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选择题刷题(含解析)-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27 09:3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选择题刷题--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 )
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2.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但铁钱体重值大,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交子以代之”,在兑换时每贯必须要扣除30枚铁钱。成都的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铁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这可说明当时蜀地( )
A.交子是政府发行的辅币 B.民间金融的发展
C.交子成为官方法定货币 D.政府铸币价值低
3.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针对某个体系指出:美元要想和黄金价格固定,必须美元数量固定,不通货膨胀,保持顺差;而其他国家兑换美元又使美元外流,不断出现逆差,美元又不得不大量膨胀。据此可知,该体系( )
A.美国借助这个体系成为世界霸主 B.以美元为中心排除英国
C.美国主导该体系并控制世界经济 D.存在内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性
4.下图为1935年3月上海某刊登载的一幅漫画。为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民族工业 B.实行法币改革
C.收回关税主权 D.限制外商银行
5.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底由华北人民政府发行,1955年结束其历史使命。下图为第一套人民币伍拾圆票券的主票面,该票面设计图案宣传了( )
A.自力更生的劳模精神 B.工业化的突出成就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6.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曾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特里芬此言重在强调( )
A.美元霸权地位的急剧衰落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
C.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
7.下表是元代纸钞发行情况一览表。由该表可知,元代( )
钞名 发行年代 钞本(准备金) 单位 与银钱的比价 与旧钞的比价
中统元宝交钞 1260 丝 两、钱 两值银五钱
中统元宝钞 1260 银 贯、文 贯值银五钱 贯当元宝交钞一两
至元宝钞 1286 银 贯、文 贯值银五钱 贯当中统钞五贯
至大银钞 1309 银 两、钱 两值银一两 两准至元钞五贯
至正交钞 1350 钱 贯、文 贯值钱千 贯准至元钞二贯
A.货币发行数量严格受控 B.发行准备金较充足
C.纸钞作为单一货币流通 D.货币制度极不稳定
8.“这一货币制度具有所谓'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三个特征,每个国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确定本位币(金铸币)货币单位名称与含金量,公民可持一定量黄金请求铸造或由国家银行换得金币”。这一货币制度( )
A.标志着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B.推动英国贸易快速发展和货币自由流通
C.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 D.使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
9.特别提款权,即SDR,又称纸黄金,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提出创立。下图是1995-2019年SDR国际货币篮子中储备货币占比情况。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固定汇率制度仍比较稳定 B.人民币的世界地位日益提高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美国对世界银行的影响降低
10.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形式确认了黄金作为纸币发行本位的地位。不久,英国以每英镑对应7.32238克黄金的标准发行货币,正式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中后期,英镑已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等同于黄金,得到普遍认可。这一制度的实行( )
①巩固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②保证了国际币制和汇率稳定不变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④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为两个不同时期考古发掘的钱币。可以用于佐证( )
A.亚欧国家间商业贸易发展 B.中国金属奇缺冶炼水平低
C.世界货币混乱局面的终结 D.世界各地已普遍使用金币
12.以下邮票主题为中国先秦货币。其中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等农业区域;刀币形如工具“刀”,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圆钱则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是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
A.早期铸币形制反映社会生产 B.农耕经济发展推动货币产生
C.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D.各国借助发行货币推广农具
13.下图为1999-2014年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和美元指数变动的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注: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可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
A.发展中国家取得国际金融主导权 B.美元等同黄金捆绑世界多国货币
C.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有优势 D.美国开始放弃固定汇率改为浮动
14.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 )
A.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D.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15.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实施过一系列币值改革措施,如图是国民政府在改革中曾发行的货币。这些改革( )
A.为取得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B.废除长期保持的金本位制
C.是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体现 D.强调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16.《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
A.诸侯拥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C.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 D.首次实现了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的变化
17.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商品交易的需要
18.下图为战国时期流通的主要货币。这些货币的形制差别巨大,主要是因为( )
A.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货币铸造能力的制约
C.政治格局演进的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的驱动
19.1972年6月到1973年2月,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抛售美元,抢购德国马克、日元和黄金的浪潮。1973年2月12日,美国又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的官方价格相应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这折射出当时( )
A.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B.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一去不返
C.美元不再是世界储备货币 D.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20.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纷纷在华设立银行,他们相互挤对,竞相发钞。小国比利时也于1902年成立华比银行,在中国取得钞票发行权力,印出大批钞票,随时发行,替代现金。至1923年,外国在华发钞银行共有汇丰等14家。这种局面导致( )
A.洋商占尽贸易优势 B.中国主权遭受侵损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D.法币改革举步维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其基本特征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C项正确;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是建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条件,而非基本特征,排除A项;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内容及规定,而非基本特征,排除B项;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成都的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铁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可知,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为了迎合大额交易的需要,四川民间富豪发行了交子,说明的是民间金融的发展,B项正确,排除A项;此时交子仍然是民间发行,并未得到政府认可,排除C项;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非政府铸币价值低,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要做到美元与黄金价格的固定,美元数量必须固定,但实际上美元会出现通货膨胀。