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36张PPT)+学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36张PPT)+学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卷)+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27 08:22: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 大雁归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缄默”的“缄”、“迁徙”的“徙”、“狩猎”的“狩”等字的读音;熟记“雾霭”“缄默”“迁徙”“凋零”等词语的字形;了解有关利奥波德的文学常识。(重点)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
3.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抒情性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难点)
4.感受作者的情怀,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素养)
【重点难点】
1.熟记“缄默”的“缄”、“迁徙”的“徙”、“狩猎”的“狩”等字的读音;熟记“雾霭”“缄默”“迁徙”“凋零”等词语的字形;了解有关利奥波德的文学常识。(重点)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
3.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抒情性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难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案
1.了解作者
利奥波德(1887—1948), 著名生态学家、林业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 ”。其代表作《 》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2.了解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
3.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雾霭( ) 缄默( ) 迁徙( ) 狩猎( )
滑翔( ) 弥漫( ) 香蒲( ) 沼泽( )
瞄准( ) 水洼( ) 盘旋( ) 喧嚷( )
凋零( ) 咯咯( ) 稀疏( )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雾气。( )
②打猎。( )
③迁移。( )
④(草木)凋谢零落。( )
⑤闭口不说话。( )
⑥(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
⑦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
⑧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大雁归来 大雁归来——① 使者 保护④ 热爱自然
大雁日常 ② :辩论、低语
孤雁:③ 、伤心
群雁:喧闹、谈论
大雁迁徙
2.思考探究
(1)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文旁边批注,按下面的句式回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大雁。
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的大雁。
(2)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3)将(1)题搜集的信息,按大雁归来的时间、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细节分类整理,整理后,你发现了什么?
(4)细读课文,你从作者的哪些语言读出了爱鸟的情怀?
提示:①找出对大雁的称呼,体会蕴含着的思想感情;②品味细腻的描写的句子;③找出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赏析;④找出运用对比的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三、质疑案
1.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2.再读课文,参考下面的资料,说说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正在失去的东西”。
资料: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说:“这里所描述的是我们一家人在周末,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天赐予我们的本质。”
3.阅读下面的资料,你想对人们说点什么呢?
资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古人还认为野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五常,即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
点拨要点
一、预习案
1.美国 生态伦理之父 沙乡年鉴
3.字词积累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雾霭(ǎi) 缄默(jiān) 迁徙(xǐ) 狩猎(shòu)
滑翔(xiánɡ) 弥漫(mí) 香蒲(pú) 沼泽(zhǎo)
瞄准(miáo) 水洼(wā) 盘旋(xuán) 喧嚷(xuān rǎnɡ)
凋零(diāo) 咯咯(ɡē) 稀疏(shū)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雾霭 ②狩猎 ③迁徙 ④凋零 ⑤缄默 ⑥弥漫 ⑦喧嚷 ⑧沼泽
二、探究案
1.课文结构梳理
①报春 ②春雁 ③忧郁 ④动物
2.思考探究
(1)冬天的大雁;从南方归来的大雁;觅食的大雁;集会时的大雁;哀鸣的孤雁;成群结队的大雁;四月夜间鸣叫的大雁;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有着亲情、有着友情的大雁;迁徙中的大雁;有人类一般感情的大雁;富有联合观念的大雁;每年三月,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喧闹的大雁;三月的大雁;每年一度进行迁徙的大雁;春雁;直线飞行20英里的大雁;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以家庭为主要组成单位的大雁。
(2)时间顺序
(3)大雁归来的时间——发现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旅程远近——直线飞行200英里——坚强,守信
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充满灵性
组队 觅食 “集会” 鸣叫等——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4)(1)对大雁的称呼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称呼,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2)细腻描写的句子: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句中“试探性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向池塘滑翔”这些动词短语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3)运用修辞的句子:
