据闻摔倒后自己吃力的撑着身体,站起来,军人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凭着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也战胜着生活中的困难。
1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读文章内容可知,我在一个早晨碰到了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军人,他拄着一副拐杖,在练习跑步,突然,他摔倒了,可不愿意别人帮助他,凭借自己的力量顽强地站了起来,继续练习。
20.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读画线句子①,可知描写的是军人的穿着,是对军人的外貌描写;
读画线句子②,可知描写的军人的动作,是对军人的动作描写
读画线句子③,可知描写的是军人的神态,是对军人的神态描写。
选择一句,分析描写的作用。如第三句,饱经风霜的脸上,难以忍受的痛苦可知对这位军人而言摔倒了再站起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他仍坚持,并不依靠别人的力量,从中我看到了这位军人战胜困难的决心。
21.
她成功了
一场比赛就是一次考验,而她是我们班级跳绳队的队员,在练习中她总是跳不过那一根普普通通的长绳。面对考验,她将何去何从?她能成功吗?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学校要举办一场跳绳比赛。班级给每个同学都分配了项目,她被分配到了跳长绳组,她并不太擅长这个项目。在练习的时候,她总是跳不过去,不是被绳子打到身上就是被绳子打到脸上。整个小组只要一个人出现失误,毫无疑问会影响到整体的成绩。每次她跳不过去的时候,脸上都会显出失望而又无奈的神情。其他同学只好关切地跑过来安慰她说:“没关系,你再多练一下,就好了!”  
她也曾想过:“要不要退出比赛呢?”她怕自己连累大家,影响班级成绩。但她更想给班级出一份力。如果她离开了,没有人能临时替代她,毕竟练习了很久。于是她决定不放弃,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在这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汗水常常打湿了她的衣衫。  
比赛的这一天终于到了,运动员们摩拳擦掌。运动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班级加油。跳大绳比赛即将开始,看得出站在队伍中的她很紧张。她的神情严肃,脸色苍白,小小的心脏因为紧张而突突突地跳得很快。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看着前面的队友一个接一个飞燕似地跳过去,马上就到她了,听着耳边传来同学们加油的声音,她似乎不那么紧张了。  
我看见她目光坚定,动作迅速,有节奏地跑到跳绳位置,纵身一跳,身轻如燕,她成功了!以后的几跳,她都跳得轻松自在,有如有神助。最终,她成功了,班级也成功了!  
故事里的她,就是我!在这件事之后,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成功。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半命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以“他(她)______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我们仔细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身边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刻他(她)怎么了?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他(她)怎么了。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