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09: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选择题刷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美国政府在1971年8月实行“新经济政策”,正式宣布停止履行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此举引起了西方金融市场的极大混乱。这折射出二战以来(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密切 B.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C.西方国家普遍发生经济危机 D.美苏争霸紧张局势得到缓解
2.下图为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制作的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次工业革命促成了三个经济波峰的到来
B.人类的大规模战争往往发生在战争萧条期
C.表中的第④段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有突破
D.表中的第⑤段波峰凸显了美元帝国的到来
3.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它成立初期的主要借款对象是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有利于扩大各国购买力,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该国际组织( )
A.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B.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
D.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4.2022年3月21日,俄罗斯政党公正俄罗斯党议员向俄罗斯国家杜马(俄联邦会议下议院)提交了俄罗斯退出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草案,关于世界贸易组织,表述相关的是( )
A.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
B.其成员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
C.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D.2003年中国加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单位:%)。以下变化反映出(  )
(某一种货币列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条件包括:该国或货币联盟的货物、服务出额排名全球前列,并在国际上广泛交易、使用)
①美元丧失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②国际货币多元化阻碍经济全球化
③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面为1981~2017年世界货物贸易和全球GDP增长率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世界经济开始趋向制度化和体系化 B.国际关系直接决定贸易发展水平
C.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D.经济全球化趋势呈现出逆转倾向
7.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23年2月9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席东道国交流研讨会并致辞,与亚投行管理层和专家团队就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亚投行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2015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B.进入21世纪,欧元、日元的影响力下降
C.2015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D.“亚投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8.下图是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卡塔尔是最早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铁建与当地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卢赛尔体育场项目。同时,全球20多个国家的110家企业、7000 多名建设者也参与了该体育场的建设。该体育场的修建( )
①反映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②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⑧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合作的成果
④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罗斯福新政在救济工作中确立了两条原则:第一,直接的赈济,凡是可能,都应辅之以有用的私有报酬的劳动;第二,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此联邦政府( )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 B.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C.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积极创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10.如表所示是1929年、1931年美国部分经济指标的统计情况(单位:美元)。由此可见,此时期美国( )
国民生产总值 农业收入 国民收入 人均国民收入
1929年 1031亿 130亿 878亿 681
1931年 876亿 77亿 586亿 524
A.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罗斯福新政效果有限
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D.经济大危机不断加深
11.1945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把以粮食的国际储备、国际援助为支柱的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作为最大的课题。由此可知,联合国粮农组织解决人类饥饿问题的重要手段是( )
A.推动农业技术交流 B.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C.严控食品生产安全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2.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以来,南非的120家重点企业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企业大幅裁员。这些企业涉及建筑业、矿业、工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林木业、造纸业、汽车业及物流业等多个行业。这说明( )
A.发展中国家须重视经济安全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两面性 D.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13.1934年,美国通过《购银法案》,授权财政部在世界市场收购白银。1935年,中国白银外流高达21亿盎司,上海白银存货减少一半,上百家钱庄倒闭,金融恐慌由上海波及全国。这说明 ( )
A.世界市场联系密切 B.中国出现贸易顺差
C.中国工业快速发展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14.下表所示为1900~1990年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单位:个、万人、%)。这一时期美国( )
1900年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700万以上 0 0 0 1 789.2 18.1 1 789.5 15.8 1 732.3 14.1
300万~700万 1 343.7 19.3 1 362.1 8.2 1 336.7 6.7 1 348.5 6.7
100万~300万 2 299.2 16.8 3 589.2 13.4 4 750.9 15.0 6 914.5 17.6
50万~100万 3 164.5 9.2 13 918.7 21.1 20 1298.9 26.0 15 1011.8 19.6
30万~50万 5 172.4 9.7 18 688.7 15.8 22 831.1 16.6 28 1107.3 21.4
10万~30万 27 440.9 24.7 64 1024.2 23.4 52 990.6 19.9 49 1060.9 20.5
10万以下 62 363.4 20.4 — — — — — — — — —
A.城市等级序列以中小城市为主体 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发展
C.城市化发展呈现逆城市化的趋势 D.经济发展加剧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差距
15.下图为1980—2008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对比情况。据此可知( )
A.发展中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B.全球贸易规模持续扩张
C.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受到了冲击 D.发达国家逐步走向衰落
16.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境的南方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华尔街为美国一举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年来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证券市场的大力支持。据此可知,以华尔街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力量( )
A.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 B.影响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
C.以追逐利润为其历史使命 D.以服务经济为其最终诉求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实物分配、低租金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实现住房商品化,鼓励职工买房”的方案,同年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这些方案的实行( )
A.表明政府通过立法确认房产性质 B.反映出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满足了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
18.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致使全球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导致多达6000万人陷入赤贫,某国际组织承诺在15个月内提供1600亿美元赠款和资金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D.世界银行
19.清末,江苏镇江的士绅马相伯会同绅董公议,“丹阳县西门外一带荒田近练湖,取水甚易,系属膏腴之壤”,拟集股设立农垦公司。公司开办后,即“以此项田租,拔充兴办学堂之用”。这反映出( )
A.近代中国农业完成近代转型 B.农业转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C.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D.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
20.电子商务是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的网络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在线电子支付活动以及商务活动的一类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1998年,电子商务开始在中国兴起,并不断发展,创造出诸如淘宝、京东等著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 )
A.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时空障碍 B.降低了商品服务的费用