①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②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掉”用得生动逼真,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③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④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旅行”“辩论”“争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⑤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4)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①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句话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说明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乌鸦与大雁飞行的轨迹进行比较,更有力地说明了大雁坚定不移的信念,也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质疑案
2.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
3.大雁如此富于灵性,试问我们人类怎么忍心猎杀它们,以致让它们因为失去亲人和伙伴而哀鸣伤感呢?我们又怎么忍心让自然的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以为是而渐趋消亡呢?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大雁归来》同步分层作业(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缄默(jiān) 覆盖(fù) 窥视 (kuī) 曲折(zhē)
B.水洼(wā) 凋零(tiāo) 夜幕(mù) 雉鸡(zhì)
C.黑鹂(lì) 香蒲(pú) 滑翔 (xiáng) 瞄准(miáo)
D.暮霭(ǎi) 弥漫(mí) 锥子(zhuī) 沼泽(zh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滑翔  迁徒  瞄准  目空一切
B.纠正  赌注 守猎  一声不响
C.黎明  喧嚷  邀请  有益无损
D.撤回 凋零  濒繁  偷偷摸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雁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
B.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     。    ,
    。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着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③⑤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了全文。
B.本文运用了大量清新灵动的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大雁。
C.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D.本文侧重介绍知识,而不是抒发情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④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⑤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946 年 4 月11 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⑥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1.第③段中“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威斯康星的法规”是怎样的?(4分)
2.选文对大雁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B.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之情。
C.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抒发了对人类大肆捕杀它们的怨恨之情。
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充分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心愿。
3.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科学性、实用性、抒情性的有效融合。
B.形象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C.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高度一致。
D.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4.从选文中,你读出了大雁什么美好的品质和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三、素养提升
(一)[2022广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
②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③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④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 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选自《候鸟的迁徙》,有删改)
【材料二】
①我们常听到的解释是因为气温低,鸟儿受不住寒冷才不得不飞往温暖的赤道地区。但这个解释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解释鸟儿的迁徙活动,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但都存在各自的理论漏洞。例如,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起源于南方,被分裂的大陆带去了北方,所以要飞回来。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然后被冰川逼到了南方,冰川退去后为了重返北方才养成了迁徙的习性。候鸟迁徙并不是“游子回乡”,而是出于自己的本能。
②前几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W·Alice Boyle和Courtney Conway两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为研究鸟类迁徙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他们认为,鸟类迁徙的原因是——饿,说得专业点儿叫“季节性的食物缺乏”。他们研究发现,鸟类之所以迁徙,并不是因为它们受不了低温,而是当气温降低时,一些地区会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逼得生活在这里的鸟向温度高、食物多的地区迁徙。
③影响生存的不只有食物这一个因素。赤道地区虽然四季都很温暖,食物不缺,但天敌多,竞争压力也大。当北方回暖后,北方的食物多起来,而天敌和竞争者少,所以鸟儿又会飞回来。
(选自《候鸟迁徙:谁说是场想飞就飞的“旅行” 》,有删改)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候鸟的         、        、
       、途中困难和       。(4分)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候鸟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在全世界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是候鸟。
B.“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中的“主要”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一第④段举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D.材料二中,科学地分析了候鸟的迁徙是出于自己的本能,是因为受不了低温和饥饿。
3. 联系原文知识,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城市管理者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候鸟正常飞行,并分析这样做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进入秋冬季节后,大量迁徙的候鸟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选择在夜间飞行。但是夜间高楼的霓虹灯吸引着候鸟长时间地盘旋,影响了它们的迁徙栖息。
