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选择题刷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1820—1913年世界主要地区GDP增长率(%)。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助推拉美经济
C.工人运动影响西欧经济发展速度 D.亚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当代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来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一书中写到:“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A.殖民掠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结构畸形
B.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损害拉美政治独立
C.西方国家通过资本渗透控制拉美经济
D.殖民统治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3.下图描绘的是历史上一场著名的国际会议,会议的地点在欧洲某国的首都。这次会议( )
A.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 B.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
C.谋求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 D.达成了“全体一致”原则
4.有学者发现,欧美列强的殖民地独立以后,其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这反映出( )
A.去殖民化需要文化自信 B.列强仍操纵殖民地统治
C.殖民地照搬宗主国制度 D.大众传媒强化独立意识
5.17-18世纪的印度,封建王公之间混战不断,一些印度人自愿加入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组建雇佣兵部队,这些人被称为“土兵”。到19世纪中叶,印度“土兵”人数突破了20万人,远超驻印英军的数量。这说明当时( )
A.列强对印度的争夺较为激烈 B.英属印度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C.西方生产方式被移植到印度 D.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6.1884年柏林会议总议定书第三十五条:本议定书各缔约国承认,在各缔约国所占之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有责任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既得权利的政权。并可在必要时,根据规定的条件,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该条款( )
A.明确规定列强对非洲的有效占领原则 B.划分了列强占领非洲的势力范围
C.旨在建立保护列强在非利益的傀儡政权 D.解决了列强殖民非洲的矛盾冲突
7.在1898-1905年乔治·寇松任印度总督期间,英印政府一方面发展教育,改良农业生产、改革税制、减轻农民负担,大力修筑铁路、发展公共事业等,另一方面又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其意图主要是( )
A.阻止印度无产阶级夺权 B.促进教育发展掠夺人才
C.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D.遏制印度民族主义发展
8.西班牙政府为了保证本国的葡萄酒、橄榄油、亚麻布能在拉美殖民地高价出售,禁止美洲殖民地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同时强迫殖民地种植蔗糖、棉花、可可等在国际市场非常畅销的农作物。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
A.促进了西班牙民族国家形成 B.损害了宗主国地主的利益
C.保证了西班牙工业原料供应 D.造成殖民地经济结构扭曲
9.据下表可知,这些斗争产生的影响是(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简表
地区 国家 时间 斗争名称
亚洲 印度 1905-1908 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 1905-1911 立宪革命
中国 1911 辛亥革命
非洲 埃及 1882 反英斗争
苏丹 1881-1898 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 1894-1896 抗意战争
拉丁美洲 海地 1804 独立运动
西属墨西哥 1821 独立运动
葡属巴西 1822 独立运动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完成了本国的民主革命任务
③提供了宝贵的革命斗争经验④推动了民族独立的继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亚洲觉醒”与亚洲以往的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A.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系密切 B.亚洲各国人民开展联合斗争
C.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D.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11.下图是名为《贪吃的男孩》漫画,漫画右边人物的盘中已经放有一块名为“纳米比亚”的蛋糕,该人物仍在分割另一块名为“新几内亚岛”(该岛东南部属英国殖民地)的蛋糕。该漫画右边人物代表的国家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12.据下表可知,拉美独立战争( )
著名领导人物 经历
弗朗西斯科·德·米兰达 委内瑞拉独立运动的先驱。他曾亲自参加法国大革命
西蒙·玻利瓦尔 “拉美解放者。”他目睹了法国大革命,并于1799和1803年两度赴欧,深受 欧洲政治生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民主自由情绪的影响
何塞·德·圣马丁 拉美独立战争的领袖。他常读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的著 作,注重从拿破仑身上吸取教训
A.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色彩浓厚
C.着力传播自由民主平等思想 D.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的
13.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其中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的出现导致了( )
A.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的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确立 D.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分崩离析
14.19世纪后期,随着拉美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黄金时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拉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B.拉美地区工业发展迅速
C.拉美地区经济依附于欧洲 D.拉美外贸处于出超地位
15.185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B.立法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
C.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 D.资本主义加强了对资源的争夺
16.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
A.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7.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获得在本土和殖民地建设铁路所需的枕木,在印度伐木的速度超过其自然恢复的速度。1878年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对此较为全面的评价是( )
A.英国意在将先进环保理念引入印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B.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性,同时也呈现建设性
C.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D.英国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加强殖民统治而掠夺印度资源
