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6 21: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课时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领域 司空见惯 花圃 盐酸 溅到 石蕊魏国 搜集 蚯蚓 出版 阶段
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课文具体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事例写的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遇盐酸变红的事情中,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从而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第二个事例写的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第三个事例写的是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阿瑟林斯基从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这一现象中,发现了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这三个事例都是按照“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发明或发现”的顺序来写的。
2.请学生认真地读这三个事例,看看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点。全班交流。
3.你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学生自由交流)
4. 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请在文中画出来。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
示例:牛顿坐在树下看书,忽然一个熟透的革果从树上掉下来,正好砸中他的脑袋。(现象)他检起苹果,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呢 (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思考探究,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真理)
(1)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是发现问题,不断发问;!”是不断解决问题,追根求源,找到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相照应,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说理深刻。
联系课文所举的三个事例,我们知道“见微知著”中的“微”“著”分别指什么?


紫罗兰的变色
发明了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互相吻合
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3)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这句话对发现真理的条件作了说明,科学领域的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会”一词说明科学领域的发现也并不容易,指出了真理的发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只会给那些“善干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2.全班交流,:这篇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例加以证明。这样的文章叫论说文,也叫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1.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
2. 学生交流、展示,教师总结。
仿写课文
板书设计
真理
诞生
于一
百个
问号
之后
提出观点
印证观点
见微知著悟真理
锲而不舍寻真知
总结观点
波义耳
魏格纳
阿瑟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