【学科素养】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运用生动的说明语言,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4分)。
第7课 《大雁归来》同步分层作业(解析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缄默(jiān) 覆盖(fù) 窥视 (kuī) 曲折(zhē)
B.水洼(wā) 凋零(tiāo) 夜幕(mù) 雉鸡(zhì)
C.黑鹂(lì) 香蒲(pú) 滑翔 (xiáng) 瞄准(miáo)
D.暮霭(ǎi) 弥漫(mí) 锥子(zhuī) 沼泽(zhǎo)
【答案】 D
【解析】A.折zhé。B.凋diāo。C.鹂l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滑翔  迁徒  瞄准  目空一切
B.纠正  赌注 守猎  一声不响
C.黎明  喧嚷  邀请  有益无损
D.撤回 凋零  濒繁  偷偷摸摸
【答案】C 
【解析】A.徒→徙。 B.守→狩。D.濒→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雁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
B.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答案】B 
【解析】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该词用在句中,感彩不当。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     。    ,
    。     。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着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④③⑤
【答案】C 
【解析】文段介绍了大雁团队性强的特点。②句中“这个道理”承接上文“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②句为首句,据此排除A、B两项。 ⑤句中“然后”承接①句中“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所以①句在前,⑤句在后,据此排除D项。故选C。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称自己为“爱鸟者”,一个“爱”字贯穿了全文。
B.本文运用了大量清新灵动的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大雁。
C.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
D.本文侧重介绍知识,而不是抒发情怀。
【答案】D
【解析】作者对大雁感情很深,他喜欢它们、观察它们、研究它们,所以本文的侧重点是抒发情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④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⑤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不消几天,沼泽地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它们。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1946 年 4 月11 日,我们记录下来的大雁是642只。
⑥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群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 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它们现在所吃的玉米粒在整个冬天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所以才未被那些在雪中搜寻玉米的乌鸦、棉尾兔、田鼠以及环颈雉所发现。
1.第③段中“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威斯康星的法规”是怎样的?(4分)
【答案】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布满了猎枪,所以它们冬天几乎一声不响,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捡食玉米粒。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它们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由此可见,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冬季允许猎杀大雁,春季则禁止猎杀大雁。【解析】此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从第③段“11月份南飞的鸟群……一声不响”“大雁到了目的地……瞄准它们的猎枪”可知,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布满了猎枪,所以它们冬天几乎一声不响,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捡食玉米粒。从第④—⑥段写春雁在休战时刻自由穿行、盘旋于狩猎点、小洲等可知,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它们可以放心地活动、觅食。由此可见,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冬季允许猎杀大雁,春季则禁止猎杀大雁。
2.选文对大雁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B.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表达了对它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担忧之情。
C.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朋友,抒发了对人类大肆捕杀它们的怨恨之情。
D.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充分表达了要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美好心愿。
【答案】A
【解析】选文并没有抒发作者的担忧、怨恨之情,也没有表明作者的美好心愿。
3.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科学性、实用性、抒情性的有效融合。
B.形象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C.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高度一致。
D.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
【答案】D
【解析】文中无论是描写大雁的归来,还是描写大雁的觅食、集会,都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大雁的形象跃然纸上。 知识性体现在作者介绍了自己苦心孤诣的发现,让读者分享了发现之乐。 浓郁的抒彩更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充满着爱鸟之情。
4.从选文中,你读出了大雁什么美好的品质和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作者描写大雁归来的情景,说它们“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这写出了大雁善良与热情的美好品质。“……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表现了大雁极富灵性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整体感知。概括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言之有理即可。
三、素养提升
(一)[2022广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