18.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个持续43年相对和平的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结束了欧洲的混乱局面
②和平是由于维也纳体系形成的欧洲均势长期稳定所致
③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
④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暂时缓解了欧洲内部关系的紧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
②“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③“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④“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20.19世纪90年代,国大党成立之初,批评英国殖民当局的政策并提出改革的要求,但保持节制并对英王表示忠心。20世纪初,提拉克提出“司瓦拉吉(自主)”和“司瓦德西(自产)”,宣传“司瓦拉吉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要得到它”,“司瓦德西的真正受益者是你们,这个国家的工人”。对材料理解恰当的是( )
①国大党成立初期保守氛围浓厚 ②提拉克注重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③提拉克发动广大群众争取独立 ④国大党转变为工人阶级的政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1820—1913年世界主要地区GDP增长率(%)”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叶拉美各国独立后,由于考迪罗政治盛行,许多国家政局动荡,直到19世纪70年代,即独立后约50年,拉美国家才实现初步稳定,并开启早期现代化进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拉美主要国家虽然独裁专制政治依然盛行,但国家主权独立,这更利于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拉美国家一方面加大初级产品出口,另一方面,借助西方资本和市场,建设港口、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与材料主旨相符,B项正确;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是在二战以后,排除A项;与19世纪中叶相比,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更多的是采用合法斗争和经济斗争,对经济的冲击远低于前期的激烈对抗,排除C项;19世纪末非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低,所以“亚非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据材料“当年大西洋上开往欧洲大陆的船只装载的每一种货物,都为一个后来的拉美国家规定了命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掠夺,导致拉美贫穷落后和经济结构畸形,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经济掠夺,导致后来拉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落后,而未涉及其政治独立内容,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经济掠夺,导致后来拉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落后,材料没有涉及“资本渗透控制拉美经济”,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经济掠夺,导致后来拉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落后,但未体现“中断了美洲文明的发展进程”,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图上的非洲地图可以推知,这次会议是1884年欧洲列强商讨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反映,B项正确;委托起草《共产党宣言》的是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大会,排除A项;一战、二战后谋求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会议的重心都不在非洲,排除C项;“全体一致”是国联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欧美列强的殖民地独立以后,其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可知,独立后的殖民地仍然习惯于使用原宗主国的语言,这说明列强文化侵略后的影响依然存在,而独立后的殖民地想要实现真正的独立,就要肯定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精神独立,坚持文化自信,从根本上去殖民化,A项正确;材料表明殖民地已经独立,故列强仍操纵殖民地统治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殖民地照搬宗主国制度”的说法与史实不符,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独立后的殖民地若想真正独立,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并未涉及大众传媒强化独立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些印度人自愿充当“土兵”,成为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工具,说明印度人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D项正确;列强对印度的争夺并不激烈,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印度全境,排除A项;当时印度遭受英国剥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印度资本原始积累相当困难,排除B项;材料叙述有关“土兵”的情况,反映英国征服和统治印度的手段,“土兵”并没有把西方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移植到印度,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既得权利的政权。并可在必要时,根据规定的条件,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可知列强意在通过扶植并控制非洲本土政权以保证其在非洲的统治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材料未体现“有效占领”原则,排除A项;划分势力范围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该条款只能协调列强在非矛盾冲突,但不可能解决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英印政府孤立知识分子,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目的是压制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要力量的印度民族民主运动,防止印度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D项正确;材料提及的压制手段主要针对印度民族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除了提及教育外,还提及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教育”“掠夺人才”不能完全概括材料信息,排除B项;“不让印度人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府工作”意为限制而非禁止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为了保护西班牙商品的出口利润,西班牙政府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强迫殖民地种植国际市场上畅销的农作物,造成殖民地农业经济结构的扭曲,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经济侵略,没有提到西班牙民族国家的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西班牙政府损害了殖民地的经济利益,维护了宗主国西班牙地主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反映西班牙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强迫殖民地种植国际市场上畅销的农作物,但没有提到这些农