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一、选择题
1.以下各图中属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射出去的箭 B.拉长的弹簧
C.压弯的钢片 D.压扁的球
2.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手拉开弓 B. 运动员罚点球
C. 人压弯跳板 D. 熊猫拉弯竹子
3.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由运动员施加的
D.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不属于弹力
4.关于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 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这个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C. 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重心必须在物体上
5.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不属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力将实心球掷出 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C.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 D.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
6. 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
A. 手对气球的压力 B. 气球对手的支持力
C. 气球受到的重力 D. 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
8. 如图,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9. 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
B. “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
C. “常消毒”:常用的消毒湿巾的密度为
D. “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10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分别为( )
A.10N,20N B.10N,10N C.10N,0 D.0,0
二、填空题
1.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同一物体的引力的,一个60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医院的氧气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10kg/m3,为抢救病人,用去了其中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于20N的是 ①一只鸡 ②一只羊 ③一个苹果 ④一个鸡蛋.
4.人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同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一事例说明 .
5.如图所示,取一根钢尺,一端用左手手指按压在桌面上,右手的手指将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压至a、b两位置,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尺压弯至b位置。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物体的 ___________越大,对外界和它接触的物体间的弹力就越大。
6.一块岩石的质量是6kg,它所受重力是___________N。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这块岩石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N。
7.如图所示,一个烧杯里装有一定量的水,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和斜面上,观察水面情况,可以表明重力的方向是 。
三、作图题
1.画出用细线悬挂、靠在竖直墙上的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一小球沿斜面向下滚动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必须用直尺作图
四、实验题
1.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小考同学的观点(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如图甲是他第二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3 4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如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
2.在机械制造中有一个给大飞轮定重心的工序,该工序的目的是使飞轮的重心发生微小的位移,以使它准确位于轴心上.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80kg、半径为R=0.6m的金属大飞轮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心(图中两虚线的交点)自由转动.用力推动一下大飞轮,飞轮转动若干周后停止.多次试验,发现飞轮边缘上的标记F总是停在图示位置
(1)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初步确定飞轮重心P可能在图中
A.轴心正下方的某一位置
B.轴心左侧的某一位置
C.轴心右侧的某一位置
(2)工人在飞轮边缘上的某点E处,焊接上质量为m=0.4kg的金属后,再用力推动飞轮,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说明飞轮的重心已调整到轴心上了
(3)请在图中标出E的位置.
3.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方向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 ,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无异常后才可正常使用,这是为了检查 。
(2)据图甲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 (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4)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方向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