②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③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④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 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选自《候鸟的迁徙》,有删改)
【材料二】
①我们常听到的解释是因为气温低,鸟儿受不住寒冷才不得不飞往温暖的赤道地区。但这个解释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解释鸟儿的迁徙活动,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假说,但都存在各自的理论漏洞。例如,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起源于南方,被分裂的大陆带去了北方,所以要飞回来。有的科学家认为,鸟类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然后被冰川逼到了南方,冰川退去后为了重返北方才养成了迁徙的习性。候鸟迁徙并不是“游子回乡”,而是出于自己的本能。
②前几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W·Alice Boyle和Courtney Conway两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释,为研究鸟类迁徙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他们认为,鸟类迁徙的原因是——饿,说得专业点儿叫“季节性的食物缺乏”。他们研究发现,鸟类之所以迁徙,并不是因为它们受不了低温,而是当气温降低时,一些地区会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逼得生活在这里的鸟向温度高、食物多的地区迁徙。
③影响生存的不只有食物这一个因素。赤道地区虽然四季都很温暖,食物不缺,但天敌多,竞争压力也大。当北方回暖后,北方的食物多起来,而天敌和竞争者少,所以鸟儿又会飞回来。
(选自《候鸟迁徙:谁说是场想飞就飞的“旅行” 》,有删改)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候鸟的         、        、
       、途中困难和       。(4分)
【答案】习性和数量 迁徙路线 非凡智慧 迁徙原因(每空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第一空,材料一第①段主要说明了候鸟的习性和数量,可概括为:习性和数量。第二空,材料一第②段说明的是候鸟的迁徙路线,可概括为:迁徙路线。第三空,材料一第③段说明的是候鸟在迁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可概括为:非凡智慧。第四空,材料二第①段列举了许多假说,分析候鸟迁徙的原因,可概括为:迁徙原因。
2.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候鸟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在全世界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是候鸟。
B.“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中的“主要”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一第④段举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具体地说明候鸟在迁徙途中要遭遇许多困难。
D.材料二中,科学地分析了候鸟的迁徙是出于自己的本能,是因为受不了低温和饥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D项,根据材料二中的“他们研究发现,鸟类之所以迁徙,并不是因为它们受不了低温,而是当气温降低时,一些地区会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逼得生活在这里的鸟向温度高、食物多的地区迁徙”可知,本项把低温列为候鸟迁徙的原因有误。故选D。
3. 联系原文知识,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城市管理者该怎么做才能保证候鸟正常飞行,并分析这样做的原因。(4分)
【链接材料】进入秋冬季节后,大量迁徙的候鸟为了躲避天敌的攻击,选择在夜间飞行。但是夜间高楼的霓虹灯吸引着候鸟长时间地盘旋,影响了它们的迁徙栖息。
【答案】可以采取夜间全城熄灯的方式。(1分)因为这样做,会减少对候鸟视线的干扰,可以让它们找到路标,节省体力,便于长途飞行。(3分)
【解析】本题考查建议及原因。根据链接材料中“夜间高楼的霓虹灯吸引着候鸟长时间地盘旋,影响了它们的迁徙栖息”可建议,关闭夜间高楼的霓虹灯或夜间全城熄灯。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可知,候鸟在迁徙的过程中,需要有规律地休息,而“夜间高楼的霓虹灯吸引着候鸟长时间地盘旋,影响了它们的迁徙栖息”,因此,关闭夜间高楼的霓虹灯是城市管理者保证候鸟正常飞行应做的事。
(二)【学科素养】仔细观察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运用生动的说明语言,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4分)
【答案】示例:萤火虫在黑暗中发光,如此公然暴露自己,就不怕被天敌捕捉吗 如果说这是为了爱情不怕牺牲,那么它们的幼虫和卵也都在持续发光(甚至某些成虫不发光的萤火虫,其幼虫和卵也在发光)。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萤火虫的卵、幼虫和成虫的体内有类似于蟾蜍毒素的毒素,鸟类、蜘蛛等天敌很害怕这种毒素,所以发光其实也是一种警告:我有毒,别吃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新课导入
点 我 放 视 频: 一分钟了解大雁
新课导入
大雁又称野鹅,大型候鸟。每当秋冬季节,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见到一群群自北向南飞行的鸿雁,它们成群结队,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交叉,形成一个“人”字,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般,行动划一。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成这样整齐的雁阵吗?
今天将有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了解,给我们讲述大雁的趣事!
学习目标
1.熟记“缄默”的“缄”、“迁徙”的“徙”、“狩猎”的“狩”等字的读音;熟记“雾霭”“缄默”“迁徙”“凋零”等词语的字形;了解有关利奥波德的文学常识。(重点)
2.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重点)
3.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抒情性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难点)
4.感受作者的情怀,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素养)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其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侯文蕙译。有改动。作为一位环保主义者,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简介
利奥波德以"沙乡"的木屋生活经历为素材写了很多随笔,后汇编成《沙乡年鉴》(被誉为"绿色圣经")。《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沙乡年鉴》与《瓦尔登湖》(梭罗)和《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
知识链接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雾霭( ) 缄默( ) 迁徙( )
狩猎( ) 滑翔( ) 弥漫( )
香蒲( ) 沼泽( ) 瞄准( )
水洼( ) 盘旋( ) 喧嚷( )
凋零( ) 咯咯( ) 稀疏( )
窥探( ) 目空一切( ) 鹬蚌相争 ( )
zhǎo
xiánɡ