作物是西班牙工业的原料,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20世纪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继续发展,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斗争经验,故①③④所述符合题意,C项正确;19世纪-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②所述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的觉醒领导者一般为民族资产阶级,其革命的目标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民主革命的性质,如中国的辛亥革命,C项正确;亚洲的觉醒时期的代表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提拉克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均为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均没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联系,排除A项;亚洲的觉醒主要局限在各国国内,并没有亚洲各国人民开展的联合斗争,排除B项;亚洲的觉醒之前的反帝爱国运动同样有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并非最大区别,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依据材料“纳米比亚”、“新几内亚岛”可知,涉及的地点是非洲和大洋洲。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中右边人物试图与英国争夺殖民地。依据图片中的时间“1885年”和所学可知,19世纪晚期,在非洲和大洋洲与英国展开海外殖民地争夺的国家主要是德国,B项正确;19世纪晚期,在非洲和大洋洲与英国展开海外殖民地争夺的国家主要是德国,而非美国、日本以及俄国,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拉美独立战争的部分领导人物或参加过法国大革命,或高度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们从法国大革命中吸取斗争精神和经验教训,引导拉美独立战争,A项正确;拉美独立战争不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排除B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是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不是影响,排除C项;拉美独立战争以追求民族独立为目标,而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读图可知,第二次殖民扩张高潮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项正确;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初步形成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普遍确立在19世纪中期,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分崩离析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随着拉美人进出口贸易增长的‘黄金时期’,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许多拉美国家的铁路网呈扇形通往面向欧洲的港口,而本国各地之间的交通却非常落后。”并结合所学可知,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通过殖民扩张把拉美地区沦为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更好地进行殖民,拉美国家的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潮,服务了列强进行资本输出的需要,而本国交通地区却异常落后,可见拉美地区经济依附于欧洲,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如何,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拉美地区工业发展迅速,若发展迅速,国内交通运输业不会废除落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拉美外贸出口大于进口,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从材料“国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使美国公民可以自由攫取全球海岛上的鸟粪,此后,英法日德等国都加入了鸟粪岛的“争夺战”。到19世纪末,几乎所有鸟粪岛都附属于某一国家。”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攫取鸟粪的旗号,实质是在加强在全球资源的掠夺,D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经济霸权是在二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D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漫画中的金字塔、红海和埃及有关,而武装起来的是英法,这体现了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C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殖民者对于非洲的瓜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排除B项;通过漫画无法看出殖民体系建立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英国在印度无节制地砍伐破坏了印度的森林资源,说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具有破坏性,在此背景下,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的《印度森林法》提出了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说明英国带来先进理念,呈现建设性,B项正确;英国意在长期殖民印度,而不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排除A项;工业时代的发展只能建立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表述绝对,排除C项;D项忽视了英国提出的可持续使用林业资源的进步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欧洲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暂时缓解了欧洲内部关系的紧张,说法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欧洲的和平发展无关,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未能使欧洲长期稳定,说法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项。
19.C
【详解】分析选项并结合所学可知,“将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为界,河之南岸,属于中国。河之北岸,属于鄂罗斯……不以小故沮坏大事。仍与中国和好,毋起争端”是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是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的内容;“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是1884年签订的《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协定书》的内容;“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的内容。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①③②④,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0.A
【详解】结合材料“但保持节制并对英王表示忠心”可知国大党成立初期保守氛围浓厚 ,①正确,“司瓦德西的真正受益者是你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拉克注重发展近代民族经济,②正确,宣传“司瓦拉吉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要得到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拉克发动广大群众争取独立 ,③正确,A项正确;国大党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