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自身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是该体系崩溃的内部原因,D项正确:二战后美国借助这个体系成为世界霸主,但材料未涉及此内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美国排除英国,排除B项;美国在这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但没有控制世界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35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造成白银外流,为减少这一现象,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B项正确;材料强调金融领域的措施,发展民族工业并不能减少白银外流,排除A项;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时间不符,排除C项;外国银行在华拥有特权,国民政府无法限制,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依据材料“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底由华北人民政府发行”,结合设计图案,可以体现出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体现人民共和国的性质,D项正确;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8年,我国还未开始工业化建设,排除B项;革命统一战线的时间是192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知布雷顿森林制度以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受美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较大,可能影响国际金融的稳定,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存在缺陷,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美元地位高于其他货币,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指商品、技术、服务、货币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增加,材料中经济学家强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没有说明其对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排除B项;根据材料“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知该经济学家认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可能会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其强调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而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在不到百年间,数次发行纸钞,钞本、单位及其与银钱、旧钞的比价一变再变,反映出元代货币制度极不稳定,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元朝政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数量的政策和措施,排除A项;发行准备金较充足与至元宝钞、至大银钞等同银钱的比价变化较大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元代只有纸钞一种流通货币,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这一货币制度具有所谓‘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三个特征,每个国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确定本位币(金铸币)货币单位名称与含金量,公民可持一定量黄金请求铸造或由国家银行换得金币”,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金本位制。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实行,推动了英国贸易快速发展和货币自由流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金本位制是单一世界货币体系,不是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排除A项;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有利条件,排除C项;金本位制的推行使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世界贸易,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民币从2016年以来在世界主要储备的货币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高,B项正确;现在的国际汇率是浮动汇率制,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瓦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信息与世界银行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816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而金本位制的实行有利于英国商品尤其是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而到了“19世纪中后期,英镑已成为一种国际货币,等同于黄金,得到普遍认可”,这反映出金本位制巩固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①说法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金本位制崩溃,据此可知金本位制并不能保证国际币制和汇率稳定不变,②说法错误,根据教材,金本位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③说法正确,根据所学知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出现,④说法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②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印度地区的贵霜帝国的钱币上有希腊文字,说明这两个地区的往来;中国有出土拜占庭的货币,说明二者也有贸易往来,因此反映出亚欧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亚欧的交往,并不能体现冶炼水平高低,也不能说明混乱,排除BC项;材料只涉及到几个地区,并不能表明普遍,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先秦货币的形制很多与生产工具相关,反映社会生产情况,A项正确;圆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纺轮属于手工业生产领域,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先秦货币的形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产,但不能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全貌,故不能认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排除C项;发行货币不能影响农具的推广,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动信息,以及“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可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可见尽管美元地位下降,但仍保持在储备货币中的优势地位,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是其他货币的锚定物,这就使得美元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且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融资、国际投资中广泛使用,具有协同效应和互补性,C项正确;发达国家掌握国际金融主导权,排除A项;随着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并非再等同黄金捆绑世界多国货币,排除B项;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放弃“双挂钩”责任,即不再承担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用美元自由兑换黄金的义务,也不再维持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随即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通过材料“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可知,北宋时期,一开始发行纸币的是民间机构,它的流通需要较强的信用作保障,通过材料“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可知,到南宋时期,官方发行纸币,因此,“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B项不符史实,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长途贩运贸易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纸币的发行机构由民间到官方,并不能体现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结合所学可知,在宋代,纸币是辅币,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图分别反映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的法币改革、1948年发行金圆券的币制改革,前者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后者导致国统区经济进一步恶化,都反映了国民政府经济治理的能力,C项正确;金圆券在1948年发行,排除A项;法币改革废除了银本位制,排除B项;法币和金圆券都没有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依据材料“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德时期政府实行官铸货币,而且禁止民间盗铸,这样通过国家权力确定了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C项正确;秦王、齐王所得钱是赏赐的,其本身没有铸币权,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到铜钱发行量,排除B项;首次统一货币发生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为了适应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以铜铸为主,与铸铁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B项;商周时期,经济重心在中原地区,地处内陆,贝壳比较少见,因为作为重要的装饰品,贝壳成为人们的追求,最后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即成为货币,故贝币的产生与审美观念有关,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和汉代的五铢钱与审美观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8.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晚期,诸侯国并立,不同诸侯的统治地区铸造的钱币形制不同,所以导致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格局演进,C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造成货币形制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货币铸造能力对货币形制的影响较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1972年6月到1973年2月,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抛售美元,……美国又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的官方价格相应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滞胀”,引发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动荡,美国采取了美元贬值的措施,提高了黄金的价格,旨在维护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加速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A项正确;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一去不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美元不再是世界储备货币,表述错误,排除C项;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已经形成,表述错误,世界经济的多极格局并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近代西方列强在华设立银行,发行钞票,侵犯了中国的主权,B项正确;材隶属于金融领域的经济侵略,不属于贸易,排除A项;崇洋媚外强调对国外盲目追风,排除C项;法币改革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措施,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同课章节目录