C.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 D.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引起了西方金融市场的极大混乱,可得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联系紧密,一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会波及到其他国家,A项正确;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的知识,70年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B项;题干主要强调美国经济政策变化引起了西方金融市场的极大混乱,不能反映西方国家普遍发生经济危机,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美苏争霸没有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类的一战(1914~1918)、二战(1939~1945)都发生在经济的恢复上升期,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项正确;根据康德拉季耶夫统计,两次工业革命共有三个经济“长波”,分别是1783年到1842年,1842年到1897年,1897年到1920,因此A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A项;表中的第④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段时间,产生了垄断组织并迅速发展,排除C项;根据图示可知⑤在1950年左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推动了“美元帝国”的到来,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可知该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A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排除B项;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排除C项;世贸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材料反映俄罗斯退出世界贸易组织,但是设问强调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间关税的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刺激了有效需求,提高了生活水平,B项正确;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排除A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业务活动是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排除C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中,美元占有的比重最大,说明美元依然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①错误;国际货币多元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②错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中,中国的份额由无到占比10.92,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故③正确;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构成中可以看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④正确。综合可知,③④正确,D项正确;①②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世界贸易增长率总体上略高于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出口贸易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率高于GDP表明国际贸易对推动经济增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项正确;世界经济开始趋向制度化体系化的标志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排除A项;“直接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世界贸易的发展,无法反映出逆全球化的倾向,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席东道国交流研讨会并致辞,与亚投行管理层和专家团队就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亚投行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可知,中国与亚投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根据“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可知,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在提升,综合起来,亚投行的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大,D项表述正确;A项表述符合史实,材料没有体现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排除A项;B项表述基本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中没有涉及欧元、日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亚投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与亚投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卢赛尔体育场是由全球20多个国家参与建设的,7000多名建设者来自世界各地,反映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发展,①正确;全球共同参与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②正确;材料只提到全球20多个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合作无关,③错误;全球多个国家汇聚卡塔尔,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④正确。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9.D
【详解】从材料中“都应辅之以有用的私有报酬的劳动;第二,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可以看出是在直接救济的同时实行以工代赈,当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创办大型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就属于以工代赈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信息是强调加强社会救济,而不是加强工业的计划指导,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以工代赈”,材料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农业政策,排除B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建立国营企业的举措,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1929年相比,1931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农业收入、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均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大危机,经济出现倒退,社会动荡不安。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D项正确;当时美国虽然遭受经济危机,但仍为世界经济霸主,排除A项;1931年,罗斯福还未上台执政,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粮食安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联合国粮农组织依靠国际储备、国际援助来解决饥饿问题,即通过国际合作与协调,保障世界粮食安全,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各国总结农业生产经验交流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加强粮食安全的措施和意图,排除C项;国际经济新秩序至今都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非重点企业中的多个领域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大幅裁员的现象,说明发展中国家应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经济安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两面性(经济全球化两面性指: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因素和风险,使发展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受到严重挑战)题干强调的是南非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1934年,美国通过《购银法案》,授权财政部在世界市场收购白银。1935年,中国白银外流高达 21亿盎司”,可以推断出正是由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导致在美国收购全球白银之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且损失惨重,A项正确;假如中国出现贸易顺差,中国的白银不会大量外流,排除B项;在1935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还存在,中国的工业不可能快速发展,排除C项;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在当时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100个最大城市规模中,中小城市一直占据较大比重,A项正确;B项“中间阶层”并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C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项;D项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据上图可知,1980—2008年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下降,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占比上升,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在上升,冲击了旧的世界经济秩序,C项正确;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排除A项;材料只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规模对比情况,没有提供全球贸易规模的具体数据,无法说明全球贸易规模的变化,排除B项;发达国家只是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并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题干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进行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难的南方,在工业化过程中华尔街为美国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年来华尔街证券市场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华尔街的证券市场在国家战争、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着美国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B项正确;华尔街帮助北方战胜南方,华尔街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说明其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这夸大了华尔街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华尔街只能追逐利益,而是体现其对国家、工业化和科技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其最终诉求是服务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分配等制度。1988年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后我国逐渐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也实行计划分配。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住房制度也要使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而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成为共识,只是提到政府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居民住房需要得到满足,排除D项。故选C项。
18.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世界银行成立,贷款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涉及文教卫生等方面,D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国际收支平衡。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合作论坛,没有贷款能力,排除B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地区多边开发,不涉及卫生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末已经出现关于建立农垦公司方案,说明西方农业经济模式在华的传播,D项正确;清末中国农业仍然处于传统方式,并未转型,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江苏镇江士绅的言论,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农业经营模式,不属于科技创新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
20.A
【详解】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商品交易时空的限制,A项正确;电子商务并没有降低商品服务费,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排除C项;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是商品、资本在全球的流通,排除D项。故选A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