shòu

diāo
miáo

ǎi
jiān

ɡē
xuán
xuān rǎnɡ
shū
kōng
kuī
yù bàng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多音字

( )角落
( )角色

( )沮丧
( )丧事
sànɡ
sānɡ
jiǎo
jué

( )静悄悄
( )悄然
qiāo
qiǎo
( )摇晃
( )晃眼

huànɡ
huǎnɡ
( )衡量
( )量力而行

liánɡ
liànɡ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形近字

ǎi
雾霭

ǎi
和蔼


迁徙


徒弟

zhǎo
沼泽

sháo
韶山

dǒu
陡峭

zhào
诏书

zhāo
昭示
预习检查
解释并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凋零:
迁徙:
缄默:
窥探:
雾霭:
狩猎:
目空一切:
(草木)凋谢零落。
迁移。
闭口不说话。
暗中察看。
雾气。
打猎。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在本文中贬义褒用,形容大雁飞行时专注、心无旁骛的样子。
整体感知
点我放课文朗读
听读课文,为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介绍各大洲大雁迁徙的一致性,以及大雁带给人类的益处和自然之美。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请你说说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大雁是一种 的鸟。
具有灵性
善远飞
叫声响亮
秋飞春回
喜群居
有联合观念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默读课文,画出“大雁归来”活动的时间,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概括大雁的生活习性
明确:
大雁3月份到来,是报春的使者(1、2段)
11月大雁目空一切、一声不响、笔直往南飞(3段)
3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很喧嚷(4、5段)
以玉米粒为食(6段)
孤雁的飞行和鸣叫频繁,忧郁(7段)
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队(8段)
4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喧闹(9段)
5月离开(10段)
联合观念强(11、12段)
3月报春
笔直南飞
湖泽喧嚷
主食玉米
孤雁频鸣
家庭组队
夜间喧闹
5月离开
联合观念
时 间 顺 序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二 将以上搜集的信息,按大雁归来的时间、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细节分类整理,整理后,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 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分类整理,班组交流
大雁归来的时间——发现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旅程远近——直线飞行200英里——坚强,守信
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充满灵性
组队 觅食 “集会” 鸣叫等——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1.请同学们速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比了春秋两季大雁举动的不同?为什么多次作这样的对比?
秋 季 春 季 作 用
飞行状态
叫 声
到目的地的表现
多次对比写出狩猎给大雁造成的影响,暗表人类的愧疚,彰显文章主题
“高高地飞”“坚定不移地向南直达大湖”
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
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研读文段,感受大雁的形象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研读文段,感受大雁的形象
2.朗读第4段,完成下列任务。
(1)作者写大雁归来鸣叫用了三个词“低语”“问好”“叫起来”。想象一下,大雁归
来会说什么?它心情是怎样的?
(2)你觉得作者在本段中刻画了怎样的大雁?
(3)除了从大雁的叫声方面能感受到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你还有什么发现吗?
要点:说的内容表达大雁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思念和重返故地的愉快心情;
心情:兴奋、激动、喜悦、快乐。
示例:活泼可爱、友好
“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中的“我们”,让我们感觉大雁和作者、和我们之间关系很亲密,是朋友关系。“又”字强调了这种喜爱之情。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研读文段,感受大雁的形象
3.请大家快速阅读第5、6、9自然段,找出其中描写大雁鸣叫的相关语句。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又能体会到大雁什么样的心情?在这几段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大雁?
第5段“喧嚷”“发出邀请”
第6段“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第9段“突然……还有观战者们激烈的瓣论所发出的呼叫声…
大雁的特点:热情友好、活泼可爱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研读文段,感受大雁的形象
4.学习第7、8段,回答问题。
(1)孤雁的叫声是怎样的?根据课文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2)这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怎样的大雁?
孤雁的叫声:孤雁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
原因:有可能失去配偶,有可能同伴被猎枪打死了,还有可能失去了其他的亲人。大雁通过叫声来传达感情,说明大雁也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
重感情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研读文段,感受大雁的形象
作者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对大雁的深情。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提法,作者这样称呼大雁,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为了了解大雁的形象,作者都是怎么做的?
1.他半夜三更偷偷“潜伏”在沼泽里,只为了聆听大雁的集会。
2.几乎年年都统计光临农场的大雁的数据,并做科学的考察。
3.长期观察大雁的生活习性。
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四 细读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品味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抒彩
1、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2、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3、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运用通感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比喻,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着陆时的悠闲姿态。
合作探究
这一组的三个句子作者抓住“人”与“雁”的关系,采用多种修辞方法,细腻地描绘了大雁的生活习性,如同我们身边的伙伴一样,让人倍感亲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赞美喜爱之情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四 细读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品味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抒彩
1、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
2、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3、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拐来拐去”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战期的自在快乐等特点,同时反观人类,表达了谴责和愧疚之意。
比喻,作者把“孤雁”比作“伤心的单身汉”,表现出作者对孤雁的同情,可怜他们的处境。
将人类的行为和大雁相比,既表明大雁是“联合”的先驱,有表明作者对人类战争不断、不能很好联合起来的现实的不满。
作者以鸟类观人类,以鸟性查人性,透露出对大雁的同情和对人类自身的不满乃至于愧疚之意。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五 探究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怀
活动1 再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和作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明确:这句话把3月迁徙的大雁的鸣叫比喻成一首诗歌,写得那么浪漫、壮美,含蓄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和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份温馨之情,突出了文章主旨,发人深思,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合作探究
目的:告诫人类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伤害处于弱势的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睦相处,自然界才会更精彩。
主旨:保护野生动物,珍爱自然环境。
活动2 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在他的眼中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本文中的大雁亦是如此。那么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主旨是什么?
拓展延伸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6、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说出有关“大雁”的诗句
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大雁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了大雁是人类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呼吁人们尊重生命,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课堂检测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邀请(yāo) 迁徙(xǐ) 盘旋(xuán) 窥(guī)探
B.稀疏(shū)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tiāo)零
C.滑翔(xiáng) 顾忌(jì)  赌注(dǔ)  弥漫(mí)
D.瞄准(miáo) 雾霭(ǎi) 枯燥(cào) 沼泽(zhǎo zé)
【解析】A项中“窥”应读“kuī”;B项中“凋”应读“diāo”;D项中“燥”应读“zào”。
C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撤回  沙滩  黎明  冰雪溶化
B.闲荡  滑翔  溅起  目空一切
C.夜暮  喧嚷  衡量  树木凋零
D.频繁  水洼  辨论  偷偷摸摸
【解析】A项“冰雪溶化”应为“冰雪融化”;C项“夜暮”应为“夜幕”;D项“辨论”应为“辩论”。
B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景观巧夺天工。
【解析】D项,“巧夺天工”有误,这个成语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而此处的“日出”属于自然景观,用在这里是适用对象错误。
D
课堂检测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标题中“归来”意味着曾经离去,在离去与归来中蕴含着生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
B.本文作者带着父爱般的感情去观察大雁,字里行间充溢着对那些生灵们的挚爱之情。
C.《大雁归来》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大雁的迁徙、生活习性、个性等,语言平实质朴。
D.本文记叙了大雁归来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
C
[解析]《大雁归来》就题材上来讲,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大雁的迁徙、觅食、集会等行为,但是,就其语言来看,它并未运用典型、醒目的说明文语言,而是更多生动性的文学性语言。就其写作内容上,重点不是对知识性的介绍,而是情感性的深刻流露。故C项错误。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时间顺序)
大雁鸣叫
大雁归来
欣喜
喜爱
大雁迁徙
赞美
保护动物
热